武娜娜 蔡金杰
[摘要]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教育环境,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三全育人模式。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过程性特征,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应从育人队伍、育人阶段、育人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8-0106-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8.047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新时代背景下,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国内外形势日益严峻,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日益紧迫,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化日益复杂,对我国高校思政工作提出高要求和严标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践行国家政策,坚持、发展和完善三全育人模式,牢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坚持三全育人的新理念,打造高效的思政工作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的内涵
三全育人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三个要素组成,包括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一种创新性教育模式。三全育人是高校重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论起点。
(一)全员育人
从育人的主体要素来看,全员育人是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是“教师的教书育人、干部的管理育人和后勤系统的服务育人的统筹协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高校的工作,而且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是学生的本职。
学校成员主要是以辅导员为核心,涵盖行政工作人员、思政课老师、后勤服务人员;家庭成员主要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包括父母、同辈群体、长辈;社会成员主要包括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成功创业代表;学生群体主要包括成绩优异、政治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高尚、行为良好的学生楷模。
(二)全过程育人
从育人的时间要素来看,全过程育人是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不能出现断层、断面、断点现象,应关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全过程,渗透在整个大学生活始末,贯穿于每个学期始终,覆盖节假日和寒暑假。
大学是青年学生思想觉悟提升、政治方向堅定、政治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性、连续性、整体性过程,必须贯穿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工作等各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过程性原则出发,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动态,把握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施阶段性教学任务,抓好大学生发展的关键点,彻底发挥思想政治育人功能。
(三)全方位育人
从育人的空间要素来看,全方位育人是以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以全面性的教育内容为基础,以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为支撑,以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具有全面性、层次性、系统性。
依据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应克服“培养好学生”传统教育理念,树立“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新教育理念;克服碎片化的传统教育内容,形成全面性的现代教育内容;克服片面性的传统教育方式,坚持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手段;克服单一化的传统教育载体,充分运用多元化的现代教育载体;形成涵盖学风、班风、校风一体化的全方位育人机制。
二、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在通过解决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促使教育对象内在矛盾运动,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过程性特征。
(一)系统性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是具有整体性功能的有机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思想政治育人工作是整个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三全育人体系是整个社会德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协调和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育人作用,发挥系统的整体性功能。
(二)全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综合了育人的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注重发挥各要素合力具有全面性特征。三全育人模式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教育对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注重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育等各方面相互协调,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三)过程性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易繁的综合系统工程,包括各要素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三全育人的各组成要素涉及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全过程,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活动,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载体、管理等要素。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育人主体充分运用育人载体,制定合理的育人机制,提升管理育人的实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三全育人模式的必要性
三全育人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能够满足大学生自由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形势日益复杂,社会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8益复杂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不成熟,辨别能力有待增强,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网络暴力信息、西方社会思潮、落后思想文化等因素冲击新时代大学生已有的思想观念,动摇其理想信念。
高校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如何培养人。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核心问题。三全育人模式从育人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不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复杂性
当前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解决,限制人们生活水平的条件众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意味着人民群众的需要发生历史性变化,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从低层次需要转为高层次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学生的精神需求向高层次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三全育人模式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满足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社会,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个人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统一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现实的个人”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主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能动性要素。人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全育人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过程,意在增强大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良好的政治行为,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三全育人模式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处于形成阶段,需要从育人队伍、育人阶段、育人模式出发,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结构。
(一)加强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实现全员育人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一支专门育人力量,承担着思政育人工作的首要职责。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辅导员应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立足岗位首责主业,做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者;关注学生学业生活,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胸怀真情,奉献爱心,做大学生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高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构筑理论提升平台、工作创新平台和学习交流平台,提升辅导员素质;凝聚教师智力资源,集聚管理资源,汇聚校友力量,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打造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在思政育人工作的榜样作用,选拔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担任各级组织负责人,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奠定基础。高校教师应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引路人。有理想信念,自觉树立社会责任感;有道德情操,秉持于公于私、于国于民的价值观;有扎实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有仁爱之心,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
加强学风建设,发挥学生榜样力量。加强高校大学生学风建设,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育浓厚的学习氛围,选拔出志向高远、成绩优异等方面可做表率的学生典范,发挥学生榜样作用,引导广大高校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角色转变,不断推动学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做好家庭美德教育,加强家庭和高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家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家庭和高校协作,才能发挥好协同.育人作用“学校和社会必须合作,才能使学校教育得到根本改进”。高校除可以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外,还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家庭建立联络沟通渠道,建立家长信息库,成立家长委员会,保证与家长沟通顺畅。
(二)完善育人阶段建设,实现全过程育人
高校是大学生完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活直接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应根据阶段性特征,做好阶段性育人工作,建立合理的阶段衔接机制,实现全过程育人。
离开高中,进入大学。大一新生面对新环境“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当初的新奇、兴奋逐渐消退之后,迷茫、失落、焦虑担忧开始接踵而来”。如何引导新生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避免心理和行为失范,成为各高校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涵盖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解决新生的思想困惑后,高校面临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任务。大二阶段,高校可通过安排一系列专业课程,强化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丰富大学生活。
大三阶段是大学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关键时期。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专业技能,高校应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拨发科研经费,举办多样化学科竞赛,创办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大赛,加强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建立一对一互助模式,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大四阶段,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高校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应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帮助毕业生完善就业知识结构;开设就业心理课程,给毕业生排除就业心理负担;邀请优秀校友,讲述就业、创业过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经验;建立帮扶制度,加强专业教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三)健全立体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建设立体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理论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我国过去五年实践经验的总结。高校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切实发挥思政理论课主阵地作用。思政理论课是育人工作的主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守好主渠道,思政理论课应不断在改革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与其他学科协同育人,发挥课程思政功能。高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渗透在全校大学生课堂,使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分析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標,发挥教育战线的各方面优势,要通过加强思政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创新教育方法,推动思政理论课进学生头脑。
创新线上沟通联动机制。健全信息队伍,加强信息监控,建立校、院、班三级网络信息队伍,重点关注学生使用较多的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舆情预警,依托云计算与物联网应用重点实验室和网络管理中心技术优势,建立良好的数据采集;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上舆论;规范信息发布构建以学校官方微博、微信为主体,各部门微信群为辅助的微矩阵,传递社会正能量;加强政策宣讲,做好青年学生网络行为引导。
总之,新时代,新气象,新任务。站立在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依托完善的教育工作队伍、完整的教育过程、多样化的教育载体,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慧莉.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J].中国青年研究,2012(7):109-112.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3]戚万学.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4]王小妮,李哲.浅谈高职新生入学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2(3):39-43.
[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新华日报,2016-12-9.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