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特色小镇产业定位与建设思路研究

2019-09-02 06:53易文芳方应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建设思路特色小镇定位

易文芳 方应波

[摘要]特色小镇建设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国家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梳理广州市特色小镇的创建背景及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现状,结合从化区在自然、人文、交通、人力方面的建设优势,明确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定位和总体框架,进一步提出长期性规划、阶段性经营、立足本土、企业村民共建、产业融合、避免机械效仿和地产化主导经营的建设思路,增强广州市特色小镇建设的可实施性,以期为今后广州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特色小镇;定位;总体框架;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7-0114-04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48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特色小镇自浙江两会提出以后,2016年上升到国家层面,成为一种以产业为载体,市场化为主导的创新创业发展新模式。其内涵是在3平方公里的规划土地上聚集区域特色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且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其关注和解决的重点是产业集聚、升级和长期培育问题,使小镇最终呈现特色鲜明而富有活力的产、城、人、文的融合发展。

一、广州市特色小镇创建背景及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现状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充分肯定了浙江特色小镇的创新建设,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并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鲜明、宜业、宜居的特色小镇;广州市因此融入特色小镇的创建热潮。同年,广州市政府科学规划,提出将特色小镇与广州的“城市更新与土地物业高效利用,巩固提升中心镇成果,开拓新空间发展新经济,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等五个方向相结合的建设新战略;并出台《广州市加快规划建设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广州市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建设指引》作为指导政策,用前期3年时间将从化、花都、增城作为重点实践区进行建设。

从化区位于广州市的北部,距离广州市中心城区60公里左右,现主要以大广高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和105国道为交通枢纽。虽然紧邻广州大都市,但以前受制于区位交通条件、生态保育职能、产业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布局等问题,多年来从化区被定义为“广州北部贫困山区”,产业经济、城(市)镇化程度极为落后,其GDP总量和人均GDP值与广州市其他各区差距巨大。

国家政策带来了从化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2012年,为了帮助该区贫困村镇脱贫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广州市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群的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挖掘、整合、发展乡村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乡村地区的社会经济提升。但其主要以乡村景观营造、村容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没有聚焦于主要产业的培育和产业等级的提升,目前出现后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美丽乡村群难以可持续向前发展,不能带动该区域实现最终“脱贫致富”局面。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剖析从化优势资源与产业动能,旨在寻找从化地区建设发展的准确定位,探索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新思路。

二、广州市从化区进行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丰富

从化被誉为“广州后花园“岭南第一泉”和“荔枝之乡”,林地丰茂,物产丰富,农产品、山塘、水库、水电站、植被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从化特色;拥有着始于明清年间开发利用的珍稀含氡温泉资源;同时,由于地处北回归线上,兼具亚热带和温带独特的自然温润气候,在优质流溪河水的滋养下,从化荔枝杨梅火龙果砂糖橘等天然岭南果蔬独具口感和品质。

(二)人文历史珍贵

从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作为南粤千年古驿道的从化至今仍保留着全长13.2公里,由水路、陆路串联起文阁村、钱岗村、颜村和红石村四村的钱岗古村驿道,古驿道上有至今供奉着南宋左丞相陆秀夫雕像的广裕祠以及颜村陆氏大宗祠、陆炜故居、陆氏宗祠、灵秀坊牌坊、文阁墟等古建筑。水陆驿道留存下的古村落古建筑和遗址成为广府、客家文化珍贵遗产,也越来越需要让沉寂已久的古驿道“活起来”。

(三)交通网络便利

从化处于珠江三角洲通往粤北、辐射湘赣地区交通要地。西邻“空港”,陆路通过大广高速、京珠高速、从增高速以及105国道、广州地铁14号线(正在建设)等,可快速到达广州和白云国际机场,外畅內优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了广州CBD“半小时-1小时生活圈”。乡村振兴,道路先行;便捷交通进一步助推乡村广度、深度建设。

(四)人力资源富足

从化大部分农村地处低山丘陵贫困地区,信息闭塞,依然处于“养在深山人未识”的较原始状态,该地区多年来一直是广州市的扶贫对象,帮扶对象,当地成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拥有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者甚少,只能在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靠出卖体力谋生;很多当地人创新创业思想强烈想找出路,但因缺乏指导,找不到好的路子。这一现实窘境,急需新生事物打破富足劳动力的资源瓶颈。

习总书记在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战略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理念,广州市从化区应顺应新时代的新思想,积极找准路子,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当地人从城市中回归建设自己的家乡,依靠自身特色资源发展支柱产业,打造当地的生态绿色品牌特色,进行产业化培育,将这些品牌转化为更高级别的价值开发,从而脱掉贫穷的大帽子,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三、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定位

产业指向的特色小镇定位关系到其功能的选定以及为达成目标所制定实施的方针政策,对其建设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产业定位是特色小镇培育的导向性问题,产业选择决定了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的竞争地位。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特”,而精准产业定位是“特”的灵魂,依托区域特色优势资源集聚产业生态圈,最终实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

广州市从化区进行特色小镇建设,其定位应与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的产业主导方向一致,结合自然历史人文资源、本土产业基础和建设现状等自身产业发展条件,深入挖掘和梳理研究区域特色小镇产业主题布局和宏观定位。于新东提出了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定位法、基于社会市场需求及特色小镇自身发展需求定位法、基于特色小镇资源禀赋与各类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定位法三种实现特色小镇的创建与产业发展定位。笔者在全面、深入剖析从化现状的前提下,认为从化区应前期选择进行自身稟赋特色优势定位法的特色小镇规划、后期待特色小镇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进行基于特色小镇资源禀赋与各类发展需求相結合的定位法的特色小镇规划。自身禀赋特色优势定位特色小镇建设类型,就从化来讲,坚持走农业+文旅+健康为主线的特色之路的定位。

(一)农业依托型小镇建设

“山、水、林、泉、乡村”资源是自然对该地区的馈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其特色小镇建设包括现在已经开始建设的锦洞桃花小镇、西塘童话(稻草)小镇、西和鲜切花风情小镇以及农业互联网小镇(荔枝、火龙果、砂糖橘、杨梅、时蔬等是从化有名的种植产地),发展兼具生态保护、生活休闲功能的智慧农业。

(二)文旅产业依托型小镇建设

从化温泉以水质好、水温高、泉景佳享誉国内外,此外,古建筑古村落古驿道用现实的遗存向后人诉说着从化的古往今来,是进行岭南建筑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让古镇古村活起来的最佳途径,其特色小镇建设包括初显成效的温泉度假小镇、莲麻生态旅游小镇及休闲古城古镇。

(三)健康产业依托型小镇建设

未来,新鲜空气和生态水源视为奢侈品的年代,主打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型小镇将成为时代新宠;从化紧邻国际大都市,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高压的工作环境使城市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年轻人和老龄人迫切需要进行身心的放松和体能锻炼。因此,进行资源禀赋与人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定位的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必然,其特色小镇建设包括南平静修小镇、份田健康疗养小镇、联溪徒步休闲小镇以及中草药园小镇、体育运动小镇。

四、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总体框架

(一)双基础

一是基础设施:虽然特色小镇建设风靡全国,但万丈高楼平地起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住建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曾表示,小城镇建设首先要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为周边乡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然后再因地制宜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从化地区需做好本手,进一步加强乡村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整洁、居住配套设施完善、生活文化等活动开展;二是人才基础:人是小镇的建设者和受益人。

从化地处偏远,经济、信息流、物质流落后,在外要定制个性化人才政策,吸引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入驻,在内鼓励本地创新创业青年回乡发展,并进行有关园林、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技术指导,通过政府开辟绿色通道,引人、用人、留人,为特色小镇持续建设做好智慧储备。

(二)双产业

一是农业产业:从化农村范围广大“三农”问题突出,以土地为根本,聚焦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的产业运营;二是文旅产业,包括山乡生活耕种体验(种植、采摘)、农产品体验(加工、饮食购买),民俗民风体验(节庆、活动、演艺),风貌体验(古建筑遗风、岭南水乡景观、山野田园风貌),住宿体验(民宿、营地、康体疗养),运动休闲(康体、疗养、静修、攀登、赛事),以村落i为中心,农旅双链,打造现代农业与村镇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

(三)三引擎

一是产业引擎,产业是特色小镇的龙头,强有力且持续不断的牵引力是小镇保持鲜活性的根本保障;二是旅游引擎,旅游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方式,突出从化地域环境特色,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以全域旅游理念和3A或5A景区标准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三是互联网引擎,以互联网、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主的智慧化建设思想在城市建设历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小镇网络化建设和与大城市的信息技术共享,为小镇建设“雪中送炭”。三种引擎之间,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平台,以旅游参与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质服务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型旅游,使得跨界产业互相促进融合发展,使得城乡距离缩小,产城融合。

(四)三架构

架构是小镇发展运营的支柱。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需要同时解决好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城镇化架构三个方面。把握农业产业链和旅游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集群结构升级与产业链延伸;以旅游质量提升及体验参与获得愉悦感的特色小镇,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片,在一个有限空间尺度内实现从单一景点到综合目的地的转变,从而实现过度依赖旅游人次和门票经济向文旅产业综合发展的无限上升循环;通过创造舒适便利的生活服务,独享大自然独特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优雅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需求,吸引人才聚居久居和劳动者返乡,进而形成(小)城镇化构架。

五、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建设思路研究

(一)长远期规划、阶段性经营

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规范、健康、可持续。我国的特色小镇建设自2015年提出、2016年正式在全国推广,除江浙小镇建设初见成效以外,其他各类各级别的特色小镇一直在进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式前进,并无固定模式可套用效仿;特色小镇属于国家战略,其建设与经营必须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近期远期规划结合,各阶段分重点地进行。从化在近期(3-5年)重点进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入培养;农业产业化、智慧化建设以及文旅产业整合、重构;中期(5-8年)重点进行农业互联网经营、农业科技;远期(8-10年)重点进行新兴农业产业的挖掘与经营以及健康疗养产业的品牌打造。(二)立足本土,不搞机械效仿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陈亚军副司长就特色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定位问题,提出: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分类施策,切忌“东施效颦”、一哄而上,倡导小镇“有重点地发展”:其内涵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其总体要求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小镇分类施策:加强大城市对周边重点小镇的辐射影响,积极融入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实现城市(镇)有序渐进扩张。从化近广州城区的在(拟)建特色小镇,利用已有的交通信息优势和已有企业的入驻,加大温泉、水库、风景区、流溪河水系等林泉资源规划建設,在兼顾特色小镇发展中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同时,拓宽资源属性提升资源利用价值,将健康、养老、运动、体育等融入小镇建设中,引领和带动周边的健康型小镇发展;远离中心城市的小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后续发展的首要前提,并逐步依托农业、农副产品资源、农村原生态自然环境风貌,培育成为农村聚居、互联网农业、农业科技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助推“三农”建设发展的农业依托型专业特色镇。

(三)企业入驻、村民共建

虽然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门槛低,但就现实情况来看,进入容易,经营起来困难。房地产业靠短期投资获得高额收益的经营模式对从化小镇建设来讲基本不可能,房地产业将农民或者村民赶出去,而小镇的建设需要村民仍在原地居住,保留其原有土地,在土地仍保留在村民村集体权益的基础上,考虑怎么做好支柱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让村民一起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四)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特色小镇作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载体。在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产城融合、平衡发展“产”是灵魂“城”是肉体,二者缺一不可。只有“产”,基础设施不完善、小镇生活不便利,难以吸引稳定消费人群,商业配套及设施难以发展,持续性难以维系;只有“城”,没有强有力的落地产业和文化底蕴,容易出现“空巷”以及“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窘境。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必然是要望得见山、望得见水.望得见乡愁,实现产业带动就业,就业聚集人口,切实做好特色小镇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的落地式发展。

(五)避免地产化主导建设

与信息资源、公众服务更加丰富完善的大都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具有吸引人才、产业发展的低成本核心优势,尤其是较低的创业成本、土地成本及生活成本,低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同类创业者在特定空间聚集,进而降低交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最后形成产业聚集。但是,从目前从化已经进行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看“地产化”苗头来势汹汹。实体产业还没进驻,部分地方楼盘已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将房地产作为特色小镇的先导产业,将增加产业发展的各项成本,难以吸引并形成特色产业集聚;而没有实体产业支撑的特色小镇,将成为泡沫经济的典型,特色小镇无“特”可言。因此,从化培育特色小镇要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促进特色产业聚集,避免“地产化”吞噬低成本优势。此外,地方政府政策指向回归实体经济,加强加大调控力度,避免地产化主导的“一家独大”。

六、结论

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而推出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的“宠儿”,广州积极贯彻和落实城镇建设新战略,在新一轮的更高起点上谋求新方略。广州市从化区经济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人才缺失,利用自然、人文、环境、交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立足从化特色农业和旅游服务老品牌进行特色小镇规划是其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产业定位上,选择农业依托型、文旅产业依托型、健康产业依托型为主的小镇类型;在总体规划上,保持双基础.双产业、三引擎、三架构的建设框架;在建设思路上,坚持长期性规划、阶段性经营的建设要求以及企业主导、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人才入驻、村民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加快形成产业升级新载体和创新创业新高地,助推广州市经济增长新亮点,形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广州市特色小镇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苏彦.广州市从化区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7.

[2]易文芳.广州从化特色小镇建设的自然、人文资源整合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8):362.

[3]李文辉,郭丽娟.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特色小镇理论解释框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1):16-21.

[4]于新东.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J].浙江经济,2016(8):21.

[5]李军杰.特色小镇建设要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EB/OL].http://news.163.com/17/0518/17/CKO249NNO0018AOQ.html,2017-5-18.

[6]徐倩.华侨城胡梅林谈特色小镇建设:关键是找到能长期经营的模式[N].中国房地产报,2016-10-31(5).

[7]冯奎.机遇与风险并存,特色小镇迎来转型期[N].中国旅游报,2018-5-28(4).

[8]吕海彬.特色小镇建设需做到产城融合[N].经济日报,2017-7-31(9).

[9]苏斯彬,张旭亮.浙江特色小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实践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6(10):73-75.

猜你喜欢
建设思路特色小镇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