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如涛 朱扬 陶辉
[摘要]新时代产学研融合背景下,为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以高校为主,政府、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创业人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成为主流。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分层式应用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也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主要内容。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要以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评估三个维度为突破点,着实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双创;协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7-000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7.002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在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中的重要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事关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这即包括高校内各部门、各要素的内部协同,也包括高校和政府、协会、企业等的外部协同。教育部把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强调高校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大学生,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着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一种分层式应用教育。其教育过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依托通识性课程开展的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主动投身创新创业实践而进行的教育;第二层次,针对有较强创新创业意愿和潜质的大学生而进行的专业化、差异化教育,旨在提高这部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技巧、技能,如有的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实务》课程;第三层次,是依托创新创业项目、活动、竞赛,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针对性的指导,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运用能力。第三个层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大学生从创新创业理论学习走向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掌握的关键,对于提高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所探讨的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主要针对的就是第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
二、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在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境
(一)参与目标不一致带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困境。高校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创业人才,针对的是整个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要同时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某种程度上讲,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偏重于理论教学环节的问题,尤其是在本科院校,当前的应用型高校建设不断在挤压理论教学的学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又要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面临门门课都在讲教学学时紧张,不能削减学时,但又需要增加创新创业实践课时的难题。
外部组织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多元的,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会增加组织的成本,尤其是以盈利为目标企业。企业参与一方面是为了帮助高校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让毕业生更符合企业用人要求,这种参与带有人才定制的影子,但企业又无法全部录用所有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的参与能够帮助企业获得优先选拔人才的先机,在参与环节中就开始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人才选拔;最后,大学生在企业实践,增加企业劳动力,企业可以通过适度的裁员来降低人力成本。这就要求高校不间断的将学生送往企业实践,在一定时间跨度内每批次学生实践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学生熟悉实践岗位需要时间,熟悉后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抵扣企业的培养成本,甚至是带来盈利。
高校要兼顾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的学时,而企业等外部组织又更加重视实践,希望尽可能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这就形成了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对于新入学或者将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还相对简单,可以适度地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人才培养方案是既定的,大学生每个阶段都有他们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突然增加的实践教学环节会打乱他们既有的学习生涯规划。
(二)雙师型教师缺乏带来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困境。高校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有着很重的科研任务,所以,绝大多数的时间是用在教学科研上了,创业、去企业实践的并不多,尤其是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情况略好于本科院校,其双师型建设较好,但情况总体上也不乐观。所以,学校专业课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时,显得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创业经历来讲创业一定程度上是纸上谈兵。
企业也看到了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能带来的益处,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并派出了企业长期从事员工培训的优秀员工和讲师团队,但在现实中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企业员工因为缺乏教学历练,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知识不系统,教学抓不住难点、重点,大学生反馈实践教学成果不佳。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在校学生和职场员工在心理承受能力上、吃苦耐劳上是有差异的,企业讲师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导致大学生出现不适和抵触心理。
也许有人会讲,既然各有所长,那干脆就各司其职,学校专业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讲师负责实践教学,相互配合,无缝衔接。但专业教师和企业讲师隶属于不同组织,因为历练的经历和工作的性质不同,协同的难度比较大,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要很好地配合,相互促进,在时间节点上有较高的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如果跨度太大,可能会因知识的遗忘问题导致受教育效果不佳。
(三)多元主体参与实践教学带来的教学评估困境。教学评估又称教学评价,其目的是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革,以评促发展,是检验多元主体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成效、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在对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推动的实践教学中,其教学过程评估和教学结果评估都因参与主体众多而变得复杂。多元主体参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一致,各自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和方法也不尽相同。既然是协同培养推动的教学实践改革,又不能各自评各自,亟需一种能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认可的一种实践教学评估方法和一套实践教学评估指标。高校原有的实践教学评估指标和方法,无法直接照搬使用在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中。
三、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推动的高校实践教育改革路径
(一)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以发文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要适应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要主动邀请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方共同预测社会未来对创新创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合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让企业了解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和科学性,避免企业对实践教学课时过分增加的无理要求。当然,针对每届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一经制定,轻易就不能改动。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低年级学生和即将人学的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可以从开始就进行修订。但,对于高年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不易过大,因为高年级学生还有其他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过度的修改,可能导致学生其他未完成教学环节所需时间的无法保证,从而引发学生的对增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的抵触。
(二)坚持“以我为主”,协同构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为主”,协同共建的原则。首先,不能过度的依赖于某个企业。对于企业来讲,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哪怕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破产、经营战略调整、市场范围变化等情况,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可能给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多元协同培养带来危机。高校要合理引进具有创业经历、行业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教师,即使是本科院校要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双师型建设,要引进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来高校给专业教师做创新创业培训,要把专业教师送出去参与创新创业培训,出台措施激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要和合作企业深入建设队伍协同建设,让我们的教师到企业去,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帮助企业提升员工概念能力,同时在企业提高实践本领。另一方面,也要让企业选派优秀员工成为学生实践讲师。
(三)采用“360度反馈考核法”实施实践教学全方位教学评估。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目标不一样,主体各自都有自己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和结i果的评价标准和方法“360度反馈考核法”在企业管理中比较流行,用在教学评估上同样适用。多元主体首先要列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协同培养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的具体内容,实践教学带来的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掌握变化情况的评估以学校为主导,企业同时也参与,具体评估指标和指标权重由学校确定;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情况,以企业为主导,同时高校也参与,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由企业决定。其次,让学生也参与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估,让学生谈谈他们的收获和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最后,学生毕业进入不同用人单位后,要有跟踪调查,让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评估。最终,多元主体对不同角度的创新创业实践评估结果进行汇总,对存在问题进行多角度验证“360度反馈考核法”针对每届学生进行考核,形成动态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动态评估结果,针对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进行动态的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30-37.
[2]刘小平.高等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5):64-66.
[3]曹承龙,胡善珍,夏承龙.“双创”驱动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路径与实施[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6):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