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猛 肖霭龄
摘 要当前,中小学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价值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失衡,路径选择“融入”与“叠加”失衡的问题。教育者应重视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转化。实现这一转化,需要考量以下方面:站稳“发现学生”立场,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甄别,将传统文化教育置于学校教育框架并成为学校教育的内生性需求,以学生的视角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表现方式上的物象化。
关 键 词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转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9)08-00-03
随着教育工作者对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学生心灵,使学生在多元文化浪潮中坚守“中国灵魂”,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提升社会与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要性的认识愈发增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逐渐成为一种“显学”,在教育政策与实践层面都受到了高度关注。然而在实践中,“潮流化”“笼统化”“秀场化”等不谐场景频现。为此,教育工作者需冷静思考,从而找到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
一、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价值选择与路径选择的双重失衡
传统文化蕴涵人格、价值观、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对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的中小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形成良好的人格等具有积极意义。基于这一价值预判,诸多学者在形而上层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作出了丰富解读。尤其是从价值观念的维度以及文化传承与文化演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学校建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价值判断和物象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但是,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所进行的研究明显不够,以至于教育實践中常常出现从价值选择到路径选择的双重失衡。
(一)价值选择:文化性与教育性顾此失彼
文化性是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但是,文化性并不意味着其可以直接“拿来”。丧失了教育性的甄别与改造,其结果必然是经不住教育的推敲与审视。在没有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关系的情况下,文化性和教育性难以把握平衡,两者之间极易顾此失彼。比如,诸多热衷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一味倡导的“经典吟诵”,用所谓“童子功”理论,让孩子不加理解地“囫囵吞枣”,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走入形式化、浅表化的误区,教育性明显不足,热闹场景中上演的实则是缺乏对学生基本认识与尊重的闹剧。因此,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首先正确把握文化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在坚持文化性的基础上,用教育性作为标尺去衡量、甄选、改造和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二)路径选择:“融入”与“叠加”有失偏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发展契合良好,是其在时代潮流中长盛不衰的基础保证。但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热衷于组织开展各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热衷于开发一套又一套以“国学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诸多“国学热”带动之下热闹非凡的学校实践明显是以“叠加”的方式展开,与学校的整体办学行为和课程体系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两张皮”现象,甚至额外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体系下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系统安排,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其中的“融入”一词鲜明地指出了中小学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可见,“融入”应该是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选择,而非“叠加”。在“融入”要求下,学校应着力改变占用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开展与学生当前生活经验、课程学习脱节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现状,让传统文化教育回归学校课程视野,在学生核心经验编织的过程中实现浸润式影响。
二、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完成教育性的转化
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学校教育的问题,尚有若干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认识和实践。其一,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素材中,如何通过具体的物象选择达成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甄选?其二,如何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体现并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性,实现从传统文化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合理性转化?面对中小学校普遍采用的“做加法”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笔者以为,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从传统文化的教育性转化入手,真正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理性。
(一)传统文化教育应基于“发现学生”的立场
长期以来,传统文化都被赋予了成人本位的典型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通过机械灌输的方式,要求学生不求甚解地死记硬背,进而在学生心中树立“圣人”只能膜拜不可置疑的形象,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思维方式僵化。
基于“发现学生”的立场,就要深切分析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特有的人生体悟与认识,将这一阶段的学生真正视为完整的、独立的人,尊重其主体性、主动性,通过将传统文化“翻译”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其亲传统的兴趣和学传统的能力。
基于“发现学生”的立场,就要突出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特点,突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化整为零,将相关要素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进行统整,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渗透,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连续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通过“生活统整”来构建习得过程,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润泽、滋养并形成学生更加优化的生活方式。
(二)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眼光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甄别
有学者指出,从广义的范围讲,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一切,包括物质、制度和思想等层面。从狭义的范围讲,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的总和。[1]习近平总书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层面的意味称为“文化基因”,是因为文化固有的性质、功能与作用在其发展、传承的进程中所起“文化遗传”的效果,指出了传统文化在融合、演化过程中其内在的稳定性、独特性、适应性特征,以及其传承和发展的运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