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锋
221400新沂市人民医院心内二科,江苏新沂
心衰伴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且诱发因素较多,致死率较高。目前,药物治疗是心衰伴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接受程度较高,还可以作为其他治疗方式的 辅 助 方 法[1]。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66 例,进行研究,以分析胺碘酮在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66 例,按照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4~68 岁,平均(56.4±5.6)岁。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5~65岁,平均(55.6±5.4)岁。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均获知情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确诊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护仪对血压、心律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①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40 mg,口服,1次/d;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 次/d;地高辛片0.125 mg,口服,1 次/d;呋塞米片40 mg,口服,1次/d。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150 mg+5%葡萄糖20 mL,静脉推注。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趋于稳定后,30 min后追加胺碘酮剂量150 mg;若患者心率降低,可给予盐酸胺碘酮片300 mg,口服,1 次/d;当患者心率<55 次/min,血压降到90/60 mmHg以下时,需立即停止使用胺碘酮治疗。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观察指标:⑴疗效判定标准[2]: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将结果划分为3 个等级。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接近消失,心律基本稳定,心功能等级改善Ⅱ级或以上。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心律较治疗前平稳,心功能等级改善Ⅰ级或以上。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33×100%。⑵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33×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72.7%,观察组为93.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7,P<0.05),见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后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观察组为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临床多表现为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部位供血不足和心悸现象,严重者可累及心脏,诱发心力衰竭,临床诊断需要依靠心电图、病史、患者体征等依据[3]。临床多采用药物方式治疗心衰伴心律失常正常,但是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范围较小[4]。胺碘酮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成分点苯并呋喃可在用药后迅速在组织器官中达到血药浓度。有效降低患者的窦房结、房室交界区自律性等,以降低患者因心衰伴心律失常的死亡率[5]。
本次研究显示,胺碘酮在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这是因为胺碘酮对机体内的整流钾电流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具有轻度的负性肌力作用,可通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且不影响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在心衰伴有心律失常症状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且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可靠,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