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霖涵
【摘 要】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如何构建一个共同的意义空间非常重要,属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达到适应与共赢的关键,双维度理论当中整合策略属于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对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之间传播交流,本文简要分析跨文化传播双维度理论中的整合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双维度理论;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219-02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在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当中实现信息的沟通交流以及文化的共鸣,相互理解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行为。构建一个共同的意义空间并以双维度的理论当中作为主要策略,从而确保跨文化传播的实效性。对于这一种整合策略,其关键在于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维持族群的文化认同度,同时以接触和参与主体的交流,借助学习借鉴的方式实现文化的创新与融合,这也是达到跨文化传播期间多主体共赢的关键。
一、文化模因的构建策略
在文学领域上,模因理论属于生物学当中的一个基因相关性理论,在英国的新达尔文倡导者的研究中发现,生物学的遗传现象和社会文化之间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在《自私的基因》这一著作中首次创建了“memes”(模因)这一理念,这也是探讨基因的复制、传承、演化以及解释的一种规律行为,对于人们跨文化传播与演化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1]。
模因属于文化当中的一种基础性单元,其可以借助传播、演化等途径实现生命的传播载体,在目前美国的迪斯尼、新闻集团以及贝塔斯曼等传媒集团,英国的路透社、法国的法新社、日本的共同社以及我国的新华社等都在跨文化传播当中扮演了模因生存器这角色,同时成为国际文化传播潮流的中坚力量,这一些模因生存器在信息传播以及娱乐信息供应等过程中必然会带有一定的本土文化模因倾向[2]。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模因会呈现出复制体,以西方的跨文化传播为例,首先看到的是“普世价值”这一种平等、民主以及自由的文化模因,其中自由、平等以及民族属于当代西方思想中的核心主题,同时也是西方一直认可的一种价值观。因为模因可以借助复制和演化的方式不断传播变化,在国民之间置入民主化的价值观与思想态度之后,必然会是型号层对其他模因的一种复合,这也就是保留“种姓制”的印度以及保留“天皇制”的日本,在文化产品方面,无论内容是否起源于自身或他方,传出的内容必然会通过改变与利用,例如东方的“形”与西方的“神”。这些内容都是以西方文化精神当中的个性化张扬与价值观表现为主,这些文化模因随时随地影响着任何人,其攻心效益显著且不可不防。
文化模因因为普遍是借助复合体的方式呈现给其他的生存器,所以复制传递并不是单向完成的,而是需要借助电影、网站、书籍、游戏、音乐等多种载体工具传播,这些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成批制作或复制的载体,是一种广泛的传播模式。以影视资源为例,制作成本较高同时考虑的成本相对低廉,制作技术先进的利润也会更加突出,这也促使美国英雄、文化以及精神在全球内广泛传播。
二、二次编码的落实策略
按照解释学的基础理论来看,任何的言辞必然是建立在一个特定的语境当中才可以保障含义的表达准确性[3]。只有借助构建概念解释系统才可以真正做到语言的指向,从而实现语言的成功转换。这一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语言转换当中的宣传、证明以及说服。宣传普遍是以自我为主进行阐述,因为跨文化传播翻译过程中会带有一定的政治要求,所以源语文化和目的语之间必然会存在意识性的较量与相互影响,服务源语的社会动机普遍更加突出,此时政治考虑的重要性也会更加明显。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部分翻译内容并不能直接迁就国外媒体的翻译。换而言之,宣传理念本身包含了解释的元素,这一种解释本身带有片面、缺少受众意识以及直译的方式为主,外国人与中国人的差异便会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平等。在证明理念强调平等尊重的信息交流同时,对于中外宣传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性与启发性作用。在跨文化的传播期间,可能会呈现出一种社会传承的意义话题,在不同社会中会带有不同的含义表现。对此,在具体行为中需要做的不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转换,同时还需要涉及到思想层面上的传递,应当促使受众更加了解我们。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跨文化传播行为中,翻译过程中会采用到大量英语中频繁使用的词汇,这一现象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也很容易导致西方的“普世价值”混入其中,尤其是equality、freedom等带有明显西方价值观的词汇加入其中时便会呈现出“变味”的结果。对此,在翻译期间,应当尽可能杜绝西方目前的词汇体系,而是以本土的语言系统进行相应的解释。目前已经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我国的文化符号当中“孝”可以翻译成为“filial piety”,有着尊重与善待父母的含义。在这一种翻译过程中,需要舍弃部分过失的成分,并选用一些带有时代特质与普适性的元素,这也是保障“原味”的关键。对此,可以基本证明理念必然会带有雙向的互动,此时需要突出受众意识,突出传播价值与效果。
三、普适主题的应用策略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本身就存在一个共性的客观关系,也就是中西文化当中,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理念在西方资本主义当中的格尽职守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在伦理道德方面也有许多的相似共通点。但是,世界上不同民族必然在语言体系、地理环境以及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文化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对此,如何有效的弥补这一些差异,文化的折扣表现便会显得更加突出。以电影这一角度来看,张艺谋的《英雄》以全新的内容以及形式在国内外均获得了许多好评,另外,《泰囧》在中国的票房甚至超过了《阿凡达》,但是在国外票房非常少。对于这一种现象其关键在于文化方面的差异,《英雄》与《泰囧》的差异在于“水土不服”,从中国电影的文化层面上和世界上的隔阂、自身的相关问题等角度着手,其主要差异在于文化层面上的不同认知,个性化与共性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国多年的努力,我国电影在硬件水平上已经达到了先进水平,但是在软件水平上,尤其是文化情感的焦虑共性等方面并没有达到先进水平,这也是文化层面上的不同和不相容表现结果。
普适主题的应用主要在于消除中、外文化之间的隔阂,促使两者之间保持一个较好的契合点以及转换模式,从电影层面上主要是体现在文化传播是否和谐,在这一方面美国的成功案例较多,好莱坞电影虽然题材吩咐,但是内容始终是以英雄、爱、自由以及解放等为主,对于这一些熟悉的主题世界上都有一个共性的价值观,都能够认可,这也提示着我们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考虑文化的个性以及国家文化方面的共性是否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主题定义过程中是否可以从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人们的共同命题角度上寻找契合点,以现代化的方式和产业化的运行思路为受众提供中国化、本土化的元素信息。
四、结语
总而言之,跨文化传播双维度理论中的整合策略非常重要,是保障跨文化传播效益的有效方式。在今后,需要从不同层面上实现跨文化知识的积累,并从行为机制等多种主题中实现交流传播技巧的改善,从而打破以往的习惯性思维,更好的创建一个多文化主体和价值的相关标准,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回顾,促使文化认知更加深刻,从而达到文化的交流沟通以及多向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妍.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三个维度[J].传媒,2018,(14):96-98.
[2]王婷.从“编码/解码”理论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当代电影,2017,21(07):160-163.
[3]戴茜,林一.媒介视角下的戏曲跨文化传播策略[J].戏剧艺术,2018,13(04):93-101.
[4]王永亮.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海外出版之旅——聚焦读者的文化意识及翻译作品出版的营销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 2018,(04):59-63.
[5]王永亮.中国“和谐”文化海外传播的契机与价值——从西方“黑天鹅”事件谈起[J].传媒,2018,(12):73-74.
[6]王永亮.电子书传播文化平台探索——以亚马逊Kindle营销为例[J].出版广角,2017,(2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