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嫣吉 李晶
【摘 要】从趣味性设计角度出发,进行建立儿童良好洗手习惯为目标的交互产品设计研究,为儿童不良手习惯提供解决思路。结合对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和对儿童的观察方法,从儿童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出发,探讨造成儿童具有不良洗手习惯的原因,以及有利于儿童建立良好洗手习惯的因素。针对建立儿童洗手习惯的交互产品设计需要取决于引起用户关注与兴趣、培养良好意识、亲子互动式引导、人机互动式引导和迎合儿童情感等若干个方面。
【关键词】儿童;洗手习惯;交互产品;趣味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1-0127-02
一、现状分析
建立良好的洗手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广泛针对儿童洗手行为的干预措施有“七步洗手法”教学课等学校监督机制。但这些从教学监督的角度出发、通过固定频率的培训,指导儿童正确洗手的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效率也未必很高,对于低幼儿童更未必有效。
对于儿童洗手行为的相关产品,设计师们从儿童心理的角度进行了设计研究和探讨。由国内设计师尹虎设计的一款亲子故事洗手液瓶,它将普通的洗手液功能与儿童智力、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主要针对生活中儿童不愿用洗手液洗手的问题。国外也有一些可以对洗手过程、结果进行监测的产品系统,比如HF RFID system是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对用户洗手过程进行适当监测和反馈的一款系统。本文从儿童心理特征、个性发展出发,分析儿童不良洗手习惯的原因,进行建立儿童良好洗手习惯为目标的交互产品设计研究,为改善儿童不良洗手习惯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二、儿童洗手习惯问卷调查
通过对儿童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观察法,从儿童心理特征和需求出发,探讨造成儿童具有不良洗手习惯的原因加以分析。本次的调查问卷中,儿童年龄分布情况是:3岁以下(36.23%),3-6岁(30.92%),7-10岁(15.46%),10岁以上(17.39%);
针对问卷中“儿童是否有洗手习惯”问题,在3岁以下儿童和10岁以上儿童中,有洗手习惯的占比都分别超过了80 %;而3-6岁儿童和7-10岁儿童中,有洗手习惯的占比分别约为3/4。可以看出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群体中,都有大部分的孩子具有洗手的习惯,因而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60 %的家长将其归因于合理的监督和引导,57.14%的家长认为孩子形成了洗手方面的意识,40%的家长也认为外界对孩子的鼓励和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对于没有洗手习惯的孩子而言,除了上述因素,洗手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小,孩子讨厌洗手也是造成其结果的因素。
相对比之下,针对问卷中“孩子會自觉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吗”问题,在具有洗手习惯的孩子中,能够自觉、主动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占比只有50 %左右。尽管绝大部分孩子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能够养成洗手的习惯,但主动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科学洗手的孩子并不多,仍有一部分的孩子采用不规范的洗手方式,说明仍有许多的孩子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洗手习惯,没有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自觉意识。
对于问卷中使用肥皂洗手和使用洗手液洗手的儿童进行分类和综合,造成他们不自觉用肥皂或是洗手液洗手的主要原因有:孩子缺乏对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认识(69.6%),换言之,只用自来水洗手和使用肥皂和洗手液有什么区别,孩子会认为两者都是差不多的;缺少监督、引导孩子去使用肥皂或洗手液(53%),可以看出一部分的家长的监督和引导是不到位的,这也同样影响了孩子对肥皂和洗手液的认知;肥皂或洗手液吸引力不大(30%),平淡无奇的一块肥皂或是一瓶洗手液很难引起孩子的使用兴趣。而对于能够自觉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一部分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洗完手会获得奖励,比如一句夸奖,因此他们对洗手过程感到愉悦、喜欢并且充满期待。以上说明儿童能否建立正确的洗手习惯,很关键在于其意识和相关认知的培养,以及必要的监督、兴趣程度。只有孩子意识到某个行为很重要,并且很有趣,他们才有可能自觉去实施。
三、儿童不洗手影响因素分析
(一)客观因素
1.经济发展状况
在一些社会发展落后的地区对于儿童卫生健康的关注并不高,一部分的家庭甚至没有能力去购买必要的洗手产品,这也很大程度影响到了儿童对洗手行为的认知度。
2.社会引导
实际生活中真正意义上促进儿童洗手习惯养成的外界引导并不多。现今的一些广告媒体,比如肥皂、洗手液的电视广告,都旨在商业化地为儿童的卫生健康考虑以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也有部分医生向公众呼吁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洗手习惯,但依靠这些数量寥寥的洗手产品广告和几句媒体呼吁并不具有广泛、实践性意义。总体来说,可以致力于帮助儿童建立良好洗手习惯的社会性组织和活动很少,由此很难使最广大范围的儿童受益。
3.洗手教育
鉴于儿童对洗手产品的认知不足,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洗手教育。但是,不同的幼儿园、不同的家庭对洗手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存在着一部分的学校和家庭给予不够多的洗手教育,况且培养正确的洗手习惯是一种长期性的行为。另外,不同的家庭对洗手卫生问题认知不同,同样影响到了洗手教育的质量。
(二)主观因素
1.意识与认知
儿童对待信息的接受手段、处理手段和思考方式远远不及成年人,其原因在于认知感官还未发育完善,世界观还未形成完整等,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的学习才能帮助他们逐渐融入社会。原始的心理系统学说认为洗手行为是一种习惯,比如饭前、如厕后脑海中会自动获得一个提示,提醒自己需要洗手。而在所做调查问卷中的大部分儿童形成的不良的洗手习惯原因之一在于其洗手意识与认知欠缺。
2.行为动机
以上调查问卷中的一定比例的儿童缺少使用清洁产品洗手的意识,其原因之一在于没有给予他们去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的动机,毕竟儿童的思维发展还未像成年人那样成熟,能够清晰地知道使用清洁产品洗手能够有益健康。然而对于儿童这一群体,外界能够促使他们主动使用清洁产品洗手的激励因素并不多,生活中的清洁产品外观本身便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洗手的过程枯燥而又无趣;孩子一次良好的洗手行为难以得到父母的夸奖等都无法迎合儿童认知事物的心理特征。
四、建立儿童洗手习惯的交互产品设计探讨
根据一定年龄段的儿童洗手习惯的调研,从儿童心理特征的角度出发,结合影响儿童良好洗手习惯养成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析,立足于认知方面、行为互动方面以及情感方面进行交互式产品设计分析。
(一)认知方面的设计方向
1.关注与兴趣
产品需从不同层面,引起儿童的关注与兴趣,从而促使儿童进行观察[1-2]。例如一个形态夸张且色彩多样并发出奇特声音却芳香四溢的东西,能轻易将儿童的好奇感调动起来。
2.培养良好意识
儿童良好的洗手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在饭前、便后、拿取过物品等一系列情况下意识到需要洗手;洗手过程中使用清洁产品肥皂或洗手液;通过泡沫揉搓手背和手心;揉搓完用清水将手洗干净;毛巾擦拭并关闭水龙头。儿童对洗手行为的正确意识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一步步地引导和纠正。
(二)行为互动方面的设计方向
1.亲子互动
儿童良好洗手习惯的建立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人学习进步的过程,也需要其他参与者的帮助和监督。韩国首尔市研究者曾选取了数名孩子和父母作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父母的洗手行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亲密,对孩子洗手具有显著的影响[3]。因此在设计相关产品时,需要适当地将用户儿童与父母联系起来[4],当父母能够了解到每日孩子的洗手行为并为孩子演示正确的洗手行为、施以鼓励,并且负责日常监督可以更好地发挥产品的价值。
2.人机互动
当今产品中的用户式体验成为一种潮流,产品与儿童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声音、动态画面、文字等形式,最大化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5]。当产品对儿童每次的洗手行为给予人性化的建议,为其提供洗手演示或者引导,鼓励其改进自己的洗手习惯时,可以让他们具有沉浸式地良好体验。
五、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设计分析,本交互产品的设计重点考虑儿童的好奇心理特点和认知自然事物的思维特征[6] ,从情感化角度出发,以对其不良的洗手习惯进行纠正。通过问卷调研可知,儿童自身意识不足、外界引导鼓励不足、清洁产品使用动机不足、成人监督不足等都是造成其不良洗手习惯的重要因素,本方案设计重点针对这几个问题进行具有趣味性互动方式的产品设计。如图1所示,产品系统分为水龙头、智能镜、肥皂器和App程序,四者通过一定的智能性媒介相互联系,共同实现产品的功能。
利用蒲公英的自然元素,肥皂起装置采用蒲公英造型,蒲公英的种子被替代为一团团五颜六色的肥皂球,交互形式模拟蒲公英种子飞舞的场景,肥皂器内部有制风的功能,从而能使吹起一定数量的肥皂球。当儿童打开水龙头,继而启动肥皂器工作,漂浮起的肥皂球提示并鼓励儿童用肥皂洗手,以达到对儿童洗手的暗示。智能镜界面包括时间显示、城堡背景、蒲公英、白球等。当水龙头工作时,画面内的蒲公英从右至左以缓慢的速度右侧吹出较少数量的白球。启动肥皂球装置后,画面中浮动的某个白球逐渐放大至中央部分,显示图片、文字和语音提示儿童用肥皂洗手,随后语音消失,画面内的蒲公英吹出的白球数量增多,速度加快,伴随轻微的水流声音。儿童洗完手后,水龙头关闭,画面中浮动的某个白球逐渐放大至中央部分,显示图片、文字和语音提示用户洗手时间过长还是过短。
六、结语
该设计以智能交互为特点,对儿童洗手行为实施干预,基于儿童的情感化和趣味性角度,从培养意识、给予引导和教育、实时监督等方面帮助他们培养洗手意识和观念。不仅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孩子对洗手的意识和观念,帮助孩子建立良好洗手习惯,还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了解、互动。
参考文献:
[1]苗艳凤, 田霖霞, 张娴, 韩佳彤. 基于儿童认知阶段的中国符号分类研究与应用初探[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1):13-15.
[2]曾山, 关惠元. 发展心理视野下学前儿童家具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8,39(4):141-145.
[3] Song I H, Kim S A, Park W S. Famil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handwashing hygiene behaviour[J]. J child Health Care.2013,17(2):164-173.
[4]苗艳凤, 徐璐, 申立乾. 基于亲子互动的儿童家具设计[J]. 林产工业, 2017,44(8):42-46.
[5]王煜华,于娜,汪洋,等.卡通造型对儿童家具色彩视觉感知的影响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2):78-81.
[6]靳晓佳,郁舒兰.构建诗意化生活——当代家电产品设计的艺术化研究[J].设计,2016(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