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胤,施俊仙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College English Test 4),简称CET 4,是针对中国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测评考试,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其测评受众面广量大。据《中国高等教育观察》,其一年两次(每年6月和12月第三周或第四周周末9:00—11:10举行)的测评量超过500 万人次,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英语能力测评考试(笔试)。②李成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概况[J].中国高等教育观察,2019(3):8.此项考试的测评总分值为710 分,425 分为笔试合格线,550 分为优秀,可参加口语考试。
CET 4考试有四个测评指标,即作文、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翻译(中文—英文),具体结构、题型、分值与比例及时间比例与建议详见表一。
表一:CET 4试卷概况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反馈看,作为试卷组成第二部分的听力部分是题组中对考生较具挑战性的部分。此部分分值占比为35%,分值是248.5分,而考生的平均分值明显低于其他题组。纵观我校(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历次学生参考情况,平均分和众数不理想,分别为74.65 和75.28,①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历年四级考试情况,数据由笔者整理.不及听力总分值比的三分之一。从通过CET 4 测评的考生成绩看,能达到150分,即听力成绩单项合格的人数并不多。因此,CET 4听力应试策略对我校学生尤为重要,教学研究者亟待在此领域突破。
与具有“国际性”的托福(The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short for TOEFL)和雅思(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short for IELTS)等考试比较,国外学者对CET 4的研究较少,且主要从规模的角度提及,主要可能因为其影响力基于我国国内,非国际层面。国内学者对CET 4 的研究也不是很丰富,主要是一些培训机构的“实践论”或“实战论”和一线英语教师,对考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多数学者偏重理论。基于人文素养和思维训练的高校学科教育,对CET 4听力的问题研究还有很多突破的空间。在学科教育体系的基础上,CET 4 的听力研究也应该得到强化,这是现实的需要。因篇幅问题,不再枚举研究学者,只针对CET 4听力研究缺失的具体问题。CET 4考试听力话题总结分析与对策(白琳琳、刘铮,2018),②白琳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话题分析与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3):64-67.从常考话题(主题)的角度进行研究。CET 4 听力长对话题型解析(李文方,2017)③李文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长篇对话[J].产业也科技论坛,2017(6):193-175.,CET 4 新闻听力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研究(佟乐乐,2018),④佟乐乐.大学英语四级新闻听力题型分析及结题策略[J].湖南邮电职业学院学报,2018(9):85-87.关于CET 4新闻听力的教学策略研究(孙熙阳,2019),⑤孙熙阳.关于大学英语四级教学的策略研究[J].创新教育,2019(1):24-25.浅析CET 4 听力应试技巧(李艳,陈琛,周芬芬,2017),⑥李艳,陈琛,周芬芬.英语四、六级应试技巧[J].英语广场,2017(3):117-118.CET 4考试听力题型的改革及教学策略(王盈盈,2017),⑦王盈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型的改革及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研究,2017(3):64-66.语块理论视觉下CET 4 听力应对策略研究(陈若静,2018)⑧陈若静.语块理论视觉下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应对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8(5):77-78.等。这些学者主要从话题、语块、题型、教学策略、应试及改革思路出发,没有专门从题设意识角度出发对CET 4听力进行研究。
四、六级听力改革后,相应的配套教程和听力教法没能及时跟上,还囿于传统。听力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及与学生的互动未达CET 4要求的交际氛围。教师对听力教学的重视程度与学生的上课状态关联性明显。⑨王盈盈.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题型的改革及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研究,2017(3):64-66.只有教师自身重视听力教学,学生才会重视听力学习。由于考试与教学存在直接互动关系,教师可通过移动设备、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以此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先进性。从一定程度讲,英语教师的课题与教学研究过于关注人文素养和基础知识,对CET 4 听力考试的关注度存在意识和认知上的缺失。
与此对应,学习者对CET 4 听力考试的认知度因在课堂内外得不到“惯性”强化,感觉就不重要,对课程重要程度的关注度便开始下降。⑩同上.因教学中心的“固化”,体现在教学大纲的执行和教学计划的恪守上,教考分裂是大学教育不可回避的一组矛盾,对考试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力度还需进一步调和。正因如此,对CET 4 的研究思路缺失,表现在教师的研究取向和学生的盲性。不是说教师不懂研究,而是教师的研究成果鲜与CET 4 存在关联性,过多偏于理论的宏伟构建,缺乏具体的实用性,研究导向与岗位价值有出入。学生层面采取习惯的真题“题海”战术,缺乏理论的指导和规律性透视,对考试的前瞻性预测不足,没有时间管理的规划。
因CET 4听力只有选项,没有问题预设,如果听前目的性不强,不会预测,听的过程较“迷茫”。针对任课班级的调查表明,多数考生在听的过程中不知要听什么,目的不明确,缺乏问题解决的问题意识。意识,无法碰触的臆念,很难进行量化和质化。笔者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发现,还是存在问题解决的可能的,针对相关材料的问题意识也是可以养成的。教师应有问题意识转移的有效方式,学生应通过材料的梳理,找到规律性,内化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
CET 4听力由新闻3段、长对话2篇和篇章听力3 篇三部分组成,一个听力片段设2-4 个题组,均为单项选择题。其表征是每小题均设置4 个选项,但“无问题”提示,因问题只会在听音片段播放结束后才单独念出,且所有录音仅播放一遍,每个问题后只有15 秒的答题时间。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与阅读理解的问题预设和可反复参阅比较,这隐性增加了困惑性和难度,不确定性增大。
如果考生没有良好的问题意识,或对主题题材不熟悉,因时间急促形成负面情绪因素严重影响听力考试结果。基于此,教学互动时,应注重情景主题与问题预设之间的交互关系意识的养成。
CET 4 听力考试的第一部分为新闻报道,大多数英语新闻描述的对象为事件。从新闻表达的顺序来看,新闻语言的表达紧紧围绕事件进行、事件发生前、发生过程、发生后的相关情况展开,只复述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不包含任何客观、主观的意见想法。②佟乐乐.大学英语四级新闻听力题型分析及结题策略[J].湖南邮电职业学院学报,2018(9):85-87.因此,考生在浏览相应的选项时,应结合备选项之间的相关性,预设新闻事件的主题,再依据平时的习得认知,预测问题,平时养成主题与问题意识。对于事件,存在已发生和未发生,原因和主题等类别,这是听力过程(笔记要素)重要的环节。对此,我们借道历年真题回顾加以诠释,详见表二。
表二:新闻报道常问问题
注:相关数据和题型由笔者根据历年真题整理。
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部分真题回顾发现,其常见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事件原因型,出现9 次,主题型,出现8次,评论型,出现7次,计划型,出现4次,描述型,出现1 次。且提问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What is the news report mainly about?”出现4 次,“planning to do”出现3 次,“learn about”出现3次,而“say about”出现6次。对此,考生平时应养成针对相关材料主题和细节信息的问题意识,主题预测与潜在问题的题设和备选项之间的交互关系。经过惯性问题的反复认知,形成自我对相关问题的问题意识。
CET 4 听力的第二部分为长篇对话,其典型表征就是“长”,备选项没有问题提示。长对话共计两篇,每篇长对话由一男一女两人(speakers)7—10 轮对话组成,每篇的长度约为300 词左右。每组对话后设4 个题组,两组对话共8 题。问题安排在每篇长对话听音之后,全部为特殊疑问句的形式,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每篇长对话只朗读一遍,每个问题后留有15 秒的答题时间。①李文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长篇对话[J].产业也科技论坛,2017(6):193-175.
对话以问候或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涉及细节信息较多,信息量大。从听力与信息思维层面看,不可能牢记所有信息,故信息的甄别与选择记忆应与题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4 个对应题组,从而让听音更具有效性和实效性。长对话在“头”部分会陈述对话发生的背景,主要信息为人物、时间、地点、主题等信息。接着对对话中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概要。“中间”部分是对话的论述,特点为信息量较多、内容较杂、难度较大,考生注意抓住说话人说话的主线和潜在信息题设。“尾”部分常常涉及说话人总结讨论形成的意见或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或再次重复、总结全篇的结论。具体题设详见表三。
表三:长对话常考问题
注:相关数据和题型由笔者根据历年真题整理。
通过历年真题(近3 年)长篇对话的梳理发现,针对此部分的题设主要有评述、原因和细节3类,偶尔出现针对主题提问的题设。在各类别中,针对细节信息的题设占比最多,提问方式多由动词原形“do”引出;其次是针对某一具体原因的细节题设,多是对特定事件或现状的解释;再次是评述性题设,基本由“think of”和“say about”承载。因此考生应充分利用选项(已知信息)之间的关联性,推导潜在的题设(未知)信息。利用选项中重复的词语,预测对话主题。每篇对话后设4 个题组,均有4 个选项,选项中会出现一些相同或相关的词语,可以将选项中出现的这些词语串联起来,更准确理解整篇对话内容。利用选项特点,推测问题内容。对话题目中的选项有时会具有较明显特征。如:使用某种专门的表达形式,均为动名词开头(很可能是针对某个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者某项计划或打算提问)、或选项均为人物角色或均为地点场所。①李文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长篇对话[J].产业也科技论坛,2017(6):193-175.考生利用这些选项的特点和内容,便可以推测出问题大致考查的点,让听音更有针对性。考生应熟悉对话的常设考点和题设,锁定重点,抓住关键信息。
短文听力理解部分,在分值比例上份量较大,一个小题14.2分,与深度阅读比重相同,是听力部分的重中之重。常考题型主要有评述、推断题、原因和目的及细节几大类。因是篇章结构,前后文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所以,主旨大意题出现的几率明显降低,而针对某一细节、发表观点、评论、原因和目的的题型较多,具体题设详见表四。
表四:篇章听力常考问题
注:相关数据和题型由笔者根据历年真题整理。
通过对近年真题短文篇听力的题设回顾发现,其题设涉及某一细节问题的比例最大,评论、原因、推理和目的是主要设计要点。其中评述性题设的标志性词是“say about sth.”,题设使用“What does the speakers/passage say about sth./sb.?”是常见的题设方式,偶尔也用“think”或动词原形“do”,题设形式较为固化。也许是基于分值的考量,细节性题设相对分散,但使用动词原型这一情况较普遍,尤其是“do”的相关形式值得关注。原因、推理和目的类,在特例情况下是细节的成因判断和行为结果的可能性分析,不明说,但可以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推敲。其典型的推理方式常使用“learn about”或条件句的形式,问题假设是主要关注点。而时间、地点和人物类题设出现的几率较低。
基于题设的CET 4应试策略以题设为研究基点,考生题设意识的形成尤为值得关注。通过历年真题题设归整发现,CET 4 听力考试的题设建构存在“固化”现象,有分类处理的可能性,详见表五。
表五:听力常考问题
通过归类与汇总发现,虽然各部分题设存在一些差异,包括类别题设的比例,这与各部分特征有关联,但总的来说聚焦于主题、原因、细节、评述和推理五个大类别问题。①陈若静.语块理论视觉下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应对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8(5):77-78.因此,笔者建议,考生在考前准备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对“常见”的题设进行固化。考前一段时间做好规划,通过对历年(建议3 年内)真题听力题设的分类总结,找出常见的题设方式,对题设句子进行熟悉练习,再把题设句子进行优化,找出题设中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加以内化,形成自我意识和认知方式,为后期的实战训练做铺垫。
第二,关注备选项之间的关联性和选项与题设之间的逻辑性。题设对应的要素是选项,反之,相应的选项就只能配对相应的题设,选项的设置方式决定了题设的设置模式。如备选项的词性与题设引导词之间的关联性,名词及词组对应的是描述型题设,一般是主旨大意性题设。动词及词组对应的是计划类题设,形容词及词组对应的是功能性题设,什么东西怎么样。“好事”或“坏事”对应的是成因类题设等,考生可以根据备选项“理性”推导潜在题设,在听音和笔记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在4个备选项之间和题与题之间,也存在相应的潜在信息暗示,如同一事物的重复性、排斥性、包含性等关系,上一题选项和下一题选项之间的关联性等。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关注结果外,还应关注这些隐性信息规律,进行意识和认知思维的训练与养成。
第三,养成优质的听力训练习惯。对于没有“预测”和笔记习惯的考生,一切顺其自然,“蒙”或者“猜”都没有一定的依据作为基础,只有感觉,但通常不可靠,这也是多数考生听力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建议,考生应养成相应的“预测”意识。这就要求考生有听前看选项,找选项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选项分析结果,预测题设和提问方式,锁定听音内容重点和记录重点,做到针对性更强。与单句听力不同,CET 4 听力内容长而多,且只播放一遍,一般人的记忆能力不及所有内容,考生考前训练应该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把与选项和预测题设相关的内容记录下来。
第四,养成信息比对意识。CET 4 是能力考试,存在相应的思维推导,多数考生的习惯是“听到什么选什么”,忽略肯定与否定、转述、重构等因素,把题设和选项雷同等同于“正确”选项。考生听音完毕,应该有信息比对的习惯和意识,根据听的结果和记(录)的结果,评析和锁定相关要求选项,排除干扰性、非逻辑性、重复性等选项。
第五,时效认知意识强化。CET 4听力考试在作文结束后进行,有的考生平时训练没有结构的宏观意识,时间管理拿捏不到位。已经开始放音,还在“回味”作文的事情,鉴于此,笔者建议,考生平时养成好的时间观念,每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给自身足够的过渡空间。对于CET 4听力考试,可在作文完成后,留有时间余地浏览听力备选项,对选项有一定的认知度,形成题设意识,再根据同一篇章不同题的选项逻辑性和关联性,探究内在规律性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在时间和效率之间形成良好的平衡,不能做到对内容熟悉,但可以做到对选项的描述与表达很熟悉,才能加快速度,所以足够的词汇熟悉程度和相关表达习惯的精准把握与运用是有必要做到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CET 4 级试卷宏观的结构性介绍和听力部分的选项关系与题设逻辑研究发现,其题设是存在一些可以探究的规律性信息的,但从听力题设定位去研究CET 4听力的研究者难得一见。笔者通过真题分析,发现一些常见的题设方式,这有助于拓展考生的应试策略,为考生服务。这一应试策略的养成应有一定的时间沉淀,即对这一困境的学习策略,如考生在考前训练时有可参考的学习指导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相应的应试策略,其信心可能会得到强化,成绩也会有改观。针对CET 4 级可能是本科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长期关注的聚焦点,对学生和教学人员而言,也能通过反思进行反拔,这一课题值得长期关注。笔者对本研究的解读和分析还有较多不妥之处,在教学的进程中会不断丰富和拓展,谨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