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规模及其匹配性研究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

2019-08-31 08:17马雪梅李志翠
市场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州市位数规模

马雪梅 李志翠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产业承接是落后国家和地区利用自身在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发达的产业消化、吸收、替代、发展创新,以改善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过程。产业承接能力的强弱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力、产业基础、资源状况、技术创新能力、政府产业支持能力、劳动力状况等有关,它是一个地区争取外部产业转移和消化吸收利用,以增强其产业实力的体现。

目前,以东部省市为主导的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是中央政府统筹部署新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十二五”期间资源、要素价格等的不断上涨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深入,东部地区需要向外转移的产业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以新疆这个具有特殊战略地位更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点难点区域为研究典型,研究新疆产业承接规模与其承接能力的匹配性对改善自身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新疆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疆产业承接规模进展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和全国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启,为新疆承接区域间产业转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随着东部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和一系列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的实施,新疆成为各类企业投资的热土,区外到位资金呈现迅猛增长的发展态势,资金在新疆各产业的分布也更加多样,文章用新疆各地州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来衡量产业承接的规模,即各地州市区外到位资金。

(一)新疆产业承接规模总体情况

综合来看,到2017年为止全区落实执行区外投资项目3913个,增长14.55%,引进区外到位资金5380.57亿元(不含石油、外资),增长19.64%,完成目标任务(5216亿元)的103.16%。2010年新疆引进到位资金首次突破千亿元,2011年到位资金猛增至近2000亿元,资金增长率高达57.29%,2012年到位资金规模达到2763.5亿元,资金增长率超过40%,到2016年引进到位资金超过4400亿元。6年来,全区招商引资累计区外到位资金21196.18亿元,已经完成自治区招商引资“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力争突破13000亿元);区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速高达20.87%,只比自治区招商引资“十二五”规划到位资金目标增速(年均增长25%以上)低4.13个百分点。

(二)新疆各地州市产业承接规模情况

近6年来,新疆各地州市引进到位资金规模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6年,新疆14地州市引进到位资金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承接规模来看,承接规模最大的4个地州市是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巴州、伊犁州直、阿克苏地区,每年这4个地州市承接资金量之和占资金总量的比重均超过60%,而承接规模最小的是南疆的和田地区和克州及阿勒泰,每年这3个地州承接资金量之和占资金总量的比重均未达到10%,尤其是克州和和田地区两地承接资金之和每年都是仅占资金总额的2.6%,这使得南北疆承接规模存在显著差距,南疆5地州承接规模基本维持在25%至30%之间;另外从增长速度来看,2012年和2013年各地州市承接资金的总体增长速度迅猛,从2014年开始总体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同时各地州市增长速度也存在较大差距:在2012年引进到位资金增长速度最快的博州和阿克苏地区增速高达177%和90%,而最慢的塔城地区和克拉玛依市增速在15%左右,2013年14地州市之间引进到位资金增长速度差距明显减小,有9个地州市增速在21%至38%之间,而到2016年除了吐鲁番增速高达32.31%外,其他13个地州市的增长速度分成三个明显的层次,有4个地州增速显著下降,其中增速最高的昌吉州仅为7.10%,还有5个地州增速明显放缓,维持在10%-16%之间,另外2个地州在负的增速水平上。

表12011 -2016年新疆各地州市引进境内省外到位资金规模统计表 单位(亿元)

二、新疆各地州承接能力演变及分析

(一)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数据

文章参考李志翠(2015)对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的相对指标体系,从承接地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两方面来构建相对指标体系。在李志翠的基础上在比较优势方面加入了水资源总量指标,由于构建指标过程与李志翠一致,在此不做过多解释。

文章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新疆历年统计年鉴、新疆各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中国经贸网统计数据库、新疆各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各地州市政府相关网站。数据来源于2006-2016年新疆14个地州的数据,由于在统计过程中个别指标的缺失,文章采用移动平均法来完成数据处理。受价格影响的指标以2006年为基期按可比价格进行平减。最终,由两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24个具体相对指标,构成了用来衡量新疆各地州市承接优势发展演变的相对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具体相对指标的计算,是以新疆各地州市该指标的数值与东部地区该指标的算术平均值的比值来衡量。东部地区是指东部11省市(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如新疆某地州市某年人均GDP比=(该年该地区GDP的数值)/(该年东部11省市GDP平均值)

表2 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演变评价的相对指标体系表

(二)用时序全局主成分方法确定分析的主成分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将时间序列分析与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相结合。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检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和KMO值的检验结果表明,各指标的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适用于主成分分析,检验结果见表3。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级指标标准数据的相关系数矩阵得到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特征值和贡献率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特征值大于1的前四个主成分因子提供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方差提取率达到84.93%。

其次,确定各个主成分的得分,并计算出相应的承接能力的综合得分。主成分得分可以通过相关指标来衡量,用x分别代表24个指标变量,其中比较优势指标数值越低,表示比较优势越强,所以本文比较优势的五个指标取负数。以 F 表示(i=1,2,3,4),4个主成分表达式可统一表示为 ,(i=1,2,3,4),其中为对应系数,最后依据各主成分表达式及标准化处理后的原始数据,SPSS软件会自动计算得到相对指标体系的4个主成分得分,在此就不再列出各主成分的具体得分。

最后,以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份额作为权数,分别对4个主成分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新疆各地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综合评价的绝对指标体系综合评分SCORE,其中,SCORE=0.63*F1+0.18*F2+0.12*F3+0.07*F4具体综合得分结果如表5所示。

表3 承接优势各级指标数据的KMO和Bartlett检验

表4 承接优势各指标数据主成分解释的总方差结果

(三)对新疆各地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演变评价

根据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发展演变的综合得分,从表5中可以得出如下演变特征:第一,从承接能力的得分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基本上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2008年是转折点,2008年以后,尤其是2010年后开启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后,新疆各地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越来越强,这也符合2008年后我国进入大规模产业转移阶段的实际情况。2008年以后,受金融危机影响,东部地区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新疆的接受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新疆经过新一轮对口援助后,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凸显。这充分说明了文章用相对指标体系来衡量承接能力能够真正反映其本质,是更科学的衡量指标体系。二是从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的演变来看,各地州市之间差异较大,大致可以将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巴州、昌吉州都位于0之上,所以其产业承接能力较强。乌鲁木齐于2006-2016年间承接能力直线上升,巴州的承接能力位于乌鲁木齐市之后,然而伊犁州直属县市在2008年到达一个拐点但是与其他地区在2008年的情况相反,昌吉州与2009年之前产业承接能力的变化很小基本趋于稳定,但从2010年开始基本呈直线上升于2016年达到0.39;二是和田地区、克州、吐鲁番地区、喀什地区从2006年到2016年的整个演变过程都位于-1以下,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些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非常的弱;三是其余地州则处于中间位次。

表5 2006-2016年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能力演变表

三、新疆各地州市承接规模和承接能力的匹配性检验

根据上节得出的新疆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本节利用新一轮对口援疆实施以来的6年(2011年至2016年)新疆各地州市的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对新疆各地州市产业承接规模与其承接能力的匹配性进行检验。

(一)变量及模型选择

本节中关注的核心解释变量:即新疆承接能力(CJNL),是由上节中计算所得,为消除数据的极端性,对其进行了处理,全部转化为正。其他解释变量,根据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相应选择。最终通过共线性检验,选定了这些变量,人均 GDP(LNPGDP)、第二产业份额(SECONG)、城市化水平(URBAN)、科技水平(LNTECH)。城市化水平使用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来表示,科技水平,使用专利授权量来近似代表,其他指标与统计资料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分别选择以上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其与核心解释变量(CJNL)和被解释变量产业承接规模(LNTRAN),用Stata15.0进行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通过对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发现个体效果显著,不适合运用Pooled OLS来估计,进一步对于模型运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该选择随机效应模型。

(二)实证结论及说明

最终产业承接规模与产业承接能力的分位数回归结果如表3-1所示。表中,R-sq表示拟合优度,显著性水平的表示是 *p<0.05**p<0.01***p<0.001,小括号内是对应的标准差。

首先从散点图可以看出,产业承接规模与承接能力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其次从分位数回归中可以看出产业承接规模与承接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性,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随着分位数的增加,承接能力(CJNL)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呈现持续的上升。这表明承接能力对承接规模的条件分布的影响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说,承接能力的大小显著影响承接规模,不同承接能力对承接规模的影响显著不同,承接能力较低时(10%分位数时)对承接规模的影响较小,承接能力较高时(90%分位数时)对承接规模的影响显著增加。进一步,从这5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的大小来看,与其他解释变量相比,人均GDP(LNPGDP)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承接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要依靠当地的经济水平的,同时,当地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州所吸纳资金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第二,随着分位数的增加,第二产业份额(SECONG)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呈现方向性的改变。当第二产业占比较低时,对承接规模产生负向影响,只有当第二产业占比较高时,才呈现正向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第二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工业化的水平),对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有重要影响,为此,要想加大产业承接规模,必须提升当地的工业基础和配套能力。

表6 产业承接规模与承接能力的分位数回归检验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文章在对新一轮对口援疆开展6年来,新疆各地州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基础上,通过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两方面,建立相对指标评价体系,将东部产业转移转出区和新疆各地州产业转移承接区联系起来,对新疆各地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演变情况进行了具体呈现,发现新疆各地州承接能力虽然在逐渐提升,但各地州差距显著。

根据以上对新疆各地州市产业承接规模、能力的描述及二者的匹配性研究得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随着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的推进,新疆各地州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能力发生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新疆各地州市的基本经济发展状况相对东部地区来说有一定的距离,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产业集聚效应不强,核心的地州市的承接能力还是不高。

第二,通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市产业承接规模和承接能力具有一定的匹配性,但在不同的分位数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承接能力较强的地州,其承接规模也较大,而对于承接能力减弱的地州,其承接规模也较小。想要提高承接规模就必须要相应的提高自身承接能力,从承接地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两方面入手,从比较优势来看,应降低要素的价格;从集聚优势来看应增加对贫困地州的补贴,改善整体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更加合理的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聚度。

第三,基于匹配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承接能力高的地州市应该多引进区外资金,来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而承接能力低的地州市应该“因地制宜”适量的引进区外资金,以免造成政策资源的浪费甚至产生抑制性的作用。而政府也应该结合新疆各地州市发展的现实,更有针对性的推进产业援疆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合理的配置资源。

猜你喜欢
州市位数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五次完全幂的少位数三进制展开
连续自然数及其乘积的位数分析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规模之殇
荷塘月色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遥感卫星CCD相机量化位数的选择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