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竭婧 杨晓起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德育工作进入新时代,高校德育生态发生了转变。在新时代,高校德育生态面临着片面化的倾向,究其原因,其症结在于“德育生态”理念的不足。本文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视角,通过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德育系统诸因子,构建一体化生态场;提高德育实践活动品质,优化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基本载体;完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评价效益,以此构建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体系,力求实效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创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中国教育事业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德育工作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传统的学练式“知性德育观”无法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因此,从学练型的“知性德育”转换为自化型的“生态德育”,成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面对世情、國情、党情的变化,党中央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没有跟上新时代的环境变化,与党中央提出的高校德育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高校德育生态出现危机。
高校德育生态,强调生命个人的主体性和人本思想。当前高校德育偏好于“学练式”的“知性德育”,重视知识传播,轻视道德践履;物化德育对象,缺乏对德育对象的激励;漠视个体差异,这导致高校德育片面化倾向突出,无法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在合规律性上,当前高校德育生态出现危机。
高校德育生态是高校德育自身,以及与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因素协同互动的结果。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德育生态应该是能够促进高校德育任务的实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的推进,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多元价值和观念,从而形成了思想的碰撞,引起人们思想、行为的变化。其带来的不良社会风气导致社会道德滑坡,冲击了高校德育生态和德育成果。同时,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没有及时作出积极回应和思考,故步自封,从而僵化了德育方法、德育内容和德育过程。在合目的性上,当前高校德育生态出现危机。
高校德育生态,既有主观的自我调适,又有客观的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对其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和全面的。但是当前的高校德育生态评价体系过于片面化,在评价内容上,以共性评价为主,而缺乏一些个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为主,缺乏教师、同辈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等多元评价;在评价程序上,缺乏公开和监督;在评价机制上,有待进一步完善。
马克思主义这样论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身所附有的特性,社会属性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自然属性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等其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交往,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人、与自然发生的物质交换和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沟通和理解,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建立在“社会人”理论基础上的人际交往理论认为,人际交往普遍存在于人们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社会生产活动实践中。因为作为社会人,必然要与他人沟通、互动、交换,这个过程也正是社会化的过程。由此可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人际交往理论,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社会性。
人际交往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德育生态化,研究的重点在于高校德育与社会、家庭、学校等环境要素的互动交往,在交往互动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互换,从而形成的一种良性互动状态。有利于促进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树立“学生为本”的人本思想,促进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有利于促进德育内容入脑、入心,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优化整合高校德育生态资源,构建和谐德育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格局。
基于此,追思当前高校德育生态化的现状,构建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体系,以期实现高校德育生态的净化及高校德育的创新性发展。
为建设良好的高校德育生态,必须超越危机,高校德育作出自我调适,并调整与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从而建构和优化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
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因此,德育工作者要转变德育工作理念、德育工作方法和德育内容。突出学生主体性,改变传统的“知性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引导式、自发式的德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德育过程注重因材施教;更新德育内容,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建立健全学生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德育系统是一个包含多重因子的体系,需要优化、调整诸因子的关系,建构强大的生态场。首先,高校德育教育要与学校整体教育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入课程教育,强化德育教育的覆盖面;健全育人体系,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明确“教”和“育”的关系,加强学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坚决抵制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不良行为,从而促成良好校风的形成。其次,加强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宣传,净化社会风气。充分发挥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体的优势,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宣传与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使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能够做出正確选择,从而强化高校德育成果。再次,加强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在高校德育生态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一方面要强化家庭美德观念,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健全学校、家庭沟通机制,学校与家庭要做到“两个积极性”,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提高德育实践活动品质,优化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基本载体。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实践载体,而提高实践载体的品质对于高校德育成效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的重要载体是德育实践活动,活动的品质直接决定着德育效果和德育生态的状态。所以,要做好实践活动的评比,选择优质活动作为德育实践平台;做好德育实践活动的反馈与反思工作,制定高品质德育实践活动的基本标准;做好德育实践活动深度挖掘和内涵探索,提升德育实践活动的效度。
完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提升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评价效益。完善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应该包含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评价机制,并且各项内容设置科学、合理和具有可操作性。所以,评价主体应该不仅包括本人、学生评价,还应该增加同行、同辈、相关领域第三方社会机构评价等。评价内容,应该凸显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评价,重视过程化评价,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完善评价程序,使其包含公布评价通知、要求和标准——递交材料——评价(自评、他评)——公示——公布等环节。健全评价机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如激励机制、评价反馈机制等。
高校德育生态化是高校德育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通过优化高校德育生态化的实践路径,实现尊重和弘扬主体性,凸显个体在高校德育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回归德育的价值本原,生成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依托;实现科学认识生态环境,保障高校德育生态化实践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