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艺术,而京剧则是戏曲的一个剧种。京剧起源于1790年,乾隆皇帝诏令四大徽班进京祝寿,进京的艺人与其他剧种的艺人相互交流,最终汇合成了西皮、二黄等音乐系统,形成了当时的“皮黄戏”,后在上海《申报》上被称为“京剧”。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是中国民族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音色甜美、明亮为演唱特征,行腔中重视语言,融声、情、字、腔、味为一体,必要时伴有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这种唱法基本上是真声唱法。民族新唱法,也被称为民族唱法,是相对于传统的民族唱法而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流行,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本文通过作品分析法、演唱剖析法、对比分析法以及相互融合法,将两个曲种不同但艺术文化底蕴相通的艺术联系在一起。首先通过对民族声乐作品《千古绝唱》深层内涵的挖掘,系统地剖析民族声乐演唱与戏曲两者在歌唱技巧上的异同点,从而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归纳与总结,在充分了解传统戏曲艺术魅力的同时丰富和扩宽演唱技法,从而在民族声乐之路的探索上更加透徹,为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国戏曲;民族声乐;歌唱技巧;综合艺术;气息共鸣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性中又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许多传统戏曲的元素,比如民族语言的特点、表达形式以及民族风格等,才发展成了我国独居特色的民族声乐。到了当代,民族声乐又借鉴了许多西洋唱法中的优秀成果,比如气息、共鸣等方法,从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现在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一、作品《千古绝唱》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风格的把握
(一)作品创作背景
一曲浓郁的京腔格调,一首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动人歌谣,无论是在民风还是在曲式创作上,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品《千古绝唱》是由魏冠明作词、王超作曲的一首声乐作品,歌颂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的无数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女郎与织女等故事,这些故事都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千古绝唱。
(二)作品的艺术风格把握
在作品《千古绝唱》A段中,歌词写到“山、水、琴”三种事物,让人联想到在山水间有一把古琴在向人们诉说人间的挚爱。“高、长、万里、悠扬”等词汇让我们感受到天地大爱无疆、气势磅礴。而这一切词汇都汇成了一曲“千古绝唱”。在B段中,情绪由高亢转为平缓,进入了叙事段。在这段中,节奏平稳歌词催人泪下,就像一个少女在面对生死离别的爱情面前表现出来的惆怅与无奈。作品进入C段,再一次进入高潮,面对生离死别、面对两心茫茫、地老天荒,唯一不变的还是爱。这时已不再怕世人的笑话,只因永恒不变的是心底的千古绝唱。D段时,已经没有少女的抱怨与哀叹,有的是后人对这一段佳话的赞颂,同时还有少女心里对爱情的美好追忆。
在作品《千古绝唱》中,引子段首先融入了京剧风格的音乐,这一创新使人听起来不但亲切婉转,而且回味无穷、荡气回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曾有报社发表言论说:“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虽然属于新生代声乐作品形式,但他的诞生是建立在对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吸取和现代声乐艺术表现力拓展的积极探索基础上,使得它令对京剧与中国传统戏曲较为生疏的听众感觉到风格新颖独特,别有滋味”。没错,作品《千古绝唱》就是属于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与京剧戏曲相结合的经典音乐作品。这首作品的完美结合,不仅仅词美意深而且结合巧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声乐佳作。
二、民族声乐与戏曲二者在歌唱技术上的异同点
(一)对民族声乐演唱在咬字吐字、归韵上的分析
我国的民族音乐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五千年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民族音乐早已博大精深、名扬世界。说起民族声乐的演唱,可谓是相当讲究。曾有人认为唱歌只要有一副好嗓子,拥有较好的节奏感、旋律感就能将民族声乐演绎自如,其实不然。我国的民族声乐是以中国语言为基础、以科学的发声为先导的歌唱艺术。它对吐字咬字、共鸣技巧、气息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
中国的汉子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在歌唱过程中,咬字吐字也是十分讲究。字头不宜咬得太重,也不宜咬得过轻。重了会不好听,轻了就会使发音含糊不清。所以说,在歌唱时我们的咬字、吐字一定要清晰明了。
(二)戏曲的咬字吐字、归韵方面的分析
京剧的艺术魅力不仅仅在于唱腔旋律,更为吸引人的就是它的韵味。京剧的咬字要清晰有力、字正腔圆。字头要清晰、简练、准确、有力。如果演唱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就更需要加强语气和字头部分的夸张,正所谓“声韵是歌唱规范同作品演唱之间的桥梁。”
(三)民族声乐演唱和戏曲在歌唱呼吸运用方面的分析
俗话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艺术是呼吸的艺术,呼吸是民族声乐演唱的基础。在演唱时,如果过多地吸气,那么气息就会沉不下去。将气息憋在胸部,从而导致喉部肌肉的僵硬。如果长期错误发声就可能导致漏气等。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气息控制和声腔技巧,才能做到正确歌唱。歌唱时,要吸气,同时也应打开喉头,放低舌根,上颚抬起下巴抬起,深吸气但不是憋气,将自己的呼吸状态和喉头状态都保持放松、自然,然后轻松歌唱。
对于京剧而言,呼吸也是相当重要。想唱好戏,就必须练习控制气息,使之运用自如,以达到声情并茂的良好效果。曾有一本戏曲发声书籍写到:“正确的吸气方法是吸气时,胸腔、横膈膜向外放松张开,收小腹;旁腰、后腰部有向外扩张感。呼气时:向内收小腹,横膈膜保持松,在丹田处形成一种合力,感觉横膈膜继续往入放松法。”这样,不至于收小腹时气往上涌入,冲击声带。
这样看来,戏曲和民族聲乐的发声方法可是惊人的相像。
三、《千古绝唱》为例,分析民族声乐与戏曲演唱上的相同点
(一)音乐情感表达基本相同
在民族声乐和戏曲演唱中,作品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基本相同。例如,民族声乐作品《千古绝唱》就是一首情感深厚的爱情不老传说,浓浓的情感里流露出悲欢离合、生死离别的无奈。它歌颂的是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里流传着的无数感天动地的凄美爱情,让这些古老的伟大爱情故事得到了更好的诠释。同样,在京剧里,也可以找到内容形式相仿的作品。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霸王别姬》,讲述了虞妃与西楚霸王项羽举案齐眉、无怨无悔的爱情悲剧。同样也完美地诠释了为了爱而选择牺牲的伟大爱情。
(二)歌唱技巧上基本相同
无论是中国民族声乐还是中国戏曲,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二者就像是一对孪生姊妹,相同之处数不胜举。首先在呼吸上,两者都应打开喉头,放低舌根,上颚抬起下巴抬起,深吸气但不是憋气,将自己的呼吸状态和喉头状态都保持放松、自然。在追求共鸣上,京剧演唱时喉咙要打开,声音要通到鼻腔,获得共鸣。只有做到“字正腔圆”才能更好地完成作品。在歌唱中,要使头腔与胸腔联系起来,获得声音的统一,并且中音区声音自然放松,才会使声音听起来明亮饱满。不难看出,在共鸣方面二者更是惊人相似,并且无论是演唱民族声乐还是戏曲,“放松”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演唱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享受,而不是纠结痛苦的煎熬。
四、舞台演唱体会
(一)服饰、情感表达方面
对于《千古绝唱》这首歌曲来讲,这是一首具有戏曲风味的民族声乐作品,所以在服装上应选择戏曲元素的服装,头饰上也尽可能有民族的特色。同时从情感表达方面讲,这是一首情感深厚的爱情不老传说,所以,在演唱时应想到的是梁祝化蝶的美丽传说,是孟姜女哭长城时的悲痛。要让这些伟大的爱情故事得到更好的诠释,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一个经历了一段凄美爱情的少女,在追忆爱情的美好。
(二)歌唱技巧方面
“看山高水长,万里风光”作品《千古绝唱》开篇就运用了大气磅礴的曲调与诗句,可以运用戏曲的腔调进行演唱。在此之前,可以收集学习一些京剧演唱方法以及唱段欣赏,并与专业老师请教探讨,将戏曲部分唱的更出色,在演唱整个歌曲中把戏曲与民族音乐的演唱风格相结合,使其融合成一种抒婉自如、韵味清醇的唱法。
五、结语
本文以中国戏曲和民族声乐为铺垫,以对民族声乐作品《千古绝唱》为切入点,展开分析了民族声乐与戏曲二者在歌唱技术上的异同点。详细地概述了对民族声乐演唱和戏曲的咬字吐字、归韵、呼吸等方面的运用。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深刻感悟到国宝戏曲的丰富艺术魅力。虽然两者是不同的曲种,但是却又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无论是在演唱方式、情感表达方面,它们传递的都是艺术的美妙,都是我们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是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丽旋.“谈中国当代民族声乐继承与发展”[J].学问,2009(20).
[2]陈一铮.以《千古绝唱》为例浅析声乐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1(21).
[3]丁冀芳.京剧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分析及演唱要点——以《梅兰芳》和《千古绝唱》作品为例[J].艺海,2012 (11).
[4]祁晓君.声乐表演艺术之“唱情”——品读声乐作品《千古绝唱》[J].教学研究,2008(7).
[5]李梦洁.千古绝唱评析[J].艺海,2009(1).
[6]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7]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王璐(1992—),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音乐艺术硕士,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