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成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对“做与思”进行有效融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积极性,实现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做与思”有效融合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三类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做与思 有效融合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201-0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提升学生思考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相比于实践与思考分割的教学模式,“做与思”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和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针对“做与思”有效融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有效策略,结合教学实例展开说明。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做与思”有效融合策略
(一)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做与思”有效融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不以为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拓宽,学生可以很轻易就从网络上掌握很多生活现象的原理,对课堂上的学习较为轻视。这就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探索自然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做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分为10至12组,依次带一组到选定的地点。帮助他们戴上眼罩,让他们每个人都抓住前面的人的衣角组成一列火车。讓第一个学生抱着老师慢慢地走。要求学生回答他周围的声音,并对每个答案进行评论和回答。旅行结束时,每个人都摘下眼罩,看看是否有人能猜到路线。通过这个互动,学生能闻到花香、听到音乐,从而认识到除了眼睛,其他的五官也能帮助我们感知外界。在互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和思考
“做与思”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拘泥于课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在课堂设计方面既要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保证课程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
例如,探索大自然那一课,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在对不同材料的吸水性进行探索时,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准备木条、卡片、塑料等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试验。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思考,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思考空间。例如,在《鱼儿生活的好吗》这一课中,教师先展示各种各样的鱼生活的图片,就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些鱼儿生活得好吗?”学生集体回答,不好!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该面对鱼儿生活的困境,我们该如何帮助它们呢?”这时就有很多学生回答,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才能帮助水中的鱼。
(三)鼓励敢于学生思考和实践
小学生对于自然环境往往充满了好奇心,经常会有疑问。例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海水是咸的?为什么树叶在春天是绿色,在秋天就是黄色?教师重视学生对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疑问,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提问,对这些疑问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从而解答这些疑问。这样学生就会在科学的学习中养成自主思考和实践来学习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科学水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不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就不敢继续提问,更没有信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答问题。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考和实践的鼓励,从而实现“做与思”的有效融合。
例如,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磁铁有时候可以相吸,有时候却互相排斥。这就与《有趣的磁铁》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有关,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拿磁铁进行观察,学生很快就发现磁铁的“S极”、“N极”,然后在让学生随意的将磁铁相碰,观察它们然后相吸,引导学生发现磁铁两级与磁铁相吸的规律,并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自行思考和总结。若是学生无法得出结论,教师就可以让另一位同学拿另一块磁铁的N极、S极分别去接近第一块磁铁的N极、S极,再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思考解开疑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又不可太过直白减少学生的思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做与思”的有效融合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深入实践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栾倩.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1):69.
[2]冉松.小学科学教学中“做与思”有效融合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