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萍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教学的重头戏,却没有配套专门的写作教材。教师们备课时,对于每周的大小作文写作文体、命题,写作要求比较随机,往往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每位语文教师有必要围绕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设计符合个人教学风格的作文教学系列课程,构建作文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课标 创新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086-0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颁布后,高中语文教材作了重新编写。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教师们都意识到,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教师必须尽早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体系与教学风格以应对挑战。
一、写作教学高耗低能的现状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学习的重头戏。虽然试卷上作文分数比重凸显了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但现实教学中,学生最怕写作文,语文教师最头痛改作文。按照教学常规,每学期学生要至少完成8篇大作文。这8篇大作文,教师要规范操作,要进行写前指导、批改后讲评,对于突出问题要作面批等教学过程。平时的写作练习花样繁多,周记、日记、随笔,读书笔记,仿写,改写,片断作文。堆积如山的作文练习本,让语文老师常常调侃自己是五指山下孙悟空。
写作成为学生最畏惧的事,思路阻塞,内容空洞,思想贫乏,材料陈旧,缺乏真情实感,常常应付了事。一个学期写了不少,可写作水平并未见显著提高。
中小学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基本上都是教师自行依照每册教材后面的写作要求,单元年级与个人教学进度,安排写作内容与作文题目。学校各年级教研组每学期对写作教学统一计划安排,教师设计每次作文题目与写作要求。尽管翻着花样,但也不具备对每个班的写作实际情况的针对性。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全凭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学生写得痛苦,教师改得头痛。
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加大,学生的自由写作虽有起色,但应试作文中无材料、无思想、 无逻辑、无情感的现象非常普遍。日常高频率的写作练习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应试作文的一鸣惊人,让平时的作文练习显示不出存在感,学生难免对写作产生排斥抗拒心理。
二、新教材输入与输出巧妙融合
从新版高中语文课文编排情况看,较以前语文教材有重大突破,最显著的变化是将阅读、鉴赏与写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必修一为例:第一单元为现代诗歌阅读单元,阅读要求是“掌握现代诗的韵律和节奏与诗歌语言的独特性”。紧随其后的写作单元是“诗歌试作”。并且每个单元都是将写作训练要求与阅读文本的文体与相对应。如高中生要求学会写作较为复杂的论说文,教材就分别安排了如何立论,如何论证等写作单元。既有课文作为例子,又有具体的写作知识讲解与操练。在写作表达语言上,编排了“语言规律与语用规则”专题,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规律与技巧。从目前教材情况看,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学生要学会散文、知识小品、小小说、应用文等所有文体的写作。并且要求学生将写作运用到记录家庭、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专题使高中语文教材与核心素养发生了有机联系。在“逻辑思维规则的梳理与运用”单元中,设计了3个专题“识别谬误、进行推理、构建认证”,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从新教材编写得如此周详缜密的情况看,对教师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设计自己的写作课程,建构自己的写作教学体系。这既能让教师通过构建写作教学体系,深入研究写作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并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三、探索核心素养导向的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需围绕核心素养。刘翔的教练,虽然没有获得过世界冠军,但知道怎样让自己的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教练在训练队员时,从基本功开始进行严格训练,然后再根据运动员的个人情况制定因人而异的训练计划,就有可能培养出世界冠军。新课标要求教师培养具有独立个性人格的学生,让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也许我们教师自身并不具备多少创新能力,但教师在追求创新教育的时候,设计出自己的作文教学课程,构建出自己的个性化的培养训练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那么教师的个性化教育就能逐步形成,创新式教育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要培养具有独立个性人格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有一套独具个人风格的教育培养体系,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其实也是每位教育界名家成功的秘诀。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最后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教育模式。但任何探索都必须有一个开启阶段。
古往今来,所有青史留名的教育家都是具有自己独立教育思想的人。孔子首创私学,《论语》中许多教育思想在现在看来依然是真理,他首创私学,设置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课程,提出的“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教学相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依然是当今教师仍然难以达到的高难度要求。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也是教育界人士虽然懂得,却不能真正达到的高境界。叶圣陶老先生提出“语文工具说”为语文定名、定性,为现代教育确立了开创性的思想理念。于漪,一位教育界的奇女子,她所坚持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超越了时代局限性,所以现在她成为教育界的一面旗帜。所有这些大家,无一不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作出了自己的卓越贡献。从众多名家树立的榜样来看,自成一体是他们的共同成长路径,这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因为母语教学,语文课历来不大受重视,作文教学无效劳动太多更加受到世人的垢病。语文教师不能不行动起来,构建自己个人的作文教学体系以巩固自己的教学地位。经过一番粗浅的构想,拟构建如下的作文训练格局:
写作教学第一部:阅读与观察。不要求学生写作,实在想写的可以写,不作硬性要求。理念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得到了情感体验、美感享受,才能产生写作的欲望。就好比吃了别人作出的好东西,还想吃的时候,才会涌起自己做的欲望。听了别人唱歌好听,才会自己去哼哼。但怎样阅读,怎样观察,这里就是教师要教的。阅读有精读、泛读,粗读、略读。诸葛亮读书讲究精读、细读,而陶渊明读书讲究泛读、粗读。不论粗读还是精读,总之都是要学生用心去读,有兴趣去读。但在目前,教师教学生读书,按照教材一教,学生一点点读书的欲望都被教师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浇灭了。所以教师教学生观察、阅读,要把概念要领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观察的意愿。但阅读观察课分别用多少课时,具体怎样阅读、怎样观察,还要继续深入细化。
写作教学第二部:教些写作技法。怎样描写、怎样记叙、怎样记事,怎样议论、说明,这些基本技法老师要仔细教,学生对自己缺乏的知识是很愿意学习的。至于怎样描写,具体描写方法、名著中的典型描写片断也要进行层次化设计。
写作教学第三部:修改、锤炼自己的语言和文章。知道反复推敲揣摩语言文字、谋篇布局,才能真正把文章写好。怎樣修改文章语言、结构,思想内容的逻辑性,对训练的内容步骤作出统一部署。
写作教学第四部:批改讲评。学生作文的评价是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在评改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那么作文的批改讲评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评改、评改的标准、形式,都必须有事先的设计,事后的反思总结,以逐步完善自己的写作体系。
教师在教学前就能把这四部教学构建成一个自己完整的写作课程体系,有详实的教案,在日常教学中严格实践,那么作文教学一定能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