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人才质量提升策略的探讨

2019-08-30 08:25王荣秀申毅恒
求知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高职

王荣秀 申毅恒

摘 要:产教融合让校企合作的关系更紧密,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校要从教学的角度、学生成长的方向把握好“企”与“校”、“产”与“教”之间合作的度和大方向。通过现代学徒制从制度、管理、诊改等多个方向,切实做好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此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文章作者希望结合产教融合背景下对目前高职人才质量研究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产教融合;人才质量;现代学徒制

一、产教融合对高职学校发展的作用

1.产教融合有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产教融合是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往往存在偏差,常出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企业接受度不高、群众公信度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产教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保证学生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能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二、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策略

1.建立现代学徒制

从20世纪开始,英国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重新加深对职业教育的反思,为现代学徒制的产生提供了原动力。其越发关注隐性知识习得,隐性知识难以言传身教,只有将学生置于现实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为企业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帮助学生适应工作现场的行为准则,这是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现代学徒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结起来,采取多方参与的教学模式,这有利于学生隐性知识的习得。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参与生产劳动、接受企业培训,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三者的关系和权益通过法律合同来保障。企业根据学生的胜任能力为其安排学徒岗位并支付学徒工资,随着学徒技能进步其工资逐步提高。职业学校要承担起对学生基本素养和理论知识的教育工作,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学徒制使职业教育更接近行业生产与行业标准,从而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高办学质量。

2.规范学生行为准则

学校作为学生的主要管理方,要根据校、企、生三方特征,为“学生学徒”制定合理的“在企行为准则”。企业忙于生产易忽视学生管理问题,不利于自律能力欠缺学生的发展。这造成了企业对学徒的培养缺乏积极性的局面,部分企业认为培养学生学徒是一件“不划算”的事,不仅会影响企业生产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学校应会与企业协商共同制定职业能力标准的现代学徒培养框架,保证其培养的人才符合产业和行业的需要。合理的行为准则有助于规范学生行为,避免学生出现懒散、逃课等现象,减少企业管理负担。

3.完善培养计划

学校要就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资源以及实质合作的问题与企业进行广泛深刻的探讨,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以校为主体,校企双方共同完善培养计划,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顺利从学习向工作过渡,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需求,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并帮助他们取得社会认可的资格证书。努力构建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等价体系,保证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实现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互通、挂钩的目标。

4.设置合理奖励措施

企业带教师父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成员但其却与学校关联较弱。为了让带教师傅更有责任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为企业带教师傅颁发聘书、举行“拜师仪式”,建立奖励机制,对负责任、学生评价高、培养学徒优秀率高的师傅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带教师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学校也可和企业共同引入名师竞争机制,对带教师傅进行多项考核,并授予荣誉证书。企业可以给予优秀带教师傅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优惠评定职称的机会,鼓励带教师傅做好、做优这一工作。在考核评定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徒在毕业后也可以免除实习期,直接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5.接受社会评价,引导企业加入学校诊改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靠的不仅是学校的管理、企业的技术支持和政府的法律保障,社会也应设立专门考核评价委员会,对学徒质量进行“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评价和考核。委员会由行业代表、职业学校的教师共同组成,保证公正公平。“三全”保证是质量管理追求的理想境界,其核心是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保证的责任主体。

企业通常是以利益为先,大多数企业认为花费人力和资金培养学徒不仅回报率低还会影响企业效益,增加企业管理难度。由于企业和学校缺乏深度合作,企业对学生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学徒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有时企业带教师傅与学徒之间关系也很难融洽,一些带教师傅思想保守,不愿意将技术教授给学生,也有一些师傅是工作太忙没有精力管理学生。学校引入整改机制,联合企业共同参与评估活动,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协商、讨论,寻求共识或基本达到共识,最终达到改善人才质量的目的。

部分群众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主要是职业教育无法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职业教育以工作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仅依靠职业学校很难既保证培养的学生预就业对口又能维持就业局面的稳定。现代学徒制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学校、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困难。三者作为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主体直接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质量,现代学徒制还需要国家、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渐完善。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需要更积极主动寻求企业合作,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校应从制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切实制定好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此保证人才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熊苹.走进现代学徒制——英國、澳大利业现代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珏翎,侯益波.国家示范校建设中探索创新“现代学徒制”[J].当代职业教育,2012(9).

[4]杨敏.简论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5]芮小兰.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2008(4).

作者简介:王荣秀(1989—),讲师,就职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研究方向:学生职业能力测评;

申毅恒(1992—),助理实验师,就职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研究方向:电子工程。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