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闯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018年于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回顾分析。结果:通过针对患者的相关资料探讨和分析,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因素可概括为肥胖症、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较轻,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存在紧密相关。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患者的机体整体代谢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代谢综合征。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治体会;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072-01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B超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1],脂肪肝的查出率呈增长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病理综合征[2],临床表明与胰岛素抵抗以及遗传性代谢应激肝损伤,近几年,随着肥胖以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全球流行趋势,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富裕区域的慢性肝病的重要因素。本次选取我院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酒精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018年于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为实验组。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5~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4.5)岁;同时选取52名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在26~65岁之间,平均年龄(45.5±4.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理分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伴有糖尿病、肥胖症或者高血脂症等基础性疾病,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脂肪肝可能性。其他因素脂肪肝组诊断标准: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及其他因素导致的不明性质脂肪肝。
1.3 检测方法
应用本院彩超室多功能彩超仪对患者实施检测,探头控制频率为3.5MHz,清晨空腹静脉血不添加任何抗凝,针对血清进行分离[3]。检验科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的肝功能、血糖以及血脂实施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的乙肝五项以及抗-HCV,患者接受基本的体检,并且计算出实际体重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x-士s)描述,组间经t和x2检验,差异在P<0.05时,存在临床可比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分析 在5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显示,有38例(73.08%)患者为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有14例(26.92%)患者为糖尿病性脂肪肝。
2.2 临床表现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隐痛、不适、乏力及肝脾肿大等症状。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由于其他因素影响,在实施B超检查中會出现脂肪肝。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患者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要显著高于其余四型脂肪肝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有2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有13例患者合并冠心病,有5例患者两种兼备。
2.3 肝酶学改变
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肝转氨酶异常增高表现率为27.45%,与药物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及肝炎性脂肪肝对比,明显较低,其余三者的肝转氨酶增高率分别为81%、84.9%以及80.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酒精性脂肪肝组对比,ALT、AST及GGT水平和AST/ALT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4 血糖、血脂及BMI的变化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肥胖人数46例(88.46%),与对照组相关资料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高脂血症患者20例(38.46%),其中甘油三酯血脂症患者11例(21.15%)。高胆固醇血症3例(5.77%),混合类型患者2例(3.85%)。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其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B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出现不断降低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情可直接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以外,还会影响其他慢性肝病进展,并且参与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症发生。代谢综合征相关恶性肿瘤、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肝硬化为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重要原因。所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的挑战,近几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仍在不断增长。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与胰岛素抵抗及遗传易感性相关,继发性则由于某些特殊因素导致。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所导致体重增长迅速和体重超重,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相关脂肪肝,以及隐源性脂肪肝都属于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范畴[5];而营养不良、全胃肠外营养、减肥手术后体重急剧下降、药物/环境和工业毒物中毒等所致脂肪肝则属于继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范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目前在临床中被认为是发展缓慢、可以逆转的,预后良好的病变,患者发展到肝硬化阶段后需经历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在不经过脂肪性肝炎的条件下可能转化为肝硬化。根据目前临床研究工作显示,脂肪肝类型是以NAFL为主要临床表现,后者多数是由于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肥胖症导致。在5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中,肥胖人数46例(88.46%),并且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中肥胖患者也较多,由此表明糖尿病性脂肪肝和患者的体重超标有一定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体重正常或者消瘦的患者当中,导致发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脂质代谢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抵抗不够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和患者机体整体代谢调节有关系,也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
参考文献:
[1] 杜璐璐,吴秀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811-7811.
[2] 吕兆镒,张月平,茹清静.茹清静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经验[J].中国现代医生 2018,56(10):139-142.
[3] 李婷,张雪姣,孟祥雯,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2).
[4] 陈玉帅,王炳元,厉有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酒精性肝病2016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7,25(3):181-186.
[5] 张琰.浅谈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干预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