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昌生
摘 要 正确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必须要经过不断教学实践,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中,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产生一些教学误区,亟待加以改进。文章紧扣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目标过多、教学过程不能紧扣目标等方面简要分析存在的误区,以便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4-0152-0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形式多样、富于个性化教与学的空间,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创造教学艺术的天地。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花俏的教学过程,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丰富多彩,而渐渐偏离教学目标。这种现象是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并要积极改进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教学活动的教学目的,与课改要求下的具体的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区别的是学生是如何获得认识、发展能力,获得相应的情感的感受,形成价值观。这就是我们常常强调的重过程的教学理念。语文课要有十足的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呢?语文味就是母语知识、能力、应用的集合和文学作品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的语文,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文化的积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背景,内涵尤为深刻。对于学习个体而言,更具有发展上的深远意义,所以說语文是丰富而又深沉,表露而又含蓄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两方面:一是使学习者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二是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简而言之,一则是语文能力,一则是人文素养。关于这两个教学目的,教学者在教学活动实践中都会有意地追求着,至于如何把握住恰当的分寸,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非常关注文学作品的字面上理解,着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文素养的积累。要走出关于语文教学目标不明确的误区,教师们就必须端正思想认识,明确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人才,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有效创建平台,开设具有开放性而又合乎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抓好语文素养教育。
二、教学目标过多
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许多教师在思谋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时总喜欢全盘考虑,把林林总总的教学目标纳入短暂的40分钟内,想在一堂课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成长使之健康全面的发展是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仅靠简单一节语文课就能实现。每堂语文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是越多越好,不是漫无边际,更不能空空洞洞,而是要扎扎实实实现恰当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关键是如何体现课程目标下的教学理念?如何贯彻课改精神?如何落实课程改革上出语文味?如何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有效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所以,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要恰到好处。正所谓过犹不及,教学目标如果过于细碎而繁多,教学过程就必然松散,教师教混乱之不知所云,学生学则不知所措,不知从何下手,以至于教忙忙,学茫茫。结果呢?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和体现,就连每篇课文的基本教学要求都无法达到。教与学是积极的互动过程。整个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建立在每一个具体教学过程所达到和甚至超学教学理念的教学效果基础上,只有一堂优质的语文课的展现,只有一个连接一个阶段性的教学成果的取得,循序渐进,最终才可能让课程改革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三、教学过程不能紧扣教学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极端单一化,传授知识学生听,讲解贯穿满课堂,教学过程一样脸孔,顽固不化。课改实践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探索,尽量少走弯路,及早发现问题,积极面对,采取措施方法,避免教学过程,产生不能紧扣教学目标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其根源在哪里呢?
一方面,语文课上过于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课改以来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因为对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同的理解不够透彻,过于追求新鲜的教学潮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处处留意语文的人文性,时时体现语文“文化味”,反而忽视其工具性,即偏于人文内涵挖掘,忽视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应用。学生对母语的学习游离于人文感悟,而不能学以致用,在日常的语文运用上成了一个个低能儿。
另一方面,教学课堂为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追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量引进与教学目标不贴切,甚至是毫无瓜葛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一节课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忙忙碌碌,可是目不暇接,顾此失彼。在文本之外捉迷藏,哪里谈得上建立在文本之上的课文研悟,自然与语文课教语文、学语文的真正意味相去甚远。
总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正确的教学理念,探索参与教学实践,设计实施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语文教育事业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