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之我见

2019-08-30 07:35王耀文
山东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启蒙创新小学语文

王耀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更可谓是举足轻重。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植入创新的种子对孩子未来成长道路中创新精神的萌发壮大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我们作为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为祖国的未来开创一片创新的蓝天!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启蒙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只有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带着保护和培养孩子创新精神的意识,采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手段,切实加强课堂中的发散式思维教学,才能更全面的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教学落到实处。以此为前提,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进行下述的教学改革探索,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路人。要想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起来,作为老师,我们自己首先就要与时俱进,多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打破陈规,活化思想,真正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许多老师在长年累月的教学中,思维逐渐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模式,有了自己固定的套路,思想僵化、照本宣科,使课堂变得单一、死气沉沉。一言堂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有个性的学生不能积极看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创造热情,继而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发展。长此以往,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我认为,只有教师自己首先坚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加强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修养,使自己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有能力去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民主平等,在相对自由的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诚然,只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师生才有可能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在课堂内围绕一些问题做出有效的探讨,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索、质疑精神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老师讲、学生记的一言堂式的教学行为,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把自己视作课堂上的“导演”,由原先的演绎知识的“演员”转变为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导演”,与学生一起演好一场情节生动、思维活跃的“大戏”。其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就是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老师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在对知识的重、难点吃深吃透的基础上,要认真“备学生”,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其思想的差异性,恰到好处地兼顾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接受能力,让课堂的每个“演员”开动脑筋,主动“表演”。要全面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进行感悟、思考和钻研,并在有所得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地去实践,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三、走出教室,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是概念化的。这种模式化的教学,大大地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想,真正的语文创新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解读上,在学生理解了整个文本的意思后,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实践。大诗人陆游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让孩子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和融会贯通。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一文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将其改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他们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真正成了剧中人,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同时,在开始表演前,我又选定了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孩子担任评委,以此给他们提供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就这样,所有的孩子全都快乐地参与到了课堂实践中去。这些做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教学

如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教学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学校及教育机构都引进了先进的教育设备,如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其中有不少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互动”,尤其是对于小学学段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花花绿绿的图片所吸引,从而大幅提高孩子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因此,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使一部分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更好的集中精力,提高听课效率,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互动。这一方面解决了课堂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完全”互动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这些仪器,我们就可以把许多抽象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感受,使得学生更快、更直观、更真实,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上三年级的《恐龙》一文及六年級的《大自然的文字》两课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如果仅靠文本的解读无法带给孩子们更直观的感受,这时候,若是引入电子白板,就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一篇比较枯燥的科学小品文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说明方法的巨大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菜子镇牟河小学,甘肃   定西  748100)

猜你喜欢
启蒙创新小学语文
再论中国近代史上的启蒙与救亡
言意共生,语文的“启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