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2019-08-30 07:35马应江
山东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价值观小学语文

马应江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教师应多指引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与探讨,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语文课堂的实践,从而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明确小学生的价值取向,为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牢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价值观; 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语文学习能力高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如果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就更不要提在其他事情中的能力了。因此,可以说语文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知识。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五年级,是一个上坡的过程,语文知识都是从一点一滴的的积累开始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研究,应该建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标准实现不同的价值观。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查阅资料的工具,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理论的支撑,由此可见,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学的学科。语文知识作为我们的母语,因而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价值观进行分析。

一、明确价值观,打破以往教学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在不断的实行教育革新与改革,我国的教育改革的目标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素质教育与人生价值观培养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然而,从如今的形式看还是相对于不容易的。

(一)教学中过于重视考试。小学语文的教学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语文中的文字使用,以及能够使语文知识化作工具,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还是比较着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让学生反复的背诵语文知识中的课文与诗词,孰不知这种方式的教学已经脱离了教学的目标。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一直以来,以教师为语文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习惯,如今,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语文课堂的主体观念,依然存在教师加强思想的弊端。在语文课堂中,教师是把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讲解给学生,在讲解的同时总是按部就班并且还夹杂着教师的个人思想一并传授给学生。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学生都是个体,每一个学生的想法与领悟知识是不相同的,学生不能够全部都接受教师的传授宗旨,这时候,有一些教师就会出现反感的情绪,不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并且误导学生的价值观念。

(三)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小学生正处在天真烂漫时期,心灵上都是很脆弱的。小学生小小年纪就独立面对着以前从未接触的语文知识,面对语文教学知识出现学习困难时,难免会有心急、焦躁的情绪,这时候教师不应该去责备学生,应该了解学生的情绪与状况,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关怀,使小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事物的真善美,从而能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价值观念,从小学生出发。语文教学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分别是教师与学生,他们存在是缺一不可的。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起到辅助小学生学习作用,小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应该占有主体地位。因此,应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以积极的层面来指导小学生,使小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体系。小学生正处在启蒙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习语文知识不仅只停在语文文字层面上,也应该让小学生掌握一些语文核心知识,这样可以使小学生在思维逻辑能力方面与知识认知方面得到发展。

(二)明确价值观念,从语文课程做起。语文教学课堂是教学的场所,也是语文教学价值的形势所在。通過运用语文教学课本,选出合理的语文教学素材,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正处在玩性大的时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身行为,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给予小学生极大的帮助。小学生在最初,对于教学课堂都充满着好奇与探索,教师应合理的运用小学生这些特点,来带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质,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是充满奥秘的,让小学生去探索,从而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树立小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念。在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教学中,都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自主能力,并能够深入的发掘隐藏在语文课文中的潜在价值与乐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应合理的安排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做到难易适中,从而引导小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明确价值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人类也随之在不断的进步。然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语文教学在不断的进步,才能够获取语文教学中的精华去除语文教学中的糟粕。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取向,应用到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语文知识来源于社会,并且应该回归于社会中去,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如果能够在书本中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便会成为学生在今后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应把语文教学只停留在语文课本中,教师应该多结合实际生活去进行语文教学,从而能够进一步引导小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在当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一些小学生出现沉迷于网络,经常与父母发生矛盾,这种社会形式值得人们去深思,如今人们的经济水平上去了,反而道德素质却底下了。

[参考文献]

[1]王文营.基于现实的传统:叶圣陶语文教育价值的恒定性诉求[J]. 临沂大学学报,2017(04):119-126.

[2]苟春梅.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研究[J]. 亚太教育,2016(20):205.

[3]赵小彦.浅谈语文教学与价值观念[J]. 中国校外教育,2014(07):35.

(作者单位:甘肃省通渭县襄南教育学区,甘肃定西  743314)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价值观小学语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