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及启示

2019-08-30 08:03王德涛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国启示儿童

王德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指南进行分析,探究美国少儿身体活动指南的特点及规律。美国特别重视学龄前少年儿童身体的发展,从出生到5岁之间都有非常详细的运动指南:0~1岁期,重视婴儿以身体活动探索世界和周边环境;1~3岁期,开始培养幼儿运动习惯,通过充足的室内外身体活动为运动技能的习得打下基础;3~5岁期,儿童开始较长时间、相对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必要定期参与有组织或无组织的社会性身体活动,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建议在“健康中国2030”的大背景下,借鉴美国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指南,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幼儿体质发展体系,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夯实基石。

关键词:美国;儿童;身体活动;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9)03-0107-06

婴幼儿是人生的第一站,新生儿从刚出生开始,大脑发育程度仅达到25%,大部分是在后天运动、刺激下发展的,到幼儿3岁时,大脑发育程度高达90%以上。而身体活动是思维认识发生的先导,是促进大脑发育的最好刺激[1]。皮亚杰在《儿童发展》一书中也提到:智慧源于运动,儿童操纵身体探索外部世界是在积极构建自己心理结构、将外部世界内化的过程,通过内化过程的不断刺激,逐渐达到婴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和智力开发[2]。基于幼儿身体活动的重要性,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支持幼儿园探索科学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在国家全面发展幼儿体育的大背景下,探析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学习美国婴幼儿体育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为我国制定婴幼儿身体活动方式或指南提供参考。

1 美国幼儿体育发展历程

美国幼儿教育是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殖民地时期,美国早期文化承袭于欧洲,尤其是英国影响最大。1824年,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新哈蒙(New Harmony Indian)为2至5岁的幼儿设立了幼儿学校(Infant School),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早的幼儿保育机构。1873年,在圣路易斯市的督学官威廉·哈里斯(W·Harris)和布洛(Susan Blow)女士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所公立幼儿园成立,并在19世纪的后十年里发展非常红火。就这样经过百年的探索,美国幼儿教育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私立到公立与私立并存、由局部扩展至全国的历程。20世纪初,美国在吸取欧洲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精华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3]。此时幼儿体育还没有被单独提出,只是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美国幼儿教育的成熟与完善,更加细化的学科教育开始兴起。幼儿体育教育在美国初露端倪,从起步到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美国幼儿教育的完善为幼儿体育教育的突出奠定了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德国幼儿模式和瑞典幼儿模式迅速传至美国,在此一段时间内,激发了美国对幼儿体育的重视,幼儿体育初步发展,很多学者也开启了幼儿体育研究之路。第二阶段,体育新思潮把美国幼儿体育领入了一个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轨道。1910年,托马斯·D·伍德(Thomas D Wood)在《健康与教育》书中指出了德国和瑞典两国幼儿教育中的不足,指出幼儿教育过于注重儿童身体的发展,忽视了孩子天生的兴趣,与美国的社会背景和生活习惯不太吻合,他结合杜威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自己的体育创新模式。在他的影响下,美国体育新思潮快速高涨,美国的教育理念也由此开始扭转,从注重学科发展逐渐转移到儿童的需求和天生的兴趣上来,这也是美国幼儿体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第三阶段,克拉克·赫瑟琳顿 (Clark Hetherington)对幼儿体育的认识促成了美国幼儿体育的成熟。克拉克·赫瑟琳顿是托马斯·D·伍德的学生,继承了伍德的新体育思想,并突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把幼儿体育教育融入到自然环境中,让幼儿在大自然的环境下通过运动或者游戏达到身体活动的目的尤其是大肌肉群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让儿童认识自然,融入自然环境,并通过一些游戏规则和要求融入社会教育的内容,实现社会教育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儿童体育的发展[4]。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美国儿童体育教育模式基本成熟,尤其是在5岁以下儿童身体发展方面有着详细的运动指南。

2 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的缘起

2005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美国运动医学会、美国儿科学会、国家运动和体育教育协会(NASPE)为了论证体力活动与青少年儿童及成人身体健康的关系,对美国青少年、大龄儿童进行大量体力活动的调研。

研究结果表明,少年儿童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静坐状态,平均每周看电视、电脑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0个小时,许多孩子缺乏足够的身体运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大龄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逐渐下降。青少年和大龄儿童久坐行为的增加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与美国日益流行的儿童肥胖症数据完全吻合,当儿童超重、肥胖或静坐不动时,这些趋势的关注度显著上升[5]。与里奇(Riddoch,C.J.)等人的观点相一致,人生早期缺乏身体活动的儿童将比同龄儿童体内积累更多的脂肪含量,孩子更加容易引起肥胖、动脉硬化等疾病[6]。而且最近有证据表明,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身体发展的运动模式在逐渐变化,如果久坐不动的危险行为发生在人生的早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模式将更难改变,因此,NASPE把身体健康的关注点转向从出生到5岁儿童的身体活动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急需一份指导性文件来引导父母、儿童照顾者和教师关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建议,以促进婴幼儿及青少年儿童身体活动模式的形成,为成人健康的运动行为打下基础。该指南为儿童制定了从出生到5岁的身体活动方案和建议,制定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解决了儿童发展期间独特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

3 美国0~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特点

美国将5岁以下儿童分为三个阶段,0~12月属于婴儿期,1~3岁属于蹒跚学步期,即幼儿期,3~5岁为学龄前期,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涉及到安全、父母和看护者的职责、5岁以下儿童的活动方式与要求,运动时间及强度以及不同的运动类型及模式等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刺激儿童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发展。

3.1 “安全意识”主导儿童发展全过程

安全是儿童早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既包括保护儿童远离不利环境的侵染,也囊括了辅助儿童学习避免危险的物体、环境和不利形势的内容。该项指标包括“危险认识与避险行为”与“认识并遵守规则”两部分内容[7]。在美国婴幼儿指南里,以规避危险行为与环境安全为主,学龄前期开始有意识地灌输危险信号及规则意识。

儿童期是幼儿探索世界、开发大脑、促进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其身体活动或探索行为过于约束,不利于儿童思维的开发,所以运动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保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自由地探索周边世界是促进婴幼儿身体发展和基本技能掌握的要点。美国在不同的儿童发展期对安全的标准也略有不同,见表1。

在婴幼儿期,重在布置安全的运动环境,激励婴幼儿积极地探索周边的环境。对于危险意识培养的内容相对较少,对一些危险行为仅通过摇头或者摆手加以否认;到了学龄前期,开始对幼儿危险意识和行为的培养,让儿童在一定规则意识中进行活动。

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儿童自信心的发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培养儿童规避危险行为和意识的提高,是儿童自我保护的一种前提。

3.2 完善的家庭幼儿养护教育

父母或看护者是人生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老师,通过与幼儿互动,帮助幼儿身体、情感和认知的全面发展,所以父母或看护人在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是发展孩子智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最快的时期,儿童学习自我调节以及掌握某些东西能力都是在儿童敏感期完成的[7]。

因此,美国在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中对幼儿父母或看护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父母或者婴儿养护者应了解婴幼儿体力活动的重要意义,体力活动不仅有益于儿童强健体魄,更有助于开发智力、促进大脑神经发育,而且婴幼儿期习得的“运动敏感”行为将有助于儿童体力活动的持续,并能促进身心发展的领先地位保持到终身[8]。其次,父母和看护者应当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发展敏感期。对于儿童来说,敏感期内学习应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容易,且积极性较高,但如果儿童在他的敏感期里遇到障碍或者受挫时,儿童心理就会变得比较紊乱,甚至出现消极的创伤。第三,父母及看护者要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为儿童不同敏感期运动技能的发展设计专门的体力活动,并有效地布置积极的、能激励孩子探索周边世界的安全设施和场所。

最后,每个新生儿出生都是一个独立体,都有着自己的发展敏感期,虽然指南划定了一个敏感期发展范围,但是并不适合所有儿童,这就要求父母在掌握以上三种知识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孩童身体活动中的表现及信号,及时地对指南做出调整性适应。

3.3 遵从骨骼肌机能发展规律

婴幼儿期,儿童手眼协调相对较差,小肌肉群发展较慢,所以这一阶段幼儿主要以大肌群运动为主。1个月大的婴儿仅具备吸吮、吞咽、抓握和抬腿等较少的无条件反射动作;2~3个月婴儿颈背部肌肉迅速发展,开始学会抬头、转头和翻身动作;6~7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够独立坐和爬等大肌群参与的动作;10个月左右的婴儿已经可以做支撑站立的动作,并在成人的帮助下做抬腿迈步的运动;1岁左右幼儿基本可以独立迈步行走,但不够稳健;2岁左右的幼儿开始会跑,双脚跳等动作,但动作不够协调;3~5岁幼儿身体发育逐渐成熟,手眼协调能力快速发展,小肌肉群开始发展,这时的儿童已具备跑、单、双脚跳以及一些精细动作操作等技能,骨骼肌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9]。

在婴儿期,美国发展儿童大肌肉群主要以室内活动为主,天气环境非常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外放置一块5×7米的大垫子让婴儿进行大肌肉群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户外活动时间逐渐增加,而且人均活动面积也在扩大。指南要求,学步期儿童室内人均面积不得低于35平方英尺,室外人均面积不得低于75平方英尺,室内外活动相对均衡(表2)。学龄前儿童大肌群活动主要以户外为主,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掌握了快速奔跑、跳跃以及部分操作技能等能力,室内已不能满足儿童活动的需求,所以大部分时间儿童在户外进行大肌群的运动,如跑步、弹踢、跳跃和打斗等,只有在安全的户外运动环境中,学龄前期儿童才能更充分地开展自己的大肌肉群体力活动,这也是美国幼儿园实施身体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式。

通过身体练习能够促进或加速大肌群动作敏感期的到来,如抬头、爬、翻滚以及站立、奔跑等动作,身体练习不足或儿童静坐时间较长,就是对幼儿早期经验的剥夺,很有可能延缓甚至推迟儿童敏感期的出现,而敏感期习得动作技能的时机一旦错过,将是永久性的错过[7]。所以美国特别重视儿童大肌群身體活动的练习。

3.4 注重儿童体力活动的发展

美国将5岁以下孩童的活动类型归为两类:有组织的体力活动和无组织的体力活动。有组织的体力活动是指为了适应婴幼儿或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水平,由父母、监护人或教师策划和导演的身体活动,包括一些游戏和有目的的运动等,是引导婴幼儿发展某项运动技能的有效途径。无组织的体力活动是指由儿童自己发起,致力于探索自身或周边环境而发生的身体活动[5]。通过不同类型的体力活动能从不同程度上开发儿童的基本技能和自我意识,在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里对每个阶段的孩童都有着详尽的描述,见表3。

表3显示,在进行有组织的体力活动时,观察婴儿精神状态是控制婴儿活动量的主要手段。1岁前婴儿期孩童不会控制进入神经系统的刺激量,也不会通过语言表达疲劳,但会对获得刺激映现出不同的信号,如哭闹、移开视线、转头以及闭眼等都是婴儿在表露他精神状态的特定方式,所以婴儿的体力活动量根据婴儿个体会有不同的表现,认真观察是掌握婴儿期活动量的主要手段。学步期儿童因注意力时间有限,所以要求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组织的体力活动才能达到掌握技能、锻炼身体的目的。3~5岁学龄前期儿童注意力时间相对较长,身体运动技能转折期相对较多,所以有组织的体力活动时间也相对较长,至少要进行60分钟的体力活动,才能达到发展多种基本技能的目的。

无组织的体力活动是儿童探索世界的主要途径。对于婴幼儿来说,大部分时间都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无限制的身体活动是探索周边环境的唯一渠道,所以,除婴儿期对无组织体力活动要求时间较短外,对学步期、学龄前期儿童的均要求活动60分钟以上,甚至几个小时,以达到儿童探索世界和开发思维的目的。

此外,美国对学步期和学龄前期儿童静坐时间加以限制,每次静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和音影设备的诱惑,刚度过婴儿期的幼儿对精彩画面和动画很感兴趣,能较长时间盯着屏幕或电视一动不动,这时父母或看护者有责任打断或诱导儿童转移注意力,让儿童离开久坐的姿势,以预防久坐带来的不利影响。

3.5 致力于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

婴儿出生后会经历许多重要的身体发展敏感期,并在敏感期内掌握一系列的基本运动技能,这些基本运动使幼儿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并为以后的运动能力和体力活动奠定基础。一些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在童年时期不掌握这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他们成年后的身体活动可能就会减少。因此,在学步和学龄前阶段,适当的运动经验对于培养这些重要技能至关重要。

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详细地设定了一些重要的动作行为的运动敏感期及其达到的年龄范围。如抬头挺胸动作敏感期在0.7~4个月,多数儿童应该在这个年龄范围内掌握此项运动技能。但指南特别强调,运动敏感期年龄范围仅适用于大多数幼儿,并不是所有儿童,基于儿童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应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到达每个敏感期。美国在致力于敏感期内让婴幼儿掌握应习得的运动技能的同时,遵从幼儿个体发展规律,区别对待地让部分幼儿在自己独特的发展期内习得运动技能,见表4。

婴儿出生后,天生具备吸吮、吞咽、握物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过渡到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等基本技能敏感期。当达到每个运动敏感期时,美国给予幼儿足够的学习和练习空间,保证幼儿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一运动技能,这为未来的运动技能和体力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对我国婴幼儿体育活动的启示

4.1 落实“健康中国2030”健康从幼儿抓起的目标,制定中国幼儿身体发展指南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家庭和幼儿园实施科学幼儿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2012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是目前中国6岁以下儿童唯一可依的指导性文件,更偏重于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家庭幼儿理论知识相对较少,且儿童年龄范围也仅局限于3~6岁,0~3岁婴幼儿期相关知识鲜见。

婴幼儿保育工作主要特点:一是安全,二是教育,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科学育儿。据金翅膀儿童教育统计,中国每年约有71 000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也就意味着每天将近2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离开这个世界[11]。而在中国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中,52%的发生在家庭[12]。由此可见,中国家庭安全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反观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要求家长既要保证孩童的安全,又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儿童达到身体不同的敏感期,这就要求父母或看护者深悉婴幼儿身体发展规律,对父母及看护人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当前中国快速崛起,经济发展日益腾达,但家庭育儿相关理论知识及早教手段却依然薄弱。因此,借鉴国外家庭活动指南,组织婴幼儿及运动领域相关专家编撰符合中国国情的6岁以下儿童身体发展指导手册是当务之急。指南内容不但要包括婴幼儿安全,还应囊括婴幼儿护理、婴幼儿身体发展规律、婴幼儿敏感期等相关理论知识,应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指南。

4.2 跨学科探索幼儿身体发展规律,构建多元幼儿运动模式

2017年11月,我国出台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包括儿童身体活动强度、时间、活动类型等,但目标群体仅为6~17岁儿童青少年。0~5岁儿童身体活动指南仍处空白期。影响我国从出生到5岁婴幼儿身体活动指南制定的主要因素是婴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的探索,在儿童敏感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不同体质的中国幼儿在敏感期进行多大的运动负荷是困扰学者的问题,也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指南迟迟未能现世的关键。

4.3 重塑幼儿体能发展的意义,正视儿童体能的开发

体能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和灵敏等素质。身体活动时,不仅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还在加强幼儿力量的练习,同时对儿童耐力、速度等素质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儿童体能练习分为两类,一种是无组织体力活动,即儿童自发完成的身体相关的运动;另一種是有组织的体力活动,是指父母、老师或者儿童看护者为发展某些身体活动能力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儿童进行的身体活动。通过两种运动类型协调配合,达到发展幼儿体能的目的。

在中国,婴幼儿(0~3岁)儿童基本在家庭环境中度过,这一时期的幼儿多处于放养状态,儿童运动仅局限于无组织身体活动,很少有家长或者看护者组织幼儿进行有目的的体力活动,这会造成很多幼儿未能在敏感期内掌握应该习得的肢体动作和技术,甚至落后于其他儿童的发育。影响幼儿体能发展的因素除理论知识欠缺外,体能负荷也是困惑儿童体力活动顺利开展的焦点,多大的运动量和强度才能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身体的发育,多长的运动时间才能让幼儿既开心又不至于过度疲劳等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借鉴美国5岁以下儿童身体发展指南,结合中国幼儿身体现状,通过临场实验、追踪调查等方法,研究中国婴幼儿体能活动规律,并总结不同年龄段体能运动指南,为家庭、学校提供一个育儿依据。同时,要强化家庭教育,向家长或看护人宣传育儿知识理念、灌输儿童体能运动规律,还要对工作在学前教育前线的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使中国婴幼儿儿童都能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儿童身体活动指南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4.4 创造多元智能环境,促进儿童身体技能的发展

儿童早期的生长发育像动植物生长一样自然地成长着,由婴幼儿期的弱小到学龄前期的逐渐强壮、灵活,但是生活中也见到有些孩子三岁才会讲话,四岁跑步仍是步履蹒跚,诸如此类的发育滞后显示儿童发育的差异性。但是多数发育迟缓的儿童是缺少正常的奔跑、攀爬和跳跃造成的。街道车流量骤增、娱乐场所活动不便、幼儿园位置偏远使得儿童不敢自由地奔跑,步行去幼儿园的方式也被车辆所代替,众多的运动环境和场所的消失都影响到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所以,要求父母、监护人或教师在熟悉幼儿身体发展敏感期,了解大肌群活动和小肌群活动的动作敏感期,适时准确地对婴幼儿习得技能进行评估,了解婴幼儿身体发展状况。

基于当前婴幼儿运动环境的缺失,设计多元智能环境是对儿童体力活动氛围的弥补。如何为幼儿提供多元智能创造性活动环境呢?霍华德·加德纳指出创造性活动源于语言、音乐节奏、数理逻辑、运动、视觉空间、自我认识、交往和认识自然,人们通过这些智能的组合进行学习[13]。在儿童创造性环境的设计中可结合智能组合进行创造。音乐是目前最为流行的手段,当音乐响起时,儿童会随着音乐的旋律自然做出随意或结构化的动作,这些都有助于儿童身体技能的开发与形成。

对于成功掌握敏感期运动技能的儿童应为其提供新的创造性活动环境,可以结合不同年龄段的音乐,也可以设计将视觉空间和运动相结合的感知觉运动或将数理逻辑与运动相结合的自我塑造运动等多元体力活动环境,进一步促进下一阶段其他身体技能的开发;未能在敏感期内习得运动技能的儿童是父母或教师关注的对象,应慎重研究其身体发展规律,辨别儿童是缺乏运动型发育滞后还是自身发展缓慢,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特定的结构化运动环境设置,以促进儿童敏感期运动技能的习得。

5 小结

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发展,美国婴幼儿体育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美国5岁以下身体活动指南立足于家庭,重视家庭幼儿养护;惠普于幼儿园教育,遵循骨骼肌发育和体力活动规律;获益于社会,塑造了美国体魄强健的一代代青少年,对世界婴幼儿身体发展的探索起到了导向性引领作用。中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倡导科学探索幼儿体育活动,预示着中国幼儿体育正在走向新天地。但我国幼儿体育现状不容乐观,婴儿保育知识局限于医院,家庭保育工作严重缺失;幼儿身体活动理论知识处于散乱状态,身体发展规律及运动技能敏感期需进一步研究;不同年龄段的运动生理负荷、运动生化指标的设定与研究也是一项重大的课题。在时代背景的推动下,中国的婴幼儿体育发展如箭在弦,借鉴美国幼儿体育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普及婴幼儿教育,促进医院、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我国婴幼儿理论知识的深度开发,促进婴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温迪·玛斯,罗尼·科恩·莱德曼.美国金宝贝早教婴儿游戏0-1岁[M].栾晓森,译.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M].吴颖,吴荣先,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彤.近代美国幼儿教育体制的美国化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65-70.

[4]燕凌,李京诚,韩桂凤. 19 世纪以来美国中小学体育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5,22(5):87-91.

[5]Clark J E, Clements R L, Guddemi M, et al. Active Start: A Stat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Birth to Five Years[M].AAHPERD Publications, P.O. Box 385, Oxon Hill, MD 20750-0385 Stock no,2002.

[6]Riddoch, C.J., Leary, S. D., Ness, A. R,etal. Prospec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objective measure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fat mass in 12-14 year-old children: the Av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AL-SPAC)[J].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09, 339(3):b4544.

[7]瑪利亚·蒙台梭利.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8]张健忠.对婴幼儿身体运动作用的再认识[J].理论建设,2004(11):14-16.

[9]潘月娟.婴幼儿身体发育历程[J].家庭教育,2003(9):44-46.

[10]Active Start: A State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ge 5[OL].[2018-07-20].https://www.shapeamerica.org/standards/guidelines/activestart.aspx.

[11]金翅膀儿童教育.儿童意外事故,致使几十万儿童身亡[EB/OL].http://www.so-hu.com/a/190254403_764138,2017-09-06.

[12]傅强.儿童六大意外伤害[EB/OL].306医院医学科普,http://mp.sohu.com/profile?xpt=d2xiMzA2QHNvaHUuY29t&_f=index_pagemp_2,2016-04-01.

[13]李启迪,邵伟德,王健.加德纳教育理论中关于学校体育的观点及其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3,20(6):70-73.

猜你喜欢
美国启示儿童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