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汪曾祺学校 宋德波
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针对学生在解题训练中出现的错误情况,教师要正确看待,不能一味采取“填鸭式教学”“灌输式教学”的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展开合理的引导,尽可能深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认识,帮助其在解题过程中理性看待自己的一些错误解题思路,同时进行有效的改善,这样大家的数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比较担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所以对于学生的一些犯错行为,有些教师会严厉指责,这就比较容易让一部分学生出现畏惧的心理,久而久之,大家可能对于那些正确的知识展开了片面的接受,但是对于错误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有时还会对错误的原因产生认知上的模糊,这些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极为不利。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设,然后对假设进行修正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认识才能够越来越丰富,直到成熟。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掌握一些解题结论外,同时还应该对自己的训练过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这样学生的认知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一些解题错误,教师要理性看待,不能过度苛责学生,要不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让他们主动分析错题原因,并展开有效的处理。
随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断深入,大家对知识的理解也会越来越系统化,这种情况下,对于一些知识内容,学生可能会出现前后互相干扰的问题。例如学生对有理数减法的内容进行解题训练时,教师可能会对“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的概念进行说明,所以在“2-3”的算式中,“-”会给学生留下减号的印象;在学习代数和的时候,同样的算式,可能教师强调的是2与-3之和,这种情况下“-”代表的是负号,在解题中,学生很可能会由于知识的前后干扰而出现一些解题困惑,进而导致问题出现。
在课内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对于那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解题错误,还有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不妨让大家利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之前的区别和联系。在实际的训练中,在课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选出几名学生代表对例题展开解答训练,根据纠错、订正的方法,教师分析学生的主要问题,并引入揭示错误、纠正错误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解题认识。
在课后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妨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鼓励学生以小组结合的方法,由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展开解题训练,分析各自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间的交流能够更加顺畅,同时也便于表露实际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第二,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建立一个“错题分析本”,将自己每天解题训练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同时从“错误分析”“错题更正”两个方面入手,加深自己的学习印象。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解题认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这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