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福建厦门 361003
肝脏属于人体实质性器官同时也是人体重要代谢器官,具有储存肝糖、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等作用,由于肝脏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单纯依靠患者早期症状、体格检查、普通CT平扫临床检出率较低[1]。本次研究为论证肝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在肝脏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39 例未结合肝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结果肝脏疾病检出情况与39 例结合肝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结果肝脏疾病检出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78 例肝脏疾病疑诊患者按照肝脏疾病临床诊断中是否结合肝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39 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0 例)女(19 例)比例为20:19,年龄在33 岁~75 岁,中位年龄为(53.12±1.12)岁。对照组39 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1 例)女(18 例)比例为7:6,年龄在31 岁~78 岁,中位年龄为(53.18±1.15)岁。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验证,P 值大于0.05。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因肝区不适入院,所有患者均自愿行肝脏CT 扫描,排除肝脏CT 增强扫描禁忌。排除标准:(1)排除合并情绪躁动、不配合临床诊疗患者。(2)排除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3)排除对含碘造影剂过敏患者。
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行肝脏CT 扫描前护理人员均告知患者CT 扫描步骤以及准备事项,一般情况下患者CT 扫描前需禁食4h-6h,在CT 检查前指导患者行呼吸训练,从而保证患者在CT 扫描过程中可依据医护人员的要求在扫描时屏气。在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后行CT 扫描,患者CT 扫描时取仰卧位,先对患者肝脏进行平扫,自膈顶至肝右下叶下缘实施扫描,CT 扫描过程中平扫相关参数如下:电压为120kV,矩阵为512X512,球管旋转时间为0.6s,螺距为0.984:1,层厚为5mm,层距为5mm。而后行肝脏CT 增强扫描,使用自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周静脉注射80mL 非离子型优维显,静脉注射速度为1.5mL/kg-2.0mL/kg,防止造影剂注射速度过快以致血管外漏,对患者整个肝区行双期扫描、三期扫描,将肝脏增强扫描获得的数据上输至工作站,对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层厚为1mm,间隔为1mm。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疾病临床诊断结果。
结果中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系统处理,(%)表示的数据用χ2检验,百分比检验后所得P 值,若低于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超过0.05 表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肝脏疾病临床诊断结果,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39 例肝脏疾病疑诊患者中后期均确诊,其中有12 例患者为肝癌,有8 例为肝血管瘤,有17 例为脂肪肝,有2 例为肝囊肿,共检出38 例。对照组39 例肝脏疾病疑诊患者中后期均确诊,其中有12 例患者未肝癌,有10 例为肝血管瘤,有15 例为脂肪肝,有2 例为肝囊肿,共检出32 例。实验组肝脏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明显。
表1:两组患者肝脏疾病临床诊断结果[n/%]
肝脏疾病临床常用诊断依据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辅助检查,肝脏CT 常规扫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与多层螺旋CT 常规扫描相比,经静脉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后,造影剂通过心脏、肺循环进入主动脉,而后到达肝脏或肝血管,一般情况下,造影剂达到肝动脉耗时要早于肝门静脉,因此增强扫描的实现与各期延迟时间的合理性具有密切的联系[2,3]。多层螺旋CT 肝脏增强扫描其耗时短,造影剂的使用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肝脏空间分辨力,其扫描层面薄,扫描范围广,医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肝脏扫描,获得肝脏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平衡期扫描影像,一方面又利于医师根据患者肝脏增强扫描过程中获得的动态数据明确肝脏疾病诊断,另一方面可降低患者CT 扫描过程中机体接受的辐射剂量[4]。
本次研究显示78 例肝脏疾病疑诊患者均后期确诊,实验组医师结合患者肝脏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结果判断肝脏疾病,肝脏疾病检出率为97.44%,明显高于未参考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果对照组肝脏疾病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