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星
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柳州 545006
此次研究通过对CT 定位上腔静脉在评价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的探究,结果如下:
选取胸部CT 增强患者72 例为观察组,在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进行诊断,关于其对应的胸椎单元数目,以及气管隆突至上腔静脉下端距离,在气管隆突下把上腔静脉下1/3 段上端所处的位置进行计算。PICC 尖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下1/3 段,且判断72 例PICC 患者(导管组)是否置管成功,通过CT 定位扫描图实现。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胸椎骨质破坏、肺叶不张、胸廓畸形、大量胸水、肺叶切除、胸椎压缩骨折患者。其中观察组年龄为(20~45)岁之间,平均(32.2±1.1)岁,男40 例,女32 例;导管组年龄为(21~44)岁之间,平均(31.8±1.3)岁,男38 例,女34 例。通过CT 横断面图像微金标准,确认PICC 尖端是否在上腔静脉下1/3 段,同时通过胸部CT 扫描定位图模拟胸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通过64 排飞利浦CT,根据18 ≦BMI ≦25 值,采用低Kv、低mAs、低对比剂。经颈根部至双侧肋膈角下进行胸部血管扫描,且叮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1-2]。采用60~120KV,60~120mAs,平扫后把稀释后的60ml 对比剂(1:2~3 配比,1 为造影剂用量,2~3 为生理盐水用量),速率为1.5~3.0ml/s 进行静脉注射,之后通过20ml 生理盐水冲刷,扫描时间延迟至20~25s,实施动脉期扫描,延迟时间至40~50s 后进行静脉期扫描[3-4]。
确定对照组患者PICC 尖端的位置,于CT 横断面图像上进行,划分三类:Ⅱ类:上腔静脉下1/3 段;Ⅰ类:未到上腔静脉下1/3 段;Ⅲ类:进入右心房。PICC 尖端理想位置是Ⅱ类[5]。
PICC 尖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下1/3 段,且判断72 例PICC 患者(导管组)是否置管成功,通过CT 定位扫描图实现。
选择SPSS23.0 统计学软件,经 Epidata 数据处理,分析所用全部数据,0.05 为检验标准,组间对比选择t 进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中上腔静脉平均长度是(80.8±10.2)mm;胸椎长度平均是(253.2±13.4)mm。胸椎全长和上腔静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1,r=0.664)。隆突-上腔静脉下1/3 段上界距离是(21.4±5.8)mm,对应(0.8±0.2)胸椎单元;隆突-腔房界距离是(48.4±6.6)mm,对应胸椎单元数(2.1±0.2)。二者存在存在中等相关性(P <0.03,r=0.461),和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见表1。
表1:观察组上腔静脉、胸椎和其气管隆突关系测量值(x±s)
表2:PICC 置管患者导管尖端位置
Ⅱ类占19 例,Ⅲ类占6 例,Ⅰ类占11 例。通过气管隆突下21.4~48.4mm 标准,而气管隆突下0.8~2.1 胸椎单元为在CT 扫描定位图上实施,定位PICC 尖端处于理想位置准确性更高(P <0.01),见表2。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为了避免各种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降低药物的外渗,保护好外周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常常需实施中心经脉置管(CVC)[6]。而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的留置时间长、适应范围广、操作简单、经济,可替代中心经脉置管(CVC)。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中上腔静脉平均长度是(80.8±10.2)mm;胸椎长度平均是(253.2±13.4)mm。胸椎全长和上腔静脉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隆突-上腔静脉下1/3 段上界距离是(21.4±5.8)mm,对应(0.8±0.2)胸椎单元;隆突-腔房界距离是(48.4±6.6)mm,对应胸椎单元数(2.1±0.2)。二者存在存在中等相关性,和年龄、性别无相关性;Ⅱ类占19 例,Ⅲ类占6 例,Ⅰ类占11 例。通过气管隆突下21.4~48.4mm 标准,而气管隆突下0.8~2.1 胸椎单元为在CT 扫描定位图上实施,定位PICC 尖端处于理想位置准确性更高。
综上所述,判断PICC 尖端是否位于上腔静脉下1/3 段,通过气管隆突下0.9~2.1 个胸椎单元为参考,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