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楷
潮州手拉壶是潮州地区一项代代相传的手工艺,它是潮州茶文化的一个分支,是茶文化与陶瓷文化融合产生的手工文化技艺。潮州手拉壶大多以朱泥为原料,因此又被称为潮州手拉朱泥壶。
随着人们对茶文化和壶艺文化的深入研究,一些潮州手拉壶精品也常常超越了单纯实用冲罐的价值,晋升到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境界。怎样表现潮州手拉壶的文化内涵,这就因人而异了,不同的手拉壶创作者,对此有不同的阐述,但这些文化内涵,往往与制壶者的文化修为相关。
由于泥料的缘故,潮州手拉壶一般呈朱红色。对于朱红色的潮州手拉壶,如果其文化内涵是一种与红色有关的中华传统文化,那将能更好地起到表现作用。潮州手拉壶“丹凤朝阳”就是一件这样的作品,它从颜色、造型、创意等方面,都表现出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
丹凤,又称鸾,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凤凰的一个品种。古书上说,头与翅膀都是红色的鸾鸟叫丹凤;朝阳,指初升的太阳。丹凤朝阳,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指红色的鸾鸟面向初升的太阳。通过进一步的理解,丹凤朝阳还有深层次的含义。
《诗经·大雅·卷阿》有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从这里延伸出来一个成语——朝阳丹凤,比喻贤才逢明时。进而,丹凤与朝阳的组合,也被用来表示杰出的人才。
此外,丹凤也有另外一层意思,用于比喻传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同时也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借称帝都﹑朝廷。因此,不少丹凤的寓意,都与朝廷有关,更多的都用来表示朝廷的昏庸以及人才立志改变的决心,或者又指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就像明朝王世贞的《鸣凤记》所写的,“前后同心八谏臣,朝阳丹凤一齐鸣。除奸反正扶明主,留得功勋耀古今。”这里的朝阳丹凤,就是指人才,而在这首诗中,这些忠臣名士,就是希望除奸反正扶明主,留下自己的功名。
北宋周邦彦创作的《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朝来风暴,飞絮乱投帘幕。生憎暮景,倚墙临岸,杏靥夭斜,榆钱轻薄。昼永惟思傍枕,睡起无憀,残照犹在亭角。况是别离气味,坐来但觉心绪恶。痛引浇愁酒,奈愁浓如酒,无计消铄。那堪昏暝,簌簌半檐花落。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此时此意,长怕人道著。”则多了几分无奈和忧愁。
手拉壶《丹凤朝阳》
了解了丹凤朝阳的文化内涵,我们回到潮州手拉壶上。从手拉壶的造型上,我们很容易发现丹凤这种古代传说生物的形象。潮州手拉壶“丹凤朝阳”的壶嘴是显而易见的凤凰头型,与壶身紧密连接在一起,融为一体。而其壶把则是一把向上弯曲的凤尾。这既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凤凰的姿态,同时也能很好地提拿,在保障实用性的基础上,很好地起到了文化意境传递的作用。手拉壶的壶身和壶盖也是连成一体,并以多个圈层的形式,展现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美感。整体看来,这把潮州手拉壶“丹凤朝阳”,就是一只栩栩如生的丹凤,也是一把淳朴、有内涵的冲饮茶具。
从古代对丹凤朝阳的释义,到潮州手拉壶将其意蕴具象化,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古代文化精神通过潮州手拉壶得以再现。如今,到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古代不少诗人用“丹凤朝阳”表达政治抱负的悲情用法,在今时今日或许可以抛弃了,我们或许可以回归“丹凤朝阳”最原始的释义——贤才逢明时,也就是有才华的人赶上了好时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每一位有才华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这就是赶上了好时机。就像潮州手拉壶大师通过自己的手拉壶技艺在这个时代得到认可一样,每一位喜爱茶文化、喜爱壶艺文化的人,都可以从潮州手拉壶“丹凤朝阳”中读到自己的意境,领略到好时代给予我们的机会,进而奋发向上。
潮州手拉壶“丹凤朝阳”,其蕴含的寓意,正是如此。它讲述着,潮州手拉壶文化迎来了好时机;喜爱潮州功夫茶的人迎来了好时机;新时代每一位爱好茶文化的人都迎来好时机。这是一种祥兆,一种真诚的祝福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