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花溪之变

2019-08-29 09:17:00邱泰斌
闽都文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榕凤山花溪

邱泰斌

流花溪,这名字很美,很雅,很动听,很诱人,大众化通俗化,人人向往偏爱,或许全国不乏其名。

我这里所说的流花溪,特指福州乌龙江在南台岛穿越而过的一条变迁之河。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花溪的前世今生,我邀请曾是老同事又是老乡亲的园艺师、高宅村民高基建老总做向导。

高总带我们来到实地,娓娓动听地讲起了一座山峦和一条河流神奇的故事。

据介绍,我们的故乡仓山区南台岛西北端有一座山,称飞凤山,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因神话中的百鸟之王凤凰栖息至此而得名。飞凤山麓,福建母亲河闽江分流乌龙江穿越而过,后来衍生出了流花溪。

当年飞凤凌空盘旋恩泽过的那些村落,就是老福州们至今记忆犹新、耳熟能详的凤岗里,老建新,新金山。

飞凤山麓,大唐期间便见人迹人烟。如今还有凤冠、凤翅、凤泽、飞凤桥、飞凤湖等与凤有关的遗名遗迹。明诗人、名流谢肇淛赋诗《凤凰岗》描绘:“橘园洲上露如霜,江树江烟望渺茫。布谷声声春雨后,荔枝十里凤凰岗。”沧海桑田,曾经的一块水中洲地,渺无人迹,种满福橘树,成为橘园洲。布谷春雨、江树江烟、橘园荔枝……犹胜似桃花源里,好一幅江山胜景图。

近年飞凤山建起了奥体公园,设立了飞凤桥等景点。

如今伫立山麓,仰望飞凤山,整座山峦虽海拔不高,但知名度不低,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犹如十分美丽的翡翠织锦;登临飞凤山腰飞凤桥远眺,可见乌龙江全景,烟波浩渺。

历史上凤岗里十里八乡,老建新36宅,都演绎成古树掩映、花果飘香的古宅名村。而且江水滔滔,河港密布,小桥流水,风景如画,使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又因木板房、鱼鳞瓦、泥土小道,大同小异,似曾相识,“三十六宅,眼睛走你翻白”(形容走得眼花缭乱),如入迷宫,易失归路。

流花溪是河是溪?如何得名?

我勘踏源头,走访全程,查阅资料,拾遗补阙。经查,称溪者为山间地势自然形成的水流,一般较小,有雨大,无雨小或干;而谓河者,是指随雨水季节水流有明显变化,且一年中可能岀现干流现象。因此,流花溪虽被称为溪,实则应是河。

流花溪历史上很美,但初时只是乌龙江上的一段古水道,名未见经传,没有明显的河界,只有大致的方位,为传说中凤凰垂爱过的河流,具有远古美、传奇美、朦胧美。

飞凤山奥体公园

流花溪提法,最早见诸前些年老建新、新金山社区建起的金山公园,为该公园的一段水域。从此,流花溪一头连接金山公园,一头通向乌龙江水。近年乌龙江上首条市政道路桥浦上大桥建成,一桥飞架,将其分成南北两段,西北始于浦上大桥桥址,东南止于湾边水闸。2016年末仓山区政府公告,正式将浦上路至湾边水闸定名为流花溪。

流花溪,溪边有花可赏,溪中有花可流。且具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自然人文意境。

近代文人乡人撰文《凤兮西南飞》,有句:“飞凤山青青,乌龙江碧碧,依山筑房舍,面水衍家室。”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了福州古树名木普查和首届榕树节评选十大古榕名榕,我曾多次拜访过当时尚未定名的流花溪的核心地段——高宅村“甲天下榕”腹地。

那时,这里流水潺潺,水清岸美,“甲天下榕”惊为天人,神韵独运。

那次评选,“甲天下榕”跻身于古榕名榕兼具之列。当然其中不乏周遭江景和生态环境烘托之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没几年,听说流花溪两岸淤积严重,垃圾成山,污水直排,古水道逐渐消失。原本清澈之水变得污浊不堪,臭不可闻!加上又闭锁了通往乌龙冮的水闸,一汪活水成为死水臭水,呈现一条活脱脱的臭水沟!“甲天下榕”生长保护也面临着严重威胁。

再回首已是20年。

内河是福州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和风貌特色,福州是国内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人烟绣错,舟楫相连,两岸酒市歌楼,笙歌从柳阴榕叶中出”。

2016年下半年开始,福州启动水系综合治理攻坚战,围绕“治污”“防涝”两大重点,实施水体黑臭治理工程。流花溪被列入内河综合整治重点项目之一。

金山公园盛开的荷花

流花溪畔的步道

这次治河,从过去政府包办到专业力量参与,运作PPP项目模式,成立城区水系统联排联调中心,讲求生态治水(纳潮引水)、科学管水,还建立了河长制,树立公示牌,并已开始地方立法管理。

凡治内河,必搞绿化,必建公园,并努力使绿地公园化,公园身边化,公园串珠式(即以沿河绿道为“串”,以公园绿地为“珠”,串起“生态项链”)。

流花溪综合整治,全长4.3公里(两岸双向约8.7公里),河岸全程拓宽改造提升至15米至80米,河水变清,河岸变美,沿线新增绿化面积约17.6万平方米,种植乔木近万株、50多个品种,建有景观桥梁5座,蔚成一片生态带,一座景观河。

流花溪水域沿线生息绵延牵连着4个村落,而高宅村是其核心地段。香积烟雨景观可谓流花溪最靓丽的节点。

这个节点,关联一株名榕,一座古寺,一尊公园。

高宅村里,乌龙江畔,那株千年红榕,老干虬枝,旁逸斜出,濒临闽水,形似硕大无比大盆景而“甲天下”。其围径9米多,高20多米,冠幅50多米,枝繁叶茂,身子一半伸向乌龙江畔,另一半扎在高宅村码头等处。“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宋李纲《榕木赋有序》)。1984年里人捐建“新新亭”,1985年村委会立碑保护,保护范围为200多平方米(包括水面)。

“甲天下榕”掩映庇护着香积寺。

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香积寺在唐朝曾盛极一时。

高宅香积寺,初建于清初,重修于道光庚戌年间。寺初建时“甲天下榕”早已成为古榕名榕,乡人敬榕如神,选此建寺,使之既为风景树,又成风水树。

高宅香积寺有两对楹联引人入胜。一联为门联:“浏览千江有水千江月,仰观万里无云万里天。”“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联句出自《嘉泰普灯录卷十八》,为佛家偈语,意韵高深。这里引用时加了“浏览、仰观”四字,似有画蛇添足之嫌。另一联为戏台联:“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引笑,装古人装今人装古装今人装人。”“笑引笑”“人装人”,梨园戏语,人生哲理,妙趣横生。庙宇古朴庄严,香火旺盛。

“渤海家声远,龙门世泽长”。相传高宅高氏祖籍山东渤海地区,汉时随中原人南迁,闽越时期定居福建长乐龙门乡。1460年前后,高宅高氏始祖迁来凤岗里。香积烟火,地灵人杰,村中高氏宋代出了9个进士,有高氏宗祠对联为证:“前节度,后平章,父子继绳光史乘;仲尚书,伯少傅,弟昆济美衍云礽。”

名榕古寺,交相辉映,烟雨迷蒙,神韵天成,平添人气仙气!

而在“甲天下榕”树下,香积寺旁,新近开辟了一座榕树主题公园。

香积寺旁的“甲天下榕”

这里原有十几二十株古榕,接踵簇拥,流花溪整治中,人们保护古榕,种下新榕,又新建景观桥连接两岸,形成一座以“甲天下榕”为特色的榕树广场,成为市民恋榕观景休憩的幸福天堂。

福州早该有一座榕树主题公园了!但作为榕树主题公园,我仍觉得其榕树品种和数量还不够。榕属品种,全球1000多种,中国120多种,福建20多种,而福州以白榕、红榕、水榕三大类显著。榕树为福州市树、福建省树,“活的文物”,是榕城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也是有福之州最显著和独特的风貌特征。福州以榕城别称独步千年,期望能多建几座榕树公园,多搜集展示更多榕树品种,使之无愧于榕城别称。

如今,福州成为全国2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上了中央新闻媒体重要版面。而流花溪呢,又恰似串珠公园中的璀璨明珠,镶缀成家乡内河景观示范点。

春回榕城,登临飞凤山峦,举目远眺,仿佛飞凤回落于流花溪畔,很古,很新,很美!

猜你喜欢
古榕凤山花溪
中年书 [外一首]
诗潮(2023年4期)2023-05-01 20:48:44
梁瀚嵩与起凤山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9:26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乡村地理(2021年4期)2021-03-28 06:26:55
花溪的信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40
故乡·榕树
壹读(2018年11期)2018-01-24 18:03:13
咏樱——花溪冬樱花
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 02:53:54
Ho Feng—Shan何凤山
黄格胜国画
歌海(2016年2期)2016-06-13 02:13:08
望云千顷 感事多怀——写给许凤山画的话
乡村古榕
福建林业(2015年4期)2015-08-27 15: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