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文艳
我园在持续开展课程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将课程资源看作是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将资源开发作为提升课程适宜性的核心工作,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目标为依据进行课程资源的优选,尤其是对南京地域文化中的人、事、物以及环境等优质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统整、优选与利用,为课程的实施、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有力的保障。
幼儿园的课程应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的特点,所以我们要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有效的资源,来支持幼儿在课程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立足于本土,放眼于生活,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为根本目标,对本地域的物质资源、环境资源、文化资源和人脉资源进行了整理和价值分析,并在课程中合理地加以利用。
物质资源是幼儿活动中最基本的物质前提,在创造活动中,幼儿会赋予不同的材料以独特的价值和含义。为了支持幼儿的想象与发展,物质材料的提供要多样化、多层次,在与不同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幼儿才能不断地获得经验,而这些“供应品”应由教师从现成的生活材料中选取。如在开展中国花窗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需求提供了扇形、长方形、圆形、菱形等形状不一的花窗外形,幼儿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花窗轮廓进行造型。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去满足幼儿不同的操作体验和审美感受。在生活中,幼儿经常背上小布包,拎着小篮子,跟着老师在小区里寻“宝”,捡拾掉在地上的各种小果子回去装饰相框,将捡回的大大小小的石头绘制成精美的雨花石,还用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做成好看的挂饰。一切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品在他们的手中都会成为不可多得的宝物。在这些有趣的课程活动中,正是有了丰富的物质资源的支持,才将幼儿的想法变为现实,让他们在生活体验和艺术创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表达。
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园充分关注到周边环境资源的便捷与价值,并进行分析和利用,有效地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展了实施途径。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延绵曲长的明城墙、绿荫环抱的秦淮河、钟阜龙盘的紫金山还有藏古纳今的博物院,这些环境资源不仅成为我们的课程内容,更作为一种有力的支持满足了幼儿的实践和探索。如在“城墙”的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邻近的标营门开展了有趣的活动:在走城墙的环节中,幼儿发现了城砖上的秘密,并将其拓印带回幼儿园做进一步的了解;幼儿一起量一量城墙的高度,用筷子、吸管、书本和小脚来丈量并把结果记下来;雄伟高大的城墙真威武,幼儿们远远地观望并用画笔画下来……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对家乡的城墙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利用节假日及双休日,我们充分开发了南京明城墙的教育资源,开展了亲子走城墙的活动,幼儿们在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丰富了关于城门城墙的知识。
文化艺术资源是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精美的剪纸艺术、有趣的皮影艺术、绚丽的扎染艺术等,都可成为幼儿园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开展文化艺术教育的活动中,我们关注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组织幼儿进行参观和欣赏;邀请民间艺人为幼儿进行现场表演和活动指导;利用物质资源帮助幼儿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人脉是课程中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推动课程发展的关键。我园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由专业人员、家长及其他人员构成的人脉资源网络,他们在课程的设计和审议、实施与推进、回顾与评价等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家长是幼儿园最为丰富也最具潜力的教育资源,由于他们承担的工作不同、交往涉及的范围不同,往往会给课程带来更为丰富的资源。如在中班“我的植物朋友”主题活动中,在园林管理局工作的家长作为课程资源老师和幼儿一起研究各种各样的植物;在“美丽的秦淮河”主题活动中,生活在秦淮河边的爷爷奶奶们走进幼儿园,向幼儿讲述秦淮河边发生的故事,解决幼儿的问题和疑惑,家长不同层次的参与让课程活动更加真实和生动。
资源融入课程活动的最大价值就是不断丰富课程的内容和持续推进课程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积极运用有效的方式去获取资源、利用资源。
物质材料的丰富和充足是支持幼儿开展课程活动的前提和保障。班级在开展课程活动时,根据需要向家长征集废旧材料,但收集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这种不够开放的资源收集意识抑制了活动的发展和幼儿的探索。为了保证材料的数量,增强材料的多样性,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我们开展了“全园大收集”的活动。
资源不使用就不能发掘其价值,不善用就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为了让幼儿能与更多的资源进行有效互动,通过资源引发更多有趣的活动,我们在幼儿园打造了开放式的资源室,将收集来的各类物质材料用透明整理箱或敞开的纸箱进行分类摆放,让幼儿能够看得见、够得着,让幼儿与资源的互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班级的课程活动材料也要便于幼儿取放和使用,教师要和幼儿共同讨论使用材料的方法和规则,使材料做到取放有序、摆放整齐。
家长是幼儿园开展课程活动和推动课程发展的重要资源。只有家长真正成为课程的参与者,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但大多数家长在参与的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为了真正实现家长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过程中的价值,我们通过规划确保家长资源在课程发展的每个环节都能够发挥作用。首先,我们在课程活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将开展的主题活动的价值与主要线索传达给家长,并通过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将家长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之一,有效调动了家长参与班级课程管理的主动性。家长不仅提出了很多合理性的活动建议,为班级带来了更多优质的资源,更积极参与了班级各项课程活动,和教师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资源是课程开展的基础。我园充分重视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利用,变原有的“根据课程内容去寻找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模式为“开发一切有价值的地域课程资源”,生成有趣的课程内容,引发课程的不断发展。教师有效分析各类资源的价值,并依据资源设计开展丰富多样的课程活动,使课程内容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持续的丰富。
幼儿的经验要在多种形式的课程活动中得到不断丰富,而课程活动的多样性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托于资源,有了环境资源,幼儿才能走入真实的课程活动现场,在与环境充分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感知和亲身的体验;有了材料资源,幼儿在课程中的美好设想才能得以实现;有了人脉资源,幼儿才能有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获得探索的方法和更加丰富的经验。
幼儿在课程中通过与丰富资源的互动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究行为,并形成自我的认知和经验,是课程经验化的体现,也是幼儿发展的具体表现。幼儿天生具备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当资源进入幼儿的视野中,他们就会产生问题,并积极地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探究。教师只要抓住机会,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适时、适宜的引导,发挥资源的全部价值,就能实现幼儿的更好发展。
地域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改造与利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在与各类资源对话的过程中应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在生活中不断拓展资源开发的视野,提高资源优化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的价值,实现多主体和谐参与,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江苏省南京市梅花山庄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