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8-28 02:51梁德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内皮素丹参滴丸微血管

梁德坚

微血管病变是临床常见病症, 通常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此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临床中治疗此病通常采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1], 但疗效并非十分理想。因此,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诊疗的100例微血管病变患者, 目的旨在研究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诊疗的100例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9例, 女21例;年龄51~78岁, 平均年龄(59.84±6.07)岁。对照组患者中, 男30例, 女20例;年龄53~79岁, 平均年龄(59.87±6.3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等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78, 规格:100 mg×30片)口服治疗, 200 mg/d,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50111, 规格:180丸/瓶)口服治疗, 10丸/次, 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2.2 检测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内皮素含量。采用体表高频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FMD, 首先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D0)后, 行反应性充血试验, 将血压计袖带置于靶动脉远端, 充气加压至300 mm Hg, 4 min时放气, 放气后60~90 s内测反应性充血时的肱动脉内径(D1)。通过公式FMD=(D1-D0)/D0×100%计算FMD值。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内皮素含量、FMD。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已全部消失, 各项血液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各项血液指标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出现加重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含量及FMD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内皮素含量及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内皮素含量均明显少于治疗前、FM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内皮素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含量及FMD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含量及FMD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内皮素含量(ng/L) FMD(%)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10.49±18.32 68.81±10.67ab 6.35±0.97 9.47±1.32ab对照组 50 109.87±18.28 97.64±16.21a 6.42±0.99 7.38±1.14a t 0.1694 10.5047 0.3571 8.4733 P 0.8658 0.0000 0.7218 0.0000

3 讨论

微血管病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 糖尿病、冠心病等中老年疾病患者易患此病症。血管内皮细胞是贴附于血管腔面的一种扁平的单层细胞, 具有将强的内分泌功能, 其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对人体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2]。随着中老年人群出现高血脂、高血糖等症, 会增加氧化应激反应, 使自由基不断增加, 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进而影响血管结构张力, 并使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得以激活, 从而形成微血栓[3], 同时还会造成内皮素含量的增加, 内皮素属于内皮细胞圆形收缩因素的主要组成成分, 具有较强的收缩血管的功能, 主要是由于内皮素增加易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形成[4]。临床中主要使用阿司匹林来抑制血小板聚集, 但对于内皮素的增加缺乏有效的抑制[5]。

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抑制内皮素含量, 并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从而扩充微血管, 有利于改善血管缺血的症状[6]。而且复方丹参滴丸还能够改善微循环血流的速度, 此药品中包含的丹参酮和丹参素能够发挥有效作用, 属于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丹参酮可以对血管内皮损伤发挥较好的拮抗作用, 丹参素能够使超氧离子(O2)得到有效清除, 其清除效果明显优于超氧化物歧化酶, 由此可见, 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清除自由基, 并对脂质过氧化发挥抑制作用, 从而保护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提升其治疗效果。此外, 相关研究人员认为, 通过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微血管病变患者能够改善微动脉厚度, 增宽管径, 使患者微血管血流得到有效改善, 并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 还能够减轻对患者胃肠的刺激, 具有良好的依从性[7-9]。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内皮素含量均明显少于治疗前、FM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的内皮素含量明显少于对照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 复方丹参滴丸能够有效抑制微血管病变患者的内皮素含量的增长, 并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减少内皮素含量, 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皮素丹参滴丸微血管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只服用丹参滴丸可以吗?
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