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静
[摘 要]宗祠又称祠堂,主要是供奉祖先神主以及进行祭祀的场所,所以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祠主要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化的特征。通过对宗祠建筑特点的解读,分析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让宗祠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关 键 词]数字化;宗祠建筑元素;中国梦;传承
一、临贺古城宗祠建筑的特点
宗祠又称祠堂,这是供奉祖先神主以及进行祭祀的场所,所以也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在上古时期时,士大夫是不敢建宗庙的,宗庙是天子专有。直至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的祠堂:每一个家族建立一个属于本族的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龛。在初立祠堂的时候,还要从现有的田中每龛取二十分之一作为祭田所用。 清代,祠堂已经遍及全国各地。祠堂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在祠堂中的主祭——宗子,就相当于天子;全族事务管理的宗长,就相当于丞相;宗直、宗正,相当于刑部尚书与礼部尚书。因此,宗祠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化的特征。
然而,临贺古城的宗祠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如李氏宗祠在1995年开始组织募捐和重建工作。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是李氏宗祠就是重建竣工的效果。李氏宗祠重建后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江南园林风格。李氏宗祠重建后的规模非常庞大,占地面积八亩地有余。整体的布局主要以“日”字形为主,这样的分布类型表现出大自然的大方,还象征着与日俱进及取日月华光的效果。此宗祠的正殿是三座连进,且用青砖铺地,以琉璃瓦盖顶,梁上有雕花,刻画着富有地域色彩特点的元素。后殿则是没有房间的,却有金碧辉煌的富丽景象。主殿的内墙壁上壁画华美,画上所绘制的金玉满堂、三才和音、龙凤呈祥和百鸟朝凤等图案都是传统文化的体现。中殿的前半段在风格上稍微有点变化,门口的两根石柱上雕刻有二龙戏珠。四面的山墙上是以官帽的形式砌成的。四脊上分别雕刻着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狮子和麒麟等不同的神兽,取义能够吸收日月精华,驱邪降魔且得到阴阳的庇护。
二、传统的宗祠建筑数字化应用的价值
传统的宗祠建筑大多建造的时期比较久远,因此在对文化的保护上有着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能够采用数字成像技术将古城进行影像恢复,这样既能使历史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还可以减少重建成本。传统宗祠数字化建设还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确保信息的安全。宗祠进行数字化建設后就具有档案性,使查阅变得非常方便;具有知识性,可以方便更多学者获得学习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其次,改善查询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数据的与日俱增,纸质化的管理模式将要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这种模式不但查阅资料比较慢而且会消耗大量的精力。然而,数字化建设则能够大大改善这一点,能够快捷高效地提高服务效率。再次,提高工作效率。档案数字化建设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对单位控制成本和精简人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展望宗祠数字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越来越重要。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正在向处理算法更优化、处理速度更快、处理后的图像清晰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实现图像的智能生成、处理、识别和理解是数字图像处理的最终目标。小至个人生活、工作,大到宇宙探测和遥感技术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其他任何技术都无法替代的,它将独占一席天地。我们任重道远,要努力研究这门技术,为悠久历史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得伟大民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作者简介:王红静,男,任职于贺州学院,研究环境设计方向 。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