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寻找创造力的创新点

2019-08-27 11:40姜韶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教学

姜韶鹏

【摘要】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问题是什么,通常都可以想出创意的方式,或者利用手边既有资源来解决。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启发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并大胆阐释。“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质疑是许多科学理论的创立基础,语文的学习也是一样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前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198-02

所谓创造力,就是开放思考,进而发展出新的概念和做法,愿意接受和尝试不同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美国斯坦福大学有这样一堂课,问题:如果你手上只有五美元的种子基金和两小时的时间,你要如何赚钱?

要求:老师告诉小组成员们,大家可以尽情花时间做周详的规划,不过一旦打开信封,拿出钞票,就必须在两小时内设法赚到钱,越多越好。完成作业的时间是从星期三的下午到星期日,到了星期日晚上每组都必须寄给老师一组PPT描述他们如何完成任务。然后到了下周一下午,每一组都有三分钟的时间,向全班报告他们的做法。

学生们很认真地看待这个挑战,并且找了多种可能性,尽可能的为这五块钱创造更高的价值。最终获胜的小组的学生认为他们最宝贵的资产是星期一在課堂上发表口头报告的三分钟时间,他们把这三分钟卖给一家想到班上招募人才的公司,他们为那家公司制作了三分钟的广告,利用口头报告的时间播放这支广告。他们领悟到,一直把焦点放在钱上面,反而局限了对问题的思考。他们发挥观察力,各展所长,大胆地去释放创意,一起找问题,最后获胜并赚到了600美元。

语文教学我们也不妨试着跳出既有框架来看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并大胆阐释。

比如在学习《雨巷》时,让学生自主预习,提出问题,教师在这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首先了解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在pad互动答疑区进行课前预习交流,辨别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由此对收集上来的学生的疑惑进行归纳:

1.为什么要用“丁香”来形容这个姑娘?

2.“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吗?

3.题目为什么要叫《雨巷》?“雨巷”在实际社会中代表什么?

然后用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以小组解疑质疑的方式,分别从意象及其作用、诗歌的题目以及创设的意境的作用、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诗歌的结构和用词等四个角度,探讨诗歌,在讨论中生成结论。教师跳出知识学习中传授者的身份框架,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引领学生完成学习和巩固提升。

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必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问题,应以正确的态度加以正确的引导。比如在学习鲁迅名篇《祝福》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了理解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是哪些人逼死了祥林嫂?学生很容易找到文中提到的一些人,如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等人。进一步分析这些人是如何将祥林嫂逼上绝路的?得出结论:祥林嫂勤劳能干,只想本分的做个“奴隶“,但依然不被容忍不被接受。进而领悟人物悲剧的根源。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性的摧残和我们的人本思想的不同在哪里?将课堂引入到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深入的思考中。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比如《赤壁赋》的学习,预习反馈中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客有吹洞箫者……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怎么就能看出作者情感发生了变化呢?于是我在这堂课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学生熟知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切入,让学生听邓丽君的《明月几时有》,说说为什么有人听到会潸然泪下?面对这一问题,学生自然的展开讨论:一些同学说是曲调低缓动人,一些学生说是歌词打动人心。思维比较活跃的已经注意到了课文中与讨论话题相近的第二段内容,于是引导学生从刚才大家所指的几个方面着手讨论解读。在一番讨论辩解之后,最后从音乐方面和文字方面进行概括,文章中作者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及其依据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大大提高。

“学成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求异思维的具体运用,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教师要给自己新的明确的定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适度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语言而未能”的时候,教师要适度的点拨,鼓励大胆质疑,才能真正对语文学习进行创新性引领。

参考文献:

[1]傅丽红.提高中学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效果之行动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10)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语文教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