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学生们学习的困难学科,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个初中数学教师一直努力破解的难题。而导入技能的应用,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充分挖掘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切实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导入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130-02
引言
传统灌输式教学注重知识的硬性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教师输入的信息,自己对信息不能自主探究、分析和理解,所得到的结果是学生领悟不了深刻的理论知识,也不会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中,这样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导入技能,犹如黑暗中的一个指明灯,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拉引过来,能深深触动学生自主思考的心弦,产生强烈的、无法阻挡的求知欲,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继而获得出乎意料的学习效果。下面针对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导入技能敬陈管见,仅供参考。
一、巧设悬念的导入技能
悬念能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解惑的欲望和热情,从而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当学生无法获知问题的正确答案时,教师便顺势引入新知识,学生的思维中逐渐构建起清晰、明朗的知识模型框架,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掌握知识中逐渐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讲授《负数》这节内容的过程中,便设计了这样一种悬念:教师先列出三道不同难易程度的减法题,这三道题是9-3.6=?、87.2-25.3=?、3.2-9=?并依据难易程度安排低、中、高学习能力的学生回答,前两道问题很顺利地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们也都没表现出任何惊奇,而大家都注视着回答第三个问题的同学时,全班学生都表现出诧异的神情,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由心而生,学生们一致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法计算,减数大于被减数,搞不懂。”这时教师引入新知识点:“可以计算的,相当于欠5.8,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负数”,并在减法对比的基础上概括出负数的含义,这样在悬念的牵引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高涨,轻松自然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新旧承接的导入技能
初中数学的知识点一般都具有一定联系的,学习新内容时结合已学过的旧知识,不仅能再次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基础,而且学习起新知识也是变得更加轻松容易。由此,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链接点,在链接点承上启下的基础上,巧妙引出新的知识内容,构建起一个稳定、有序的知识链。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减法》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的减法都是被减数大于等于减数,比如某个地区中午最高温度10度,但是由于寒流的侵袭,夜晚温度就下降了15度,你们谁来帮我算算晚上的气温多少呢?”学生们互相张望,满脸疑惑,教师顺势说道:“这是我们现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解决这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们明白了所学新知识与已学旧知识形成了冲突,他们也领悟到旧知识的不完整,继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学习兴趣逐渐增强,教师引入旧知识使学生们明白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避免形成错误的解题思路,从而保证学生掌握知识更加深刻和牢固。
三、生活应用的导入技能
數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由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过程中适时导入生活化背景的一些元素,这样,学生仿佛置身在日常生活的场景中,探究的求知欲望必然会增强。比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时,教师问道:“我们学过了26个字母,你们知道扑克牌里J、Q、K代表什么数字?”学生们异口同声答道:“11,12,13”,“王宁想从A到B,两地距离为120公里,A、B都表示什么呢?”学生们瞬间说出:“代表城市名称”,教师说道:“我们都能很清楚字母能表示数字、地名等等,今天我们就学习‘字母表示数的新知识”,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巧妙联系,学生们在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了解和掌握了新内容,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游戏情境的导入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初中生好奇、多动,追求新鲜、喜欢探索,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导入游戏化的学习情境,这样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节知识过程中,教师便提前做好了若干个圆形的卡片,后边粘上双面胶,在课中将一个卡片贴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们以这个圆形为参照,用余下的圆形卡片贴出来和它各种位置的关系,并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贴在了圆形的内部,有的学生贴在了圆形的外部,有的则紧挨着圆形的边线……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粘贴的位置,有的说相离、有的说紧邻、有的说相交,这时教师引入新知识,学生们的思维被新课深深地牵引起来,他们急切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求知和好胜的欲望得到了彻底激发,对于教师讲授的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观察实验的导入技能
数学实验能使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简单,这也是探究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伴随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已逐渐成为一门以实验为主导的重要学科,实验使学生们自主探究的兴趣得到激发,在实践中产生多种疑问,并形成大胆的推理与想象,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直径所对圆周角是直角》一课时,教师分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纸,纸上画好了一个圆,但是这个圆是没有圆心的,这就需要指引学生通过三角板找到准确的圆心的位置,比一比谁找得最快、最准,教师适当的引导:可以尝试一下先画出直径,圆心肯定在这条直径上,随后有的学生指出:三角板直角的顶点正好在圆周时,另外两个边与圆有两个交点,连接这两个点就是直径,如果学生找不到画直径的方法,教师应适当引导和亲身示范,师生共同合作找寻直径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了解和掌握了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
六、开放问题的导入技能
开放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固定的,这样能引发学生形成多角度的思路,有利于他们想象力、创新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导入开放的问题,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大胆提出见解,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切实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内容时,教师问学生:“你们谁能说出学过的正数、负数都有哪些呢?”学生们陷入思索中,同时说出来有-1、-2、-1/3、1、2等等,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些数进行分类,看看谁说的准确,学生们将这些数字分为正数一类,负数一类,还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师补充道:“你们说的有点笼统,今天我们所学的新知识就是正整数、零、负整数都叫做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都称作有理数。”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们将各类名称下纷纷添加数字,锻炼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水平的提升。
七、结语
总之,抓好初中数学课堂的导入教学,不仅消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心理,而且能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去。课堂导入技能是一门艺术,教师只要恰当选择适宜的导入方式,就能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获得“课伊始,趣更浓、情更深”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旭辉.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导入实践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8,(3):73.
[2]任超,王黎秋.初中数学导入教学方法探析[J].教海泛舟(中学教学),2018,(5):21-22.
[3]陈立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初探[J].名师在线,2019,(2):56-57.
作者简介:
杨芳(1975.12-),女,福建福安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