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晏尼 杨柳青
摘 要:在激烈竞争中,受不良诱惑,某些大学生利益观不正,诚信、公平信仰不足,太重卷面考分,在监控不严时考试作弊,其作弊心理复杂多样。本文中,笔者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心理危害以及综合调治三方面作浅要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 利益观 公平正义 俭朴美 慎独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8-0053-01
考试作弊,助长潜规则逐利,危害社会诚信,妨碍和谐法治。我国教育部历来重视严肃考纪,要求“重点惩处雇人代考或替考、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群体性舞弊等严重考试违规行为,坚决打击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泄露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秘密和参与组织、纵容群体性舞弊等行为。”[1]但解决考试作弊问题仍需努力。“66.6%受访者发现当前大学生作弊现象普遍”[2]经过调研,笔者认为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要有新思路:研习道家俭朴思想,确立慈俭勿贪、平等互利的人生态度,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切实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消除作弊心理,从根本上防止考试作弊。
有学者研究指出:“考试立法滞后、作弊惩罚不严、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是危害考试公平的主要原因。”[3]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指出:“学生对作弊的认识和态度有不同的倾向、攀比心理的影响、考试试题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管理过程的松懈、考试与评价方面的不合理性、教师监考的松懈等是促成学生作弊的重要因素。”[4]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大学生考试作弊与否,通常是其算计考试作弊的成本收益后的“理性”选择,但各自对成本收益的认知、“理性”程度有差异——有的更看重精神利益,有的更看重物质利益;有的清醒认识到考试作弊之个人信用、公平正义的成本巨大;有的蒙蔽于考试作弊的眼前蝇头小利。有学者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自身原因:大学生整体学习动力不足;“在道德认知上不完全认同诚信价值观”;“在行为控制上缺乏自律能力,容易受周边环境和他人行为的影响”。有些缺乏道德自律能力的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竟然是“讨厌考试讨厌老师,不准作弊偏要作弊的厌学逆反心理”。[5]对复杂多样的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要因人制宜地寻求对策。对因厌学逆反心理而考试作弊的大学生,要帮助其正确看待学习与考试,要改进教法,摒弃低效的灌输式讲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愉快学习中感觉到能力提高,适度看淡考试,从容干净应考。虽然自强比他助更可靠,自律比他律更经济,但是,如果不改革陈旧落后的教法,教师上课复述教材内容,太注重记忆的考题风格,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纯正学风,那么学生的作弊行为也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
公平正义之于人类,就像阳光雨露之于草木。违背公平正义,是破坏和谐秩序,就像污染空气终被污浊空气毒害。人生价值大小与维护公平正义的贡献大小成正比。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特别致敬人物——白方礼先生从1987年起,连续十余年靠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帮贫困孩子实现上学梦,直到他将近90岁,[6]人民敬爱他;有的贪官受贿上亿元,损公肥私,人民唾弃他。大学生考试作弊,是减损自己信用的杀鸡取卵,是践踏公平正义的饮鸩止渴。所以我们要从维护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高度,警惕考试作弊对我们每个人的害处,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一,依法推进学生民主自治,培养学生的正义使命感。教育要培植公益精神,增强学生的正义使命感,阻抑恶念、恶行。高校管理须注入依法民主自治的活力,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爱互助、互相监督,让每个学生在相互监督中感受到每次考试公平、诚信,自觉自愿抑恶扬善。第二,加强“慎独”教育。东汉名臣杨震拒贿之“四知”诘问的故事,激励人们“慎独”自律。刘少奇通俗解释“慎独”:“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7]教育管理者、高校师生都要加强“慎独”教育。提高“慎独”修养,建议读《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经典。《易经》“厚德载物”的精神,《道德经》“少私寡欲”、“利而不害”的思想,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情操,无不激励人修为自律,坚信对丑恶袖手旁观,不是理性宽容,而是奴性阴暗。“慎独”,要慎于自律,防止渎职。可以从《道德经》赞赏的“三宝”之慈俭、《庄子》崇尚的朴素美汲取精神力量,防止人祸之首——贪奢。第三,注重平时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实践能力,不过度依赖试卷考分评价学生。第四,完善高校考试违纪处分办法,强化监考职责,惩戒考试失信。
營造诚信、公正、清廉的社会氛围,对促进我国和谐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切实改进教育考试,构建良好的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诚实守信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近期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安全保密和考风考纪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moe_446/tnull_5590.html
[2] 王品芝,尧强.54.3%受访者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不诚信[N].中国青年报,2015年6月18日,第7 版.
[3] 徐光木.考试公平论:法和经济学的视角[J].中国考试,2014(4).
[4] 陈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西部某高校的调查[J].考试研究,2014(2).
[5] 蔡敏春.从主体的视角探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J].读与写,2015(7).
[6] 2011年特别致敬人物——白方礼[EB/OL].http://tv.people.com.cn/GB/166419/17018143.html.
[7] 侯建国.要“慎独”,也要“慎私”[N].光明日报,2014 年10 月13日,第2版.
作者简介:朱晏尼,女,四川大竹人,西华师范大学研究生。
杨柳青,男,四川南江人,西华师范大学法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