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银笙
你走了,但你长久地屹立在我的心头。说熟悉么,却只接触过那么短短的3天。要说陌生,你的小说、电影影响了我们几代人。还有那首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 成为我这个秦晋人的最爱。
第一次和你相见是1992年5月16日,中国作协组织一批老作家回访延安,名单中有你和魏巍、朱子奇、邹荻帆、丁宁……
在人群中我看到你,脚穿黑布鞋,留着大背头,额上刻着几道饱经风霜的皱纹。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心目中的偶像作家马烽。我上小学时,课文中学过你写的回乡青年养猪的《韩梅梅》。后来,我们几个伙伴为了看你写的《吕梁英雄传》 争来夺去,晚上还挤在一个被窝重叙故事,为几个情节争得月儿西沉。上中学后,又看了你编写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非常感人,我们一连看过几遍,点燃了内心满腔的青春之火。可以说,我是看着你的书和电影慢慢长大的。这次老作家们回延安,我的任务是为他们安排好吃住行,对我来说是难得的荣幸。
老作家们的行程很紧张:白天在延安各地参观,为延安大学师生讲演,晚上接受来访者拜会。虽然你是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可你没当领队,在行程中不张扬不摆谱,总是不多言语,一切多听魏巍、朱子奇等的意见,我觉得你就像个普通队员。由于我事务缠身忙得团团转,只抽空和你说过几句话,我说我在宜川出生,却是晋人后裔。你笑着说:“那咱们可是真老乡!”我说多长时间您没回延安?你说早想来,一直没机会。我说您也是鲁艺的高才生?能不能讲讲当年的那些事?你说有机会再给我细说……
3天刚过,你们返回北京。可5月22日,你率领一帮人又回到延安。这次是在5月23日这天召开中国作协工作会议,各省市作协的掌门人都来参会。因为你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表后涌现出的著名作家,自然体会更深。在作协工作会上你作了主题报告,又要安排活动,我想和你细谈都被杂务挤得连道缝隙也没留下。临别前夜我去送行,你问了我创作情况,还抱歉地说,这两天又没抽出时间细聊,如有机会来京再会。随后,你在我的笔记本上题词“脚踏实地,稳步向前,永不掉队——银笙同志存念,马烽 九二年五月”,这是你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不管在顺境还是逆境我都从未懈怠,没辜负你对“小老鄉”的嘱咐。
“你在延安生活的片段”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很长时间找不全相关细节,还求助于新华社山西分社的朋友惠金义提供帮助,我才弄清由于日军侵入山西,你被迫辍学,不到16岁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山西新军政卫旅,因在连队出墙报中会画简单的报头,被当作美术人才选调到宣传队,随军刷写标语,画抗日漫画。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冬,你到延安进入鲁艺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美术。不到10天因慢性肾炎病倒了,被鲁艺医务所留院治疗。跟你一起住在医务所的几个鲁艺文学系的同学,经常从图书馆借来中外文学作品阅读,让你大开眼界,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巧遇上届文学系毕业的田健担任医务所指导员,领你去校图书馆,两大孔窑洞摆满了书架,这是你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每隔两三天你就去借一次书,如鲁迅的小说,艾芜的《南行记》,苏联的《铁流》 《毁灭》 《被开垦的处女地》 等,差不多把“五四”以来名家的代表作都看过了。半年后,你身体康复,被编入新成立的部队艺术学校美术队继续学习,还被任命为队长。除学美术,你常去旁听鲁艺文学系的课,周扬、何其芳、艾青、陈荒煤、齐燕铭、周立波、严文井等的悉心讲授,都给了你丰厚滋养。最让你记忆深刻的是,文艺座谈会后,毛主席到鲁艺作报告,你听了毛主席关于“大鲁艺”与“小鲁艺”的讲话,茅塞顿开,信心百倍,决心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并开始试着写文学作品。在墙报上你写了《第一次侦察》,同学们认为不错,鼓励你投给报刊。你壮着胆子送到延安《解放日报》 副刊,居然在1942年9月16日刊登出来,这该是你文学创作生涯的起点?!延安让你新生,延安让你怀念,1942年冬你返回山西时,曾深情地写道:“当路过延安城的时候,忍不住抬头向宝塔山张望,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历经风雨的古塔,这是延安的标记。延安的小米、延河的水,哺育我们将近两年,如今要离开了,心中不能不有留恋。特别是路过桥儿沟沟口,看到鲁艺教堂那两个尖顶的时候,这种恋情更为强烈。我们在这里认识了不少文艺界的前辈,结识了不少各抗日根据地的同学,在这里不仅提高了文学艺术水平,也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真正是“喝过一年延河水,走遍天下不忘您”!
你没上几天学,没念几册书,硬是凭着勤奋自学成为著名作家,你不愧是自学成才的典范!你说过:写作没有什么深奥的技巧,只要能博览群书,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又要肯动脑筋,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既要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又能深入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写出好的东西来。
1944年12月7日,晋绥边区召开第四届群英大会,表彰了780名各类抗日英雄,其中包括124名民兵英雄。大会期间,《晋绥大众报》 的负责人找你和西戎,想让你们在报纸上介绍这124位民兵英雄的事迹。你俩根据这些民兵的战斗英雄事迹写成了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 在报上连载,描写了雷石柱、武得民、康明理、孟二愣、张勤孝、李有红、赵得胜等众多英雄形象,延安《解放日报》 摘录转载,立即风靡整个解放区,1946年出版了单行本,周恩来、董必武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时又将此书带到重庆,在《新华日报》 上连载。这是解放区传到国统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国统区引起很大轰动。
全国解放后你扎根山西故土,站在时代前列,选择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把握生活的脉搏,不断推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强烈时代精神的电影、小说《扑不灭的火焰》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泪痕》 《咱们的退伍兵》 《山村锣鼓》 《黄土坡的婆姨们》 等,成为当代文学史上重要流派“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1989年冬,你升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细致勤奋地工作,直到5年后离任,一直和妻子住在作协招待所的两间房里,获众人高度赞誉:“没捞一分钱,没要一间房子,没长一级级别,没提过一个错误口号,没整过一个人。”1992年你被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你长期担任省文联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等,是响当当的“红色作家”,有些戴“有色眼镜”者总用另一种眼神看你。“红色”就是“左”么?可你从未“左”过,包括1955年在批判丁玲的疾风暴雨中,你仗义执言,实事求是,显示了共产党员的钢筋铁骨,怪不得山西作家韩石山等一致说:“你不仅是一位好作家,一位好领导,而且是一个好老头,一个好人。”我认为这才是对你最中肯的评价。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