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肢体语言的阅读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

2019-08-27 04:03王思涵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表演者肢体动作

王思涵

所谓肢体语言(boody l 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籍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上,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基于肢体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言的特点,我们在指导幼儿开展早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了“通过肢体语言的阅读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研究。

1 肢体语言的设计要求

(1)肢体动作要生活化,富有童趣,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系。幼儿的大部分经验来源于生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因此,生活化,趣味性强的动作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被幼儿接受和理解。

(2)肢体动作应简单,明了,且幅度大而夸张。简单明了的肢体动作能让幼儿清楚地感知和把握重点。而为了能使幼儿对表演内容观察得更为仔细、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必须将肢体动作的幅度加大并夸张。实践证明,这类动作能清楚地表明动作的含义,加深幼儿对动作的理解。

(3)表达肢体语言的速度要适宜,且具有节奏感。由于幼儿年龄较小,需要时间去思考、分析、理解表演内容,因此肢体动作初次呈现时的速度要比常速慢一些,这样才能使幼儿看得清楚、理解的全面。同时,肢体动作还应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提现快慢的节奏感。再容易理解的部分,肢体动作表现的速度可以快一点;在重难点部分表现的速度要慢一些,重在幼儿理解表演内容。

(4)表演者的表情要豐富。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有价值的阅读信息,体验表演动作的含义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情感。

(5)肢体动作的表演应配以合理的场景、道具以及背景音乐等。合理的场景能让幼儿了解故事发展的背景,帮助幼儿全面理解阅读的内容;道具能进一步说明和解释动作的含义;而背景音乐则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让表演者能更加轻松地传达作品的情感。

(6)要建立共同的理解背景,避免产生歧义或偏差。肢体语言是在某一个背景下由一方向另一方或多方个体来表现,从而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在不同背景下,即使是同一个动作所表达的含义也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个体对此产生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为此,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幼儿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师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尽力避免容易让幼儿产生歧义的场景设计,努力为全体幼儿建立共同的认知背景。

2 肢体语言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运用

2.1 在合适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的教学

在早期阅读中运用肢体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为了使用肢体语言而使用肢体语言,而应当在合适的文学作品中运用肢体语言。经过实践,笔者发现在以下三类作品中使用肢体语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专业人士的表演内容。教师可以收集适合于幼儿阅读的有关专业人士表演的影像资料,比如喜剧大师卓别林的表演、一些著名的哑剧演员的表演等,纳入到教学中来。(2)幼儿的现实生活内容。比如在组织完幼儿秋游等活动后,教师可以引导部分孩子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肢体语言的表演传达给其他幼儿,让其他幼儿阅读。(3)教师精心选择的一些情节性较强的故事内容。故事的表演给人的想象空间比较大,不会局限幼儿的思维,比如故事《猴子学样》、《小猫钓鱼》等,幼儿在阅读这类故事表演内容时往往能捕捉到故事中的情感线索,这是幼儿聆听故事时所无法体验到的。

同时,笔者也发现有些作品不太适合使用肢体语言,比如优美的散文,意境深远的诗歌等,因为肢体语言表演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表演者的水平,而我们日常教学环境下的表演者都不是专业人士,受其表演水平的影响,肢体动作还无法将作品所蕴含的意境准确地传达给阅读者,这样就容易破坏作品的“原汁原味”,使本来可以通过声音等形式就能正确传达的意思变得复杂、不易理解,阅读者阅读起来容易产生误解,肢体语言的阅读也就失去了效用。

2.2 使用时注意将表演动作的分解与整合有效结合

在使用肢体语言的过程中,由于肢体语言的传达过程是动态的,要让幼儿利用这较短的时间完全理解表演内容显然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带领幼儿完整阅读,并对表演内容有了初步印象后,教师应当将表演动作进行分解,即把完整的表演动作按教学内容有机地分成几个表演片段,带领幼儿多次阅读表演的小片段,依次将各表演片段读完,然后在幼儿理解各表演片段的基础上,再进行完整阅读,以帮助幼儿把获得的经验加以完整再现和总结,从而理解表演内容、掌握学习内容。比如,在阅读活动《窗外的垃圾》中,教师先让幼儿完整阅读表演内容,并提问“故事里有谁?它们分别做了什么?” “有小猫,小狗......它们在乱扔垃圾......”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教师将表演内容分段呈现,带领幼儿分别观看每一个动物的表演,这样幼儿就能对表演的内容观察得更为仔细,理解得也更加透彻。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带领幼儿完整地阅读表演内容,鼓励幼儿跟着表演内容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3 充分发挥教师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使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

由于幼儿受经验缺乏的限制,理解力还不够,所以在阅读肢体语言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帮助。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在幼儿观看表演过程中,多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通过引导性提问,组织讨论,比较分析等形式及时帮助幼儿消化理解的难点,使幼儿对肢体语言的阅读变为有效阅读。比如,还是阅读活动《窗外的垃圾》中,教师在幼儿每一次观看表演前,都会根据学习的重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如“它脸上的表情怎样?这说明它的心情怎样?” “看到马路上有很多垃圾的小兔是怎样做的?其它动物看到了小兔扫垃圾后心里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在不断加深层次的引导性提问中逐渐理解和掌握了故事内容。教师除了是引导者,同时还是组织者----在什么时候该带领幼儿观看哪一段表演、一段表演结束后小演员该做些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活动前设计好。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表演者肢体动作
下一个动作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肢体语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手称扑克
面试六禁忌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