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趣”

2019-08-27 04:09李兵
职业·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观察生活创设情境

李兵

摘要:在中职语文课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能集中反映学生思想认识、语文基础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开展微写作教学,既能带给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让学生爱上微写作,一要善于观察生活,学生想写;二要多写片段,学生会写;三要创设情境,学生乐写。

关键词:观察生活 写片段 创设情境

一、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显示,学生学习语文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写作文。每次布置作文的时候,学生总是唉声叹气,怨声一片,看着学生痛苦的表情,教师的心也是七上八下的,时间长了,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写作这块“硬骨头”就越发难啃。但是写作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考试中,在语文150分的总分中作文占70分,约占试卷比例的46%,其中基于实用的微写作10分,基于思辨写作60分,当然写作的深远意义并非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真情实感,进而提升语文素养。王荣生、邓彤在《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中提到:写作能力的缺失一般不是“全局结构”缺失,只是“局部功能”缺失。换言之,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困难通常都只是局部的“梗阻”而非全体的“坏死”。

二、原因分析

为解决中职学生写作道路上的瓶颈,笔者集中把脉,找准症结,认真分析了学生怕写作的原因。

第一,平时的写作教学,为写作而写作,为分数而写作,结果学生把写作当做折磨心灵的苦差事,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考试拿高分,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写作中找到乐趣。

第二,学生不愿意写作是因为真的写不出来,无从下笔,素材没有,知识储备不够,生活经验太少,不会表情达意。

第三,学生没有很好地把个人的思想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相对于成人来说,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相对缺乏。

第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阅读量不足,缺乏遣词造句、联句构段、谋篇布局的能力。

第五,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正视写作,变苦为乐,化难为易。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找准症结,才能精准出击,帮助学生摆脱写作的困境。

三、解决途径

“微时代”的到来给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传统的写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感受,束缚了学生的写作思路,高耗而低效。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切合教改需要,迎合高职考改革,本文从中职学生的写作基础和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方式,来打通写作“局部梗阻”,从而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情绪。“微时代”下的微写作教学研究需要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畅所欲言,乐于动笔,见“微”知“趣”,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微写作实为简约、精妙的写作。即篇幅短、目标微观集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的碎片化写作训练,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微写作更自由,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字数不多,思想上没有压力,更有学生喜欢的网络媒体,是易于接受、易于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

让学生爱上微写作,享受其中的乐趣,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观察想写,有片段会写,有情境乐写。

四、具体策略

1.想写——掀起微写作的“紅盖头”,即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途径。所谓观察生活必须体验生活,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时时注意,从平淡中透视深邃,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能不失时机地捕捉意蕴深厚的生活片段,并养成一种习惯。如指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细致入微地观察,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节课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荔枝,先通过视觉,了解荔枝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果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最后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品到它的性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而指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记录下观察荔枝时的所思、所感、所想,发到朋友圈。教师平时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如留意每年的网络热词“扎心了,老铁”、“怼”、“尬聊”、“佛系青年”等。不要小看了这些学生喜欢的网络热词,它传递的正是社会的脉动,引导学生去关注就是在观察生活。试想一个遇事漠然、没有经验、对生活缺乏热爱的人如何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呢?多观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汲取养料,知识储备丰富了,你会发现学生再创作时仿佛换了一个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关键是下笔时文思泉涌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较少的文字,较新的创意,精练的语言,写一篇信息明确、立意深刻的短文。因为简短降低了难度,学生总会有话说,有情可抒。一旦要求长篇大论,学生头脑一片空白,更加无从谈起、无从下笔了。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一般伴有一定的情感。如欣赏美景、听到动听的音乐时,一定会感到心情愉悦;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丑恶的事物时,一定会感到厌恶。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在观察中漫不经心,情感冷漠,作文平平淡淡,缺乏真情实感。学生的生活阅历没有那么丰富,天马行空的思维反而容易写跑题,不如写身边熟悉的事物更加贴切、流畅。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寻找情感的源头。如校园近期的新变化,同学之间的趣事,父母头上的白发,朋友间贴心的问候等。的确,微写作的素材无处不在,都来自于生活。这缤纷多彩的生活,打开了学生那扇久闭的写作之门,让生活的泉水源源流进我们的微写作课堂。

2.会写——留心微写作的风景线,即多写片段

中职学生既要学专业课,又要学文化课,课外时间有限,要求学生每天写600字以上的文章,不现实,他们会厌烦,会感到力不从心。不妨平时引导学生多阅读美文,多练笔,多摘抄美词美句。有了语言的积累才会有语言的表达。笔者要求学生在阅读美文时,遇到好词好句一定要摘录下来,更要记录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每天坚持练笔,抒写自己的想法,既是精神上的享受,又是素养上的提升,一举两得。

现在的学生已离不开网络,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QQ空间或微博或微信,会鼓励他们多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周一至周五,可以写时事评论,可以写微小说、微散文、微诗歌,不一而足,既顺应潮流,又接地气,关键是学生喜欢。笔者经常利用班级的微信群,周末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进行微训练,学生自由创作,分享到班级群,如学习课文《合欢树》,就围绕“我的母亲”开展写作交流;学习课文《“大国工匠”彭祥华》,就围绕“我眼中的工匠精神”书写对工匠精神的认识。在行为心理学中,有“21天效应”,即坚持21天就会养成习惯,学生坚持微练笔,一段时间下来,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更学会了思考和想象,很多内容还运用到考场作文中,從而减轻了临场作文的难度,写作速度快了,写作质量高了。

微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学生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自由随意,形式灵活,短小精练,更能锤炼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思辨能力。起初他们写的内容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扩大了,思路拓宽了,微写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校园生活、个人的乐与愁、社会见闻尽收笔底。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尝到了片段训练的甜头,他们不再惧怕写作,叙述简明了,议论深刻了,微抒情走心了。由无从下笔变成会写,微写作教学在多写片段的策略下获得了最佳效益。

3.乐写——创设微写作之鲜活情境

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语文写作方式的变革,微写作除了利用图片、短片、音乐来微抒情,还可以创设微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唤起写作灵感,乐于去尝试、去实践,调动学生微写作的积极性。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创设小情境,进行趣味性的描写训练,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自然会提高,可谓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上,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十里桃花情侣团”;第二组“旅游产品考察团”;第三组“欢乐一夏儿童团”,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群体,小组合作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奉化特产水蜜桃的推介词,并请小组推荐一名或多名小组成员向全班介绍本组的作品,介绍形式不限,可唱可展可演。一听到可以在玩中“微写作”,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学力发挥能力和表现欲望都达到了最佳状态。

可见学生的真实情感已被机械的课堂教学掩盖多时,缺少触发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课堂氛围鲜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找到了创作灵感,激发了写作欲望,此时教师做适时指导以交流促写作,以写作促交流,学生的写作有了落脚点,微写作自然水到渠成。尝试在实践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鲜活的情境创设,微写作课堂变得新颖有趣,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有了更多表达交流的机会,微写作的思维火花碰撞而出。

中职语文微写作的意义不在于“微”而在于“趣”,中职学生由怕写、不会写、无趣,到想写、会写、乐写的转变,说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力、求知欲。微写作作为时代的“宠儿”,的确不失为平时训练学生写作的好方式,让我们多观察、多写片段、多实践,细微之处见成效,微写作当中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云.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6.

[2]梅万莉.浅谈职高语文写作教学的实用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

(作者单位:宁波市奉化区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观察生活创设情境
语文,怎样才能吸引你?
如何改变山区学生作文“无米之炊”的现状
浅谈小学数学日记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