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局限和功能发挥

2019-08-27 03:42袁鑫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局限脱贫攻坚语言

袁鑫

摘 要:《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首次提到了语言因素,要“在民族地区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持续推进“真脱贫、脱真贫”,拔除贫困的根子,关键是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的跨域,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的问题。脱贫攻坚,要在语言扶贫上久久为功。

关键词:脱贫攻坚;语言;局限;功能

改革开放及至21世纪以来,“要想富,先修路”政策从根本上改善了国内交通条件,激发了经济发展潜能,使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有机会转化成经济优势,从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交通强国”的发展,区域间及区域内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在完备的交通网络基础上逐渐架构起“语言网络”,以普通话的推广和强势方言的渗透为主,语言交际逐渐趋于规范和统一,“鸡同鸭讲”的现象逐渐减少。但是就贫困地区而言,语言沟通不畅、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同时,国家将语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功能发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语言脱贫的更高使命,更提出了“语言扶贫有助于永久脱贫”的观点(赫琳,2018)。

目前为止,语言扶贫没有权威、明确的定义。王海兰(2018)认为“针对不同贫困群众的语言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语言服务”;田立新(2018)认为“贫困群众只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收益,提升教育水平,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脱贫”;2018年上线了一款“语言扶贫app”,以期“帮扶7.4万名‘直过民族及人口较少民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2019年全员会说普通话,会认读500个高频常用汉字”。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扶贫是“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因地制宜为贫困群体提供可持续的、提升语言能力和语言服务的扶贫方式”。

一、语言在脱贫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

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存在于运用之中。运用中的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第一,个体知识通过语言技能获得。个体知识技能的获得途径有很多,语言作为最重要也是最便捷的一种,个体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经济生产活动中获得回报,改善脱贫人员的物质生活。第二,语言技能的水平决定了个体经济效益。语言技能越高掌握的语言就越多,涉及的经济领域越多,获得的收益也更多。第三,语言资本是群体的身份象征。语言联结了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差异较大的地区,使用发达地区语言更能凸显身份的优越性,贫困群体萌生提高社会地位的想法能够激发脱贫意愿。

(二)语言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指出,“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它们基本属于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程度较深,生态环境脆弱,普通话普及率低”。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在地貌特征上基本处于山区,山区交通不便,形成了贫困群体天然的封闭状态。一方面,他们对外界知之甚少,在思想上对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不愿动也不能动”;另一方面,贫困群体的集中聚居,在语言上形成了天然壁垒,无法顺畅与外界沟通交流,先进的社会文化和发展理念无法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推动语言交际和流通,能够促使先进的思想观念在贫困地区的传播,对贫困群体进行思想改造,教育引导贫困群体“想脱贫、能脱贫、真脱贫”,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二、语言扶贫在贫困地区的局限

(一)语言扶贫成效有较长的周期性

语言扶贫成效不是即时显性的,不能直接用经济指标衡量,成效的发挥由语言习得效果决定,有一定的周期。由于扶贫对象多是成年人,具有方言或民族语言背景,在语言学习上具有母语障碍。第一,绝大多数贫困人员文化水平低,对新语言的习得接受度低,短时间内难以达到“听说读写”效果,需要长期扶助。第二,部分贫困群体致富意愿不强、生活方式粗糙,在语言扶贫工作中配合度低,積极主动学习的态度不理想,使得语言扶贫投入与经济产出不平衡,语言扶贫的效果打折扣。第三,贫困群体长期缺乏普通话运用的实践操作,在习得后,能否发挥语言功能支撑“七大重点举措”实现脱贫,也难以预料。

(二)语言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呈现概率性

学会一种语言并不意味着获得等量的经济收益。“语言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地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概率性关系”(王春辉2018)。随着推普工作的深入和强势方言的渗透,民族地区或弱势方言地区的语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同化现象。但是贫困地区语言被同化,并没有出现经济随之也被发达地区同化的正向趋势。可见,语言扶贫与脱贫结果不是一一对等的关系。

(三)贫困群体使用语言的环境差异

针对贫困群体开展语言扶贫工作,能够帮助他们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掌握普通话的贫困人员在生活之余,尤其是回到家庭环境中,面对没有普通话背景的亲友,依然需要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将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日常自觉中存在困难,将语言功能延伸到家庭中存在障碍,不利于语言效果的发挥。因此,语言扶贫和语言教育更要从孩子抓起,从小形成稳定的普通话环境,促使语言学习者在“听说读写”方面成为日常。

(四)语言扶贫容易对当地语言形成冲击

在“语言扶贫”相关文献中,多数谈到“挖掘贫困地区语言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贫困地区多处于边远山区,远离文化、政治、经济中心,受到优秀文化的辐射弱,除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外,有限的土壤难以滋生深厚的文化。从语言角度看,贫困地区的语言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形态,在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具有较大价值。但贫困地区的语言保护和传承,要建立在经济发展推动脱贫致富的基础上,不得不推广普通话。这也反映出“当一个社区非常小时,那么社区之内的人为了获得更大的收益,与更多的人交流,不得不学习大语种语言”。因此,语言扶贫会挤压当地语言的空间,民族语言和方言都有消失的可能。

三、语言扶贫功能的发挥

(一)持续加强推普工作,提高贫困地区普通话能力

语言统一往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加强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边疆贫困的推普工作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能够通过加强民族团结和教育,形成巩固得语言共同体。

(二)加强扶贫工作人员语言能力的培训

工作人员要接受规范、系统的语言培训,一是有利于将语言扶贫贯穿于扶贫“七大重点措施”之中;二是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的创造性工作;三是方便向贫困地区的群众传递党和国家声音,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三)教育引导贫困群体用好语言

脱贫工作不局限于贫困群体的生活所在地,可以鼓励并支持普通话说得好的贫困人员,在获得生存技能后就地脱贫或进城务工,发挥好语言的人力资本作用,真正实现自主造血脱贫。

(四)利用网络信息化拓展语言扶贫形式

发挥网络信息化跨区域、易共享的优势,指导贫困群体用好“语言扶贫app”,加大软件推广和普及;为贫困地区建设电子信息化场所,通过网络促进普通话推广,进而传播先进的思想观念,破除落后、保守的障碍。

(五)注重贫困地区原生语言的保护

贫困地区在经济上处于劣势,不意味着语言文化也是劣势,要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为依托,针对贫困地区语言文化的进行调查研究,保存当地的语言文化面貌,在完成脱贫后,作为当地特色进行挖掘,避免后续发展得同质化竞争。

(六)注重制定语言扶贫政策与规划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扶志扶智”,要“脱贫不脱政策”,通过语言扶贫加强思想文化教育。语言扶贫不应散见于各种文件中,要做语言扶贫专题规划,形成完善的语言政策和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R].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2] 黄少安,张卫国,苏剑.语言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3] 史维国.语言扶贫是新时期普通话推广的重要使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0-16(003).

[4] 王春辉.论语言因素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J].江漢学术,2018,37(05):92-100.

[5] 王海兰.深化语言扶贫助力脱贫攻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9-11(003).

[6] 李宇明.修筑扶贫脱贫的语言大道[N].语言文字周报,2018-08-01(001).

[7] 赫琳.语言扶贫有助于永久脱贫[N].中国教育报,2018-05-31(005).

猜你喜欢
局限脱贫攻坚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我国破产法的适用局限与完善建议
庄一强看医改走出行业小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