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8-27 03:42熊少微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来华留学生

摘 要: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来华留学生就读期间,面临各类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个问题是跨文化适应,普遍存在在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文章从教学和管理角度,提出解决文化休克的可行性对策,提升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跨文化适应

教育部官发布2017最新出国留学及来华留学大数据,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我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目前,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我国面向留学生教育的国际办学规模逐步拓展,留学生就读的地区、学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长期以来,我国留学生主要是在本科院校具备,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突飞猛进,正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院校也开始成为留学生的热门选项。总体看,由于起步晚、区域局限等,我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不足,如何管理好来华留学生项目是亟需探讨的一个问题。在留学生管理工作中,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个重要问题,伴随跨文化适应的常见现象是文化休克。如何帮助来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是当前留学生工作的重要关注点。

一、文化休克概念

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 Linton和 Herskovits (1936)提出。Redfield等认为跨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 且具有两种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化。从理论上讲, 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化是双向的, 即接触的两个群体的文化模式都要发生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因移民、工作、学习、探亲访友、旅游等原因客居他乡日益频繁,基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备受关注。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跨文化适应理论和模式。

美国人类学家Oberg在1954年首次提出了“文化休克”的概念,在1960年提出了“文化休克模型”,是跨文化适应理论的源头。Oberg认为,文化休克是指客居者在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时所产生的焦虑。这种焦虑可以在生理上反映为持续不断的身体上的疲劳感、长期的精神压力、对失去熟悉的食物和伙伴的不适、对新环境居民的反感、自己价值观受到亵渎的不满,对自己的角色产生混乱而感到不安、对自己应付环境的无能感等。Oberg 把文化冲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适应期和稳定期。蜜月期,个体身处东道国文化环境,文化差异带来的是兴奋和好奇。沮丧期,个体逐渐无法适应异文化,失望、挫折、急躁和紧张等接踵而来,这可能带来各类负面情绪。适应期,个体通过自我调节,逐渐调整心态,以积极心态认知异文化,提升社会技能。稳定期,以包容心态看待异文化,随着认知的积累,意识到所谓的不适宜主要是对异文化的不了解,具有文化包容意识,对异文化适应趋于稳定,能较好处理跨文化问题。文化休克这四个阶段的变化呈“U”形曲线发展。

郭之恩(2016)从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探讨文化休克问题。陆孙琦(2019)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来华印尼留学生存在各种文化休克问题。刘宏宇等(2014)开展来华中亚学生文化适应研究,显示留学生文化适应发展趋势与U型曲线理论相符。

随着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规模逐步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因此,有效解决留学生的文化休克问题,有助于加深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知,提高学习成效,提升学习满意度,促进留学生项目良性发展。文章以本校来华留学生项目的留学生为例,探讨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问题。

二、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产生原因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个体身处东道国文化,文化休克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因应个体情况,影响或大或小。经过梳理,大致列出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语言

我校来华留学生以非洲学生为主,其他来自东南亚、西亚等地区。上述不少地区除了本国母语外,官方语言是英语,非洲有的地方官方语言是法语。学生来中国之前,基本没有系统学过汉语,个别学生在本国有参加过简单汉语培训。在调查过程中,留学生基本上都认为,语言方面的障碍,是他们在中国学习和生活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加之汉语语系特点,与他们的语言大相径庭,学习难度极其之大,很容易产生挫败感,打击学习信心。语言不通,造成沟通不畅,留学生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无法较好地清楚表达,导致各种不适应的产生,尤其容易产生误解,增加其心理压力。

(二)学习环境

不同文化背景下构成不同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师授课方式、评价方式、师生关系等等,都需要来华留学生慢慢适应,简单如称呼,在中国,崇尚尊重师长,学生以“某老师”称呼老师,不能直呼老师名字,否则被认为不恭不敬。而在不少国家地区,学生是可以直呼老师名字的,以示亲切或亲密。国外偏重師生互动,老师边讲,学生有疑问就边打断提问,而在中国,老师上课时侧重集中精力授课,留有时间答疑,而不断打断老师讲课,某种程度上也是失礼之举。中国老师定学生课程成绩时,偏重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比高,而平时过程考核占比少。

(三)社会文化

来华留学生来到中国,还面临社会文化的重大调整。初到异地,异域风情令人兴奋,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种种不适,留学生文化适应从蜜月期进入沮丧期。留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面临的与其祖国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等,似乎与其原有的熟悉社会完全割裂,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和象征”,焦虑感倍增。对很多留学生来说,中国是个比较陌生的国家,在他们家乡,有关中国的介绍有限,有的介绍还停留在远久的年代,与现在的信息不匹配。在没有一定背景了解基础上踏入异国他乡,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陌生的环境令文化休克问题更为突出。

三、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解决之对策思考

(一)整合汉语言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普遍没有什么汉语基础,语言问题成为他们来华求学首要解决的难题,针对学历教育的留学生项目,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开设何种专业,第一学年或至少第一学期,主要开设汉语课程,进行汉语强化学习,为达到更好学习效果,以开设听说读写的专项课程为佳。由于汉语独特的构造,写的专项学习除了简单写作,还包括汉字课。汉语课程贯穿整个培养过程,逐步提升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低年级侧重基础汉语学习,高年级可融入职场汉语学习,如商务汉语口语、旅游汉语口语等,有助于加强留学生职业认知。通过加强汉语学习,帮助来华留学生迈过异国求学的语言坎。

(二)优化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为帮助来华留学生尽快熟悉中国环境,教学内容凸显实用和应用性,以日常生活交际、职场工作等涉及的主题、内容为教学主线,组织教学内容,体裁体和裁多样化,新闻、采访、广告、影视剧、汉语歌曲等均是富有时代信息的教学内容。在汉语语境下,留学生能现学现用、即学即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一直以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哑巴英语”,造成这个局面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日常生活中没有英语语境,生活中缺乏机会和场合去讲英语。而来华留学生身处汉语语境,汉语作为他们要学习的外语,身边都是现学现用、即学即用汉语的机会和场合,无疑对提高来华留学生汉语水平大有帮助。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接地气,不同区域学校,可根据本区域情况自编汉语讲义或教材,介绍区域情况,如广州,可加入广交会介绍、广交会参展、广州塔介绍等,更好体现汉语学以致用,让留学生多了解身边情况,为跨文化适应创造条件。

(三)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采用讨论、引导、展示、表演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即时解答,构建良好的学习气氛,同时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改革,如建设网络课程、微课等,打造移动课堂,便于学生随身学、随时学、随地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全天候的“老师”。微课对留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短小精悍,主题明确,学生通过手机就可自主学习,加深印象。老师制作微课时,可采用师生合作方式进行,留学生通过参与微课制作,对学习内容理解更深,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微课教学更加有的放矢,契合留学生学习需求。当然,必须向留学生解释清楚微课的使用情况,由留学生自愿决定是否参与微课制作,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实施过程考核的评价方式,侧重学习全过程的监控,避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考核方式多样化,可个人形式或小组形式的,书面或口头的,纸质或电子档的,文字或影像的, 汇报、展示、表演等等。

(四)加强中华文化教育

来华留学生身处异乡,面对陌生环境令其学习和生活压力徒增。为减轻留学生的压力,减少文化休克影响,必须加强留学生东道国文化教育,让他们多了解、多接触本土文化,具备跨文化意识,在认知基础上而逐步适应东道国文化。多途径开展中华文化教育方式,其一是做好课程设置,充分利用《中国概况》等必修课程,讲话中国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化。除了《中国概况》,汉语类课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如汉语课文学习,可围绕某些中华文化展开,口语类课程更是文化体验式教育的有效途径,可通过生活场景展现文化,或通过生活场景展现中外文化不同,强调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可根据需要,加入本土区域文化学习,如中国饮食文化因地而异,可把区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帮助来华留学生熟悉身边的事物,建立良好的情感环境。其二是开展中华文化实践项目,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如中国毛笔字、中国画、中华茶文化、传统服饰体验、传统节假日习俗体验等,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培养文化感情。可让留学生结合体验项目介绍祖国的文化,如节假日习俗等,通过文化交流,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其三是组织校外文化实地体验,通过现场参观体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校外文化体验内容不仅仅是历史文化遗迹,还包括现代景光,让留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如广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铁站、琶洲会展中心、新农村建设、工程等,校外活动从简单的参观模式改变为体验社会生活,通过参与而近距离社会生活接触,了解身边的社会文化,常深度感知古老而现代的中国。文化体验课可与汉语口语课结合进行,融文化学习和汉语学习为一体,也可和《中国概况》结合进行,现身说法,通知直观的学习,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五)完善管理体系

完善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打造由留学生助理、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外事干部等构成的管理对外。队伍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能力,尤其任课教师,需要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强化跨文化交能力尤为重要。挑选素质过硬的学生做留学生助理,协助日常工作开展,广泛接触留学生,通常,学生层面的交流接触,更易于沟通理解,建立友谊。此外,学生助理可开展前期工作,为老师后期工作的推进做相关铺垫,给留学生一个缓冲期,减轻他们压力。关于留学生助理,若连续招收若干届学历生,可挑选合适的高年级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组成留学生助理队伍。由留学生做留学生助理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有相似文化背景、相似的异乡求学经历、相似的文化休克经历等,可增加新来留学生的信任度,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由任课老师担任,有条件的话,辅导员也要具备给留学生上课资质,可安排一门周学时2-4的课程,这样有助于加强师生交流,老师可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各种干预处理,如心理健康辅导等,尽早化解问题。老师和外事干部一样,要了解留学生管理规定,如出入境管理、签证管理等,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建立留学生管理档案,全程跟踪,筛选关注对象,及时进行学习帮扶、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等,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完善的管理队伍建设,能给予来华留学生人文关怀,为他们排忧解难,减轻寂寞、沮丧、紧张情绪,增强留学生归属感,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留学生跨越文化休克。

四、结语

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项目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项目,根据实际需求,做好顶层设计,脚踏实地,工作到位,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华留学生不是跨文化的旁观者,而是跨文化的参与者,通过参与感知,减轻文化休克带来的不适,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 “知华 友华”国际人士。

参考文献

[1] Oberg,K.Cultural Shock: Adjustment to a New Culture Environments [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03):177-182.

[2] 郭之恩.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01):118-124.

[3] 刘宏宇,贾卓超.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以来华中亚留学生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14(04):171-176.

[4] 陆孙琪.高职院校来华印尼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苏州国际教育园为例[J].高教学刊,2019(02):1-4.

作者简介:熊少微: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學、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跨文化适应来华留学生
在邕东南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的实证研究
对Colleen Ward双维度模型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留德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