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学少教”的理念已经被广大语文教师在一线演绎着:学生读书、交流、探究、展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而教师,偏安一隅,少有作为。太原市语文教研员任海林老师针对这一现象就不无忧虑地讲到:“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俯下身子倾听,却没有慷慨地解释,睿智地点拨。”“多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少教”却禁锢了教师的手脚,让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地位弱化了,甚至缺失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既然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就必须进行讲授。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起承转合关接处等细小环节精彩地讲,要讲的动情,讲的透彻,讲的入心,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导入语——未成曲调先有情
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表明: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强有力的鼓舞着和发动者;相反,消极的情感则阻碍压抑人的活动。因此,上课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讲好导入语,以精炼、亲切、生动的导语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一次“小班化初中语文教师体验式培训”中,南京市语文教育眼袁源老师让参训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对《散步》这篇课文的五种常见导入法进行选择,然后根据教师的选择进行编组。选择题目如下:
下面是《散步》的导语,你喜欢( )
A.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课《散步》。
B.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散步》。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请同学们拿出笔记本,给投影上的红色字注音。
C.同学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那是拜访春天,是交流亲情,是收获感动,是体悟生命……
D.“散步”是课文的中心事件。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请小组合作,给课文换个标题,并请说明理由。
E.同学们都有与家人散步的经历吧。老师像你们这么大时,常常陪着我奶奶散步,我们边走边聊,很开心。读第一课《散步》时,老师又有了这样的感动,大家想和我获得一样的感动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
参训老师的选择结果如下:51%的老师选择了E,26%的老师选择了C,20%的老师选择了D,只有一位老师喜欢A,没有老师选择B。从统计数据看,选择答案高度集中,选项E的老师达到半数以上,选择C和D的,合计也近半数。探究这三个选项的特点,我们发现在老师的心目中,课堂导入语的优化标准的生情、激趣。例如E项导语,很富有亲和力,因而能牵动学生的心去亲近文本。“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生动情、动心之后,课堂的学习将变成一次轻松美妙的旅行。
二、点拨语——巧把金针度与人
如果把学习比作一次完美的旅游的话,那么学生就是游客,他们在景区中轻松徜徉,去看,去听,去想,去体验;教师就是导游,高明的导游总会领着游客欣赏主要的景点,精当地介绍景点的特色,精要地回答游客的提问,既让游客品鉴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又让游客获得丰厚的人文滋养。课堂上,类似导游的讲解和答问的话语,我们称之为教学过程的点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角色首先体现在教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因势点拨、释疑除障上。我们来看《黔之驴》的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黔之驴”是什么样的驴?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标画出写驴的词句。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写驴,写出了一头什么样的驴?
(学生阅读圈画)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先说?
生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从老虎的角度写驴,驴很强大。
师:是“强大”,还是“大”?
生1(肯定):强大。
师:从哪里看出?
生1:龐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是指“强大”吗?(生1继续点头,其他同学也有赞同者)这个问题我们等一会儿再讨论。
(暂时搁置这个问题,师生继续讨论驴子的形象)
师(小结驴的形象后):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生2:黔驴技穷。
生3:黔驴之技。
生4:外强中干。
师:“外强中干”是否出自本文还需要考证,但用在这里非常贴切。
生5:庞然大物,工于心计。
师:“工于心计”是出自本故事?
生5:是的,是形容老虎。
师:这位同学积累很丰富。“工于心计”一词是否源于此,老师还需要亲自考证考证。老师想问大家,什么时候用“庞然大物”?老师用这个词语造个句子,大家看行不行?——要命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无敌,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生(七嘴八舌):不行,不行。
生6:“庞然大物”这个词语不能用在人身上。
生7:可以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就是指那些外表强大而实质上并不强大的人。
师:回到前面一个问题:用“庞然大物”来形容驴,是指驴“强大”呢?还是“大”呢?
生8:我认为应当是“大”,体型大。“强大”是指力量,从后文看,驴力量并不强。
这个教学片段呈现的是学生对驴子形象的理解过程,对“庞然大物”这一成语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主张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验、揣摩、思考、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获得精神成长。从这个片段看,教师对学生“驴很强大”的错误观点做了三次点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审视:所持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靠谱吗?这个结论怎么修正?在点拨过程中,有两点尤其需要提及:一是学生因为对文本的理解不深,一是无法逾越“庞然大物”是否指“强大”这一学习障碍,教师及时睿智的把问题暂时搁置,继续研讨驴子的形象,当学生理解了这是一只“外强中干”的驴子之后,教师又重新捡起这个文展开讨论,从而完美的解决了问题;二是在探究“庞然大物”的意义时,教师用了“举隅推导”的方法,通过造句启发学生辨析词语的意思,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因此我们可以说,优化的点拨语不在于是否形象生动,而在于点拨的语言是否发于该发之时(即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否能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否能给与学生思维的导引。
三、评价语——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学习既然是学生的精神之旅,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精神倦怠是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注入学习的动力,促进学习持久进行。这动力一方面来自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招引,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即时性评价。优化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要通过对学习的及时诊断、反馈,来唤醒和鼓舞学生。课程标准强调“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已经能够践行这一要求,但是遗憾的是,很多教师的课堂评价不外乎那样几句——“你真了不起”“你真不错”,缺乏变化,毫无真情。笔者认为,当学生反复听到这些机械而乏味的评价后,其兴奋度就会减弱,评价语的激励性就会大打折扣。下面我们欣赏浙江省赵群筠老师上《春酒》一课时对一名学生的评价:
上课开始后,赵老师提出了一个既简单而又不简单的问题:“琦君家园何在?”学生马上七嘴八舌地说:“温州”“杭州”“中国”。赵老师又笑眯眯地问:“换一种思维想一下,还有别的答案吗?”一名学生答:“在琦君的心中。”赵老师大声地说:“你真是独具慧眼,老师奖励你在黑板上写‘家园两个字,写的越大越好!”这个女同学就在大家的羡慕的目光里走到讲台上,自豪地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家园”。
当教学进行到后半程,同样是这个同学说出家园和春酒的联系时,赵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你简直就是专家,可以去编写教學参考书了。我决定再给你一个奖励。大家猜猜是什么奖?”全班同学大声说:“写‘春酒两个字。”这时这个同学上台时脚台的别提有多高了,写起“春酒”来也特别潇洒有劲。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别说被表扬的学生深感幸福,就是观摩这节课的老师也都是如痴如醉:这就是一束花的教学评价产生的魅力。“你真的独具慧眼”“你简直就是专家”,这时在学生经过苦苦思索、表达了创造性观点之后,老师奉上的高度赞美:写“家园”、写“春酒”,示教室教育机智的灵光显现,让学生一次次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巅峰体验!
可见,优化的评价语至少要具备以下特点:情感真挚——拒绝虚浮,态度真诚,发乎真情;语言新异——避免雷同,讲究变化,追求完美;形式多样——口头赞美、恳请做事、奖励书写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语文课堂整体教学过程的优化,离不开导入语,点拨语、评价语的优化,不但能点亮课堂,提升课堂的品质,还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王菲,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