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
摘 要:本文從全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分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全媒体;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一、全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当下,在以全媒体为主导的时下环境中,各类新闻客户端、QQ、微信、微博等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主流的交流工具,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习惯和模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尤其在现在的青少年大学生中,各类社交媒体和新闻客户端是他们获取信息、社会交往、掌握知识的主要渠道。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全媒体多样的载体形式,比如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信息中的时间及空间限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海量信息的良莠不齐,多元化的信息很容易让大学生受到不同层次文化元素的影响。因此,如何用好全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思政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2017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二)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当下,催生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革新。目前,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都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社会交往的主要渠道。诸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据微博在其2018年发展年度报告中披露,目前高校账号总数近50000个,大学生用户账号数3200万,大学生月活跃用户2500万,日均在线时长超过2小时。微博俨然成为校园领域热点资讯发布、即时表达态度、进行热点引导的首选平台。在信息载体多元化、高效化的今天,高校利用全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思政学科教育的必然举措。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并且积极发挥全媒体的作用,要顺应时代时代发展做到与时俱进,主动建立起基于全媒体的学生互动平台,创新性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全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一)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办好思政课作出重要部署,取得了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党委常委会要将研究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重视并支持加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及时听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汇报,研究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确保思政课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努力将各民族学子培养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宣传,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带头上讲台,通过作报告、讲授形势政策课、党课等形式,积极参与一线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师生、凝聚共识。要修订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组织开通工作机构官博、教师个人微博,组建网络信息员、网络评论员队伍。不断提升师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分辨是非能力,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
全媒体时代下,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拓宽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渠道,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机遇。首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新时代新要求,整合并巩固原有校园网、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传统媒体平台的阵地。其次,不断挖掘全媒体教育资源,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开设官方抖音号、头条号、QQ空间、知乎等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进一步拓展延伸,真正做到“受教育对象在哪里,教育者就出现在哪里”。最后,将全媒体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当中,建立起满足大学生兴趣的全媒体实时互动平台,从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方便的交流互动平台,提高课堂“抬头率”,提升教学效果。
(三)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创新化的表达方式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抓好课堂质量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要转时态,按照新时代“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新要求,整合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资源,打造“新闻中心”,实现采编一体、共建共享,制作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媒体作品。二要转语态,从“官宣”到“網宣”,规范使用网络用语,贴近师生,既新鲜有料,又活泼有趣。从长篇累牍的长文章到图文加视音频整合传播,实现可视化,增强可读性。三要转状态,从“要我宣”向“我要宣”转换,通过精心塑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文化品牌,不断推出网络文化精品,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功能,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譬如抓住开学季、军训季、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创造推文、手绘、视频以及《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等MV作品,并以在校各民族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为重点,讲述当代大学生爱国爱校的家国情怀,使其成为在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最终实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精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四、启示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高校建设融媒体中心,除了用于宣传思想工作这个“主业”外,理应发挥职能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力量。一是加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尝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开展网络思政的有效做法。二是以思政课建设为基础,进一步挖掘网络教育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以大学生所喜爱的方式呈现更多更好更受欢迎的思政课堂。三是打破校园媒体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传统做法,切实加大横向纵向资源整合力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打造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教师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 刘建军.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N].人民日报,2019,05,14.
[3] 金淑文.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18,06.
[4] 楼尔文.基于新媒体网络平台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