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盛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中选文欣赏的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是一首拥有独特韵味的诗歌,他不同于我们之前学习的唐宋诗人笔下的大气华丽、沉稳孤傲、乐观旷达,李贺的诗自成一派,他的诗立意新奇诡异,用词瑰丽奇绝。李贺诗以幽邃朦胧,瑰艳凄冷的意境,构设意与境浑的美学特质,给人以深刻的精神启示和审美情趣。
杨巨源有两首《听李凭弹箜篌》,诗云:“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又云:“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相互比较,他们是写听同一个人弹奏音乐,但差异巨大。杨诗只简单交代一下这事便过去了,写得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感觉李凭的乐曲当以优美流畅为主,或许略有些悲伤,但不可能是李贺笔下所传达出来大肆铺排,极尽声色的情调。为什么?这就是说,李贺所表现的不再是李凭的音乐,而是他自己的音乐。
通过对比,进一步探讨李贺笔下的音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同学们会找出“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前人认为李贺用“昆山玉碎”来形容音乐清脆悦耳,但比起“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昆山玉碎”的代价总觉得太大,凤凰是祥和之鸟,人们以“和鸣”来描写它的声音,“叫”字就显得太粗俗和刺耳。芙蓉是一种极艳丽的花,我们熟悉她的笑容,但如果是在幽幽的哭泣之中,我们则又可以感受到一种妖异,芙蓉的哭泣使人不自觉地想到深夜里某些难以理解的东西。“香兰”在传统的观念中,是幽雅、娴静的象征,它应该安详,不为外界所动,对于中国人来说,“香兰笑”是一种很奇怪的意象。尤其是在“芙蓉泣露”之時,香兰的笑声更使人感到突兀,甚至感到不安。女娲补天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为什么强调音乐的强大震撼力的时候一定要把五色石震破引发一场人间灾难才行?我们能明显地感到破碎、不和谐,甚至能感受到某种亵渎的恶意。“梦入神山教神妪”给什么样的神仙教授呢?我们会发现这神仙既不是温柔挺拔的帅哥也不是沉鱼落雁的美女而是一个老太婆,这个太不符合人们对神仙的审美意趣了。至于“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给人的视觉形象又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是故意对人们所熟悉的美感意象构成一种尖锐的反讽,它勾勒出的意境是如此的妖异、古怪,使我们觉得不自在,觉得无措的心灵难以安顿。
这种音乐和意境上做到的美一反常态,它不符合人们的一贯审美意趣,突破了传统的审美模式。却带给了读者不一样的心灵感悟,也就是说审美的心理认知距离加大,其实审美带来的力度也在加强。
为什么他听到的音乐是如此的阴森恐怖,诡异难测?这里就要谈谈作者的生平:李贺18岁被韩愈赏识,21岁考中进士,因他人嫉妒其才学找了一种可笑至极的理由,因其父名唤李晋素,“晋”谐音“进”,父死,就犯了忌讳,不能考取进士。这种荒唐的理由居然被采纳,导致本已高中的李贺无法录用。仕途的不顺,让诗人内心对生存的社会产生了不认同。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诗人天生的忧郁个性,诗人的长相有记载称:“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这种面相的人往往认死理,倔强,小心眼。《箜篌引》的源起,传说古时有一白发老者披发提壶,乱流而渡,丧身鱼腹,其妻随后呼之不及,亦堕河而死。有女子丽玉睹此而作《箜篌引》,歌云:“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李贺不喜欢我们这个世界,对另一个世界情有独钟,其诗曰:“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在他的诗中,死亡总是艳丽而诡异的,他经常在坟地里出没去找寻灵感,所以《箜篌引》中那突如其来的毫无理由的死亡,也应该使他感到心动不已,由此而形成的厌烦和焦虑。他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领略生存的苦难和烦躁,他以对死亡的渴望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反抗。李贺在这首诗中,把这种充满血色的恐怖,变得诗意而唯美,从而让学生透过文字,真切地感受到李贺这个艳丽与诡异并存,渴望与反抗共生的伟大诗人的情怀。
《李凭箜篌引》的结构分三部分,即一至四句为交代,五至十句是主体,后四句为评价。表面看,这种结构无新奇之处,可当你分析每部分的内部结构技巧时,会发觉,整首诗具有灵动的美,奇崛的美。以交代和评价两部分为例。一般的诗文交代易流入俗套,是按人物、时间、地点一一道来,显得死板和平淡。李贺打破常规,采用倒叙和烘托,有意突破传统结构模式,先写琴,再写声,然后到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有腾挪跌宕之美。交代演技也不是用“高超”一类词抽象概括,而是先用“空山凝云颓不流”造成气势,再用“江娥啼竹素女愁”的强烈音响效果进行渲染,这种移情于物、烘云托月的手法确实收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李凭箜篌引》这篇拥有独特审美的诗歌,开启了诗歌审美的另一个领域,它打破了审美的规律,成为了审美意识的典范。
★作者通联: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