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2019-08-27 08:21王丽丹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项脊轩文章内容消化

王丽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而“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当今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见思维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思维的训练、思维品质的提升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顺应课程标准,思维导图这一学习的工具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被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思维导图被广大语文教师所喜欢主要是由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工具。其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因此,思维导图不仅具有简明、形象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思维训练方式。用画图的方式表达思维,并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加强联想和逻辑架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思维导图最大的魅力和价值。

顺应这股热潮,笔者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了一些探索,特别是把它与语文学习的基本步骤做了一个结合。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包含“方向、资料、筛选、认知、消化、固化、模式、拓展”八个步骤,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这八个步骤简化为“认知、消化、迁移”三个基本环节,因为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让我们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认知,还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和深入——消化,从而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迁移。这里,笔者以《项脊轩志》的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主要的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有助于理解、概括、记忆知识

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最基础的层级是识记,比如对课本中一篇篇文章内容的识记,这是理解的基础,识记这一步基础打好了,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正确得多,所以认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达到认知的目的?思维导图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方式,它不仅让学生在画思维导图时初步掌握了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项脊轩志》时,我让学生画出关于文章内容的思维导图,经过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画出了内容思维导图。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名篇,其文取材多为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语言也朴实,平淡,但表达的感情却特别真挚、感人,故古人评价“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这样的文章经得起师生反复推敲和品位,而且越品越有味。这样的好文章,我自然希望我的學生也能喜欢。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着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体会课文的好,找到感人点,并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文科班的学生,阅读感受力较好,课堂发言很精彩。在师生互动中,虽然文章所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但同学们都被《项脊轩志》的情真意切感动,我顺势引导学生要把课文背下来。怎么才能快速背下来?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所写内容有一个直观的呈现,我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内容,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这张思维导图。

从教学实际来说,学生要画思维导图,必须先对课文的思路进行梳理,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梳理出来的节点越多,对课文的分析就越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就越全面,记忆自然也就越深刻。所以,思维导图有助于完成课文学习的初始阶段的目的,那就是:理解文章内容,构建文章框架,达到认知目的。而且思维导图呈现后,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回忆重现文章内容,有助于记忆。

二、思维导图有助于消化、巩固、掌握知识

我们知道:对文章内容的认知是赏析文章的初级阶段,只是完成了文章“好”在哪里这基础的一步,对一篇文章的把握,重要的不仅是“好”在哪里,而且是为什么“好”,也就是要透过内容的表面去分析达成内容表达的手段和方式,这一步不是记忆知识的步骤,而是掌握知识的过程。

怎么办?还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

还是以《项脊轩志》为例。对《项脊轩志》这样的美文,如果仅仅理解其内容、品味其情感肯定远远不够。好文章不仅要品味出它好在哪里,还要能分析出它为什么好,这样才能去学到它的精髓。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所在。在和学生分析了课文之“好”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好在哪里?为什么好?这一环节进行得比较顺利,为巩固知识,我又要求学生以“《项脊轩志》为什么情真意切”为中心节点画一张思维导图,并结合自己在写作类似的抒情散文时的思维过程,把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消化。

最后呈现的这张思维导图比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回忆并厘清了自己的写作思维流程,而且把这一思维流程和课文进行比对,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消化、表达。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对归有光构思文章的整个过程就有了一个具体深入的了解,对课堂重点内容理解得更透彻,最后呈现的思维导图也体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因此,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特别重要的中间阶段能起到了整理思维、深化思维、训练表达的作用,有助于消化、巩固,掌握知识,能让语文学习更有深度,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思维导图有助于拓展、迁移,形成能力

记得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是啊,对于学生来说,虽然中小学有十几年的学习时间,但毕竟学到的课文还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知识的拓展、迁移能力,而教材就是实现知识拓展、迁移的很好的“例子”,必须用好。

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厘清了归有光是如何写出《项脊轩志》这么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之后,我引导学生开始往自己的写作上思考。根据思维导图2,模拟归有光的思维流程或者构思过程,确定自己要表达的情感,选择生活素材,学习他的写作手法,写一篇真情感人的文章。我要求学生同样也用思维导图来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整理出来。

我们看到,这张思维导图3和图2相比,思维的流程一致,但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所选素材和所写内容是学生精心准备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消化和理解方法,还要能运用方法来合理地选材并设计技巧,这就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因此,思维导图还能运用于学习过程的后阶段:拓展和迁移阶段,在拓展和迁移中锻炼能力,形成能力。

到此,学习过程才算结束,而这样的学习是更适应新课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更为有效和深入地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训练量很大,对知识的理解深入而透彻,并能把所学运用于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思维导图基本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在每一个关键节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作者通联:江苏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项脊轩文章内容消化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项脊轩志》的记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