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丽
《渔父》是必修五(苏教版)第三板块“直面人生”中的一篇,通过对“渔父”和“屈原”两者人物形象的分析,明确不同的处世态度,形成有关“儒道”的认知。其实,“儒道”的论辩可以脱离文本单独成为命题,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为佐。以此开展的思维训练其实是架空文本的模式化训练,难有深刻性和独创性。笔者执教《渔父》一课时,在课堂实践中希望通过紧扣文本进行的“三重思辨”,展开有效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上作出初探。
一、“概念之辨” 见思之深刻
问题一:请同学们在横线上添加一个你认为最准确的动词。
渔父是指______(动词)鱼的老年男子。
生:捕鱼。
生:抓鱼。
生:叉鱼,会借助具体工具,年代久远比较野蛮落后。
问题二:那么在古典的诗句中一般对渔者的表述用的是哪个动词呢?
生:“钓鱼”,比如独钓寒江雪,姜太公钓鱼,严子陵钓台等。
师:的确,如《论语·学而》中的“子钓而不纲”的意思就是:夫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 问题三:大家认为“钓”和“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数量不同,捕多,钓少。
师:很好。他们对于结果的态度有何不同呢?
生:捕鱼是越多越好,钓鱼比较顺其自然。
问题四:看看本文的“渔父”是更接近于“钓”者的形象还是“捕”者的形象?
生:“钓”者的形象,因为他们比较顺其自然。
师:具体有哪些语句呢?
生:最后的“莞尔而笑”这个表情的刻画,还有他歌曲的内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都是比较顺应外部世界的。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觉得是“钓”者,主要是因为他劝屈原的话,“圣人不凝滞于物”。
总结: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动词与人物行为态度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渔父”的处世态度更接近于“钓”者,而“捕鱼者”便更接近于我们所说的一种以此为生的职业。“渔父”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张特有的名片,指代一类顺其自然、通权达变、洒脱淡泊的隐者形象,是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捕”“钓”的概念之辨,引导学生发现了“夫”“父”之别,思维由表及里,融合了形象与理性。
二、“价值之辨” 显思之批判
问题一:成语反映的是民族与公众的共识,是文化传统的积淀,是久经考验与淘洗的智慧。但成语与成语之间又常常互悖互谬。同样说以小抗大以弱抗强:
A.愚公移山、精卫填海、杜鹃泣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铁杵磨针……
B.螳臂当车、以卵击石、蚍蜉撼树、化为齑粉、人心不足蛇吞象……
你心目中对“屈原投江”的这一行为的理解,更接近于何者?
生:前者。因为精神鼓舞是永恒的,比如作者说“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这份洁身自好的决绝就很让人感动。
生:前者。虽然没有成功,但需要有人引领前行。
生:后者。因为他毕竟失败了,可以积蓄力量等待更有用的时机,这样葬身鱼腹不太值得。
生:后者。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楚国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这是无用之举。
问题二:王蒙在《庄子的享受》一文中,关于“螳臂当车”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的螳螂主角似乎还没有那么可笑可耻,从挡车的螳螂来说,可以只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也可能是它只问是非,不问利害,只问这车走得是否合理,是否侵犯了螳螂族类的国土主权完整,只问该不该去阻挡,而不问是否挡得住,叫做知其不可而为之,但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带几分悲情,带几分壮烈,带几分大义凛然。这样的故事带几分美丽,几分美德,如果全世界的螳螂都来抵抗强权与侵略,如果成千上万挡车的螳螂尸横遍野,也说不定能挡一挡战车的去路,螳螂还真是十分了得!
这段话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生:虽然觉得有些不自量力,但肯定了这个行为的意义。
生:觉得结局未必就是不好的,说不定也会成功。
问题三:在王蒙看来,相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什么?
生:更重要的是这件事的意义,是否正义,是否有价值。
生:只要符合正道,即使希望渺茫,也要勇于抗争。
生:也就是在生命之上,成功之上,还有更重要的人生价值,或者说人生信仰。
总结:王蒙在《庄子的享受》一文中,曾这样表述:“庄子有一个特点,乃至中华文化的特點:一切的噩运,一切的天外飞来的横祸,都是反求诸己,自己招来的。自我的精神不得平衡安宁正是戕害自身生命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看待这一行为的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从事物两面,对事件展开评价,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这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体例之辨” 成思之独创
问题:李中华在《〈楚辞〉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一书中评价《楚辞》“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那么你认为《渔父》这篇文章的文体更接近于什么呢?小组讨论,并阐述理由。
第一小组:我们认为《渔父》是一篇小说,小说的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我们觉得这篇文章都具备。并且小说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虚构,这个故事不太可能是真实记录的,因为差不多是在屈原临死前,所以只是后人根据传说撰写的,这应当是一篇小说。
第二小组:我们组认为这是一首带有“兮”字体的古体诗,《楚辞》中大量的诗歌都是“兮”字体的长短句,这篇文章中“沧浪之水清兮”等句子就是这个特点,而且全篇比较容易上口,朗读起来也很有古诗词的韵味。
第三小组:我们组认为这是一篇古代散文,结合之前学过的苏轼的《赤壁赋》,文中句子骈散结合,写法自由灵活,可抒情、可言志、可论说、可描述,这也是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并且在写法上,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也就是说,“渔父”可能是虚构的,只是内心的另一个自己,是自己和自己的论辩。
第四小组:我们觉得这篇文章就像一出戏剧,舞台的布景就是汨罗江畔,舞台装扮比较细致,如“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并且有台词也有音乐歌曲,最重要的是集中展现了舞台人物的冲突,使得观众如同亲眼目睹一样。
总结:《楚辞》大致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刘向辑录四个阶段。“楚辞”最初是屈原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以兮字体长短句为显著特征,又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所以称为“骚体”。而在后世的仿作和发展中,又以“辞赋体”的形式兴盛于汉代。而关于《渔父》一文,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一书和郭沫若《屈原研究》一书都认为这并非屈原本人的作品,应该是后世的仿作。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序》也指出:“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余耳。”所以《渔父》一文也就兼具了诗歌和散文的特征,而既为仿作,则其内容的真实性有待商榷,可以说源于后世对屈原高洁形象的构想,不免有了虚构,所以可以窥见各种文体的端倪。学生立足已有知识,以文本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创见的推导,有助于构建思维的独特性。
黄厚江老师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一文中,着重指出了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思维训练缺失”“思维训练简单”“思维训练架空”“直觉思维的废弃”等问题,认为教师设计的一系列助力思维的探究活动,实际上只是对思维形式的模式化复制,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笔者希望通过对《渔父》一文的“三重思辨”,打破这种模式化、重复性、架空式的思维训练,在提升思维品质上作一个初探,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