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互证解“桃源”

2019-08-27 08:20周秀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乐土桃花源记渔人

周秀荣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文字优美、叙事生动的散文,多年来一直作为重点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然而有必要了解的是,《桃花源记》本是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诗》的序言。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少作品有诗前序,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高适《燕歌行》、白居易《琵琶行》等等,多以简短的文字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动因以及诗歌的主要内容等,对于读者深入理解诗歌情感内涵有较大帮助。一般情况下,诗前序依附于诗歌,独立成篇的较少,《桃花源记》算是一个特例,故有人认为其并不是为《桃花源诗》而写,二者是并立的关系。抛开这个问题不谈,二者在内容上关联紧密,构成一种互补、互证的关系,则是不可否认的。因此对诗文进行一番对读,能进一步加深对二者主题内涵、思想倾向等方面的认识。

一、“桃花源”理想探源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以各自不同的体式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战争饥荒、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安宁和乐的理想乐土——桃花源,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而这样的理想追求当直接导源于先秦《诗经·魏风·硕鼠》一诗。《硕鼠》全诗三章,意思相同。每章开首四句都以愤怒的呼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苗、麦)。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表达了劳动者对统治者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而又刻薄寡恩的强烈不满与愤恨。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逝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即决心逃离苦难的现实,去到一个不受剥削、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土,表达了农奴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不过,诗中并没有对这个理想的乐土作出具体的描绘,它只是被压迫者内心一个模糊的幻想和愿望而已。然而它却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对理想乐土的追求代不乏人,而那些不满现实而避世高蹈的隐逸之士,可谓是为追求心中的桃花源付出实际行动的人。魏晋六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昏暗,战乱不息,更导致隐逸的盛行。然而,隐逸作为一种个体行为,其生活实际往往并不如想象的那般美好,也无法彻底摆脱现实。陶渊明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典型隐士。他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遭受的剥削和压榨十分深重。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而且他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个性与污浊黑暗的官场更是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在经过一番内心的争斗与徘徊之后,最终选择去官归隐,躬耕乡野田园。归隐后,陶渊明虽然在精神上享受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但也常常遭遇“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现实困境。特别是隐居日久,不仅个人生活陷入困窘,更亲眼目睹、切身感受到邻里百姓终日辛勤劳作,却依然贫病交加的残酷现实,进一步促使他思考个人及百姓的出路到底在何方。而晋宋异代,更加深了陶渊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自己却无力改变这个现状,于是一个与污浊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世界——桃花源,就在他的笔下产生了。

二、《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在内容上的互证、互补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虽然都为我们描述了桃花源的宁静美好、欢乐祥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但二者在内容上又各有侧重,形成互证、互补的关系。《桃花源记》重点记述了渔人发现、探访桃花源的经过,以及在桃花源的见闻感受,故事离奇曲折,富有神秘感,从而激发读者进一步阅读《诗》的兴趣。《桃花源诗》则以质朴平淡的语言具体记述桃花源的社会情形。《记》中写桃花源百姓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只是渔人的直观感觉,而《诗》中则突出了桃源中人快乐幸福的原因所在。其一,桃源中人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其二,桃源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苛捐杂税,人们的劳动所得归自己所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其三,桃花源民风古朴,没有尔虞我诈的人间“巧智”:“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另外,《记》中写到渔人再寻桃花源而不得,这个悬念也在《诗》中通过作者的议论得以解答:“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因为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绝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它只有彻底与外界隔绝,才能保持自身的自由与独立,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总之,《记》是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处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情感态度、理想追求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以诗人的口吻陈述桃源中人的生活状态,并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相得益彰,充分显示了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三、《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在思想上的互证、互补

《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也一直存在着争议,有的认为是儒家大同思想的反映,有的则认为是道家思想的映射。细读发现,儒、道两家思想,在《记》与《诗》中都有体现,但仍然各有侧重。

《桃花源记》虽然也有道家追求自由的精神体现,但文中所描述的桃源世界更符合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儒家大同理想最早出自《礼记》,《礼记·礼运》中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而《记》中所描述的正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争,人们处于和平、宁静的环境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的人间乐土。而且,桃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表现了儒家“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仁爱友善;再者,那里的百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外部世界几百年来的王朝兴废、社会动乱一无所闻,正是对汉末以来因统治阶级争权夺利而导致天下动荡、百姓流离、政权频繁更迭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含蓄而有力的讽刺与批判。

《桃花源诗》所描述的桃源具体生活情景也与儒家大同理想基本一致,但与《记》相比较会发现,《诗》中侧重突出桃源中人生产、生活顺乎自然的一面,“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恰与《庄子·让王》篇中所描述的:“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一切顺应自然的理想社会不谋而合。而“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的反问,也与老庄所宣扬的“绝圣弃智”的观点一致。诗的结尾以“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表达诗人希望能驾着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与世界,这种浪漫的想象也表明作者与庄子希望摆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相契合。

《记》《诗》在思想倾向上各自对儒、道思想的侧重,表明了陶渊明所构想的“桃花源”理想国是儒、道两家社会理想的兼容互补,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陶渊明外儒内道的思想特征。

猜你喜欢
乐土桃花源记渔人
A Greedy Story
逆转
我的亲娘
适彼乐土
渔人的故事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桃花源记》
打渔人
温情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