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2019-08-27 03:42刘欣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网络文化背景大学生

刘欣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时代正式来临,而网络文化就是随着互联网而兴起的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为简单便捷的学习和生活。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但是大学生在分享网络文化资源时极其容易受到来自互联网各方面的冲击,不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文章通过对网络文化进行概述,分析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给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策略。

关键词:网络文化;背景;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结合而生的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由于大学生的思维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他们追求精神自由,但是精神世界还不够成熟,网络空间成为他们进行交互的平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网络文化概述

网络文化是一种集合,它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主要包含了文化活动、方式和观念。网络文化是文化内容和新型技术的融合体,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恰当的。因为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待文化,而另一种是站在文化的视角看待网络。立足于网络的角度看待文化强调了由网络的特点突出技术的创新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而立足于文化的视角看待网络则是由文化的特性强调了网络文化下文化的转型。网络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具体展现和延伸,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产品、思维特征。

二、社会主义价值观重要内容和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

如果我国的教育没有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主导思想,不可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可以说培养具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任务之一。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要深入到各个领域中,落实到教育的各个环节,确保其万无一失地开展。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培养具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网络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方便简捷的途径和方式,与此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必须覆盖所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形成长久有效的教育模式,不断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大学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引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比较开放,思想较为自由开阔,有着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进校园、课堂和教材中,通过与学生的“亲密接触”,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高校要重视创设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体系,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因此,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实践教育、创设有着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主要有:(1)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把个人主义放于集体主义之后;(3)以淳朴为美,重视自身的本色,崇敬自然;(4)树立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观;(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优势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颠覆了以往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势在必行。以下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优势:

(一)网络文化信息的海量性和共享性

网络文化背景下,关于各方面文化的传播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文化传播方式,网络所搭载的文化信息量非常大。我国当代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和传播者,他们善于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各方各面,并深入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和相同性。网络文化具有海量性和共享性,这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拓宽视野,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实效性。在信息时代,全世界的文化都交织在一起,并且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方各面,网络媒介使文化实现了全球化,多元文化的交织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体驗,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实现了全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网络文化信息的共享性可以给大学教师提供全世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式和经验,教师可以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别国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创新,构造出适宜中国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方式。

(二)网络文化信息的自主性

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大学教师注重道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彻底改变了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单一和固化的教学模式。网络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在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和喜好,自主进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习,大学教师也可以选择合适的网络文化平台,使学生在浏览校园各方面平台的同时,慢慢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思路

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要开辟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新视野,获得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突破,严格把控舆论导向,帮助大学生辨别网络上的不良文化信息,坚决反对错误的文化思潮入侵,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以下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提供几条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认知

信息时代的到来,各方面文化的传播不同于以往传统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互联网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即网络信息不一定全部真实可靠,这就需要大学生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信息的复杂化特点会让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的熏陶下,模糊对自己的正确定位,加上现实世界和网络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使得他们在脱离网络文化世界,面对现实世界时,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网络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自我认知,帮助他们明确自身的正确定位,进而让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生活。大学生明确的自我定位,是开展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必要前提。

(二)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大学生的信用网络

网络文化的匿名化和复杂化使得我国许多大学生养成了不良习惯,进而做出一些道德缺失的行为。大学生的不良信用记录,就是大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缺失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表现之一。大学生的信用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一大问题,还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大学生信用度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文化的传播因为网络的支持而变得快速便捷,但是也使得文化变得更為复杂、难以捉摸,利用好先进的网络技术,开发出保障大学生信用度的外部制约制度,打造出大学生的信用网络,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机遇。

(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方式

网络文化具有随意性和碎片性的特点,而高校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课程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助于改进网络文化的缺陷。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而实现,高校要善于将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适当地融合,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方式,进而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促使其认可社会主义价值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更简单便捷的平台,但是也给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高校教师要共同抵御这些负面影响,让网络文化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熊文丽.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4(03):26-30.

[2] 张萌,李立菊,姜丽萍,吴立红.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71-72+77.

[3] 张天浩.新媒体环境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1):84-92.

[4] 刘忠祺.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1):71-75.

猜你喜欢
网络文化背景大学生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