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溯源及中国路径

2019-08-27 03:42胡旭万丹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胡旭 万丹丹

摘 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外交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其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世界格局走向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应着“中国梦”执政方略、蕴含着“共同性”价值理念、倡导“非结盟”外交思维,这一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汲取了营养,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提供了奉行“共赢主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中国路径。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赢主义;一带一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作为当代中国外交政策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十分丰富。这种理念的提出有着其独有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是当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提出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中首次明确的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表述“合作共赢,就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诉求,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会见外国专家时强调“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两次表述从而在国内外正式对外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关概念。

(二)传播阶段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家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这是习近平首次以国家领导人身份在国际外交场合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后三年,习近平在印尼国会演讲中、在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发言中、在巴西国会演讲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中、在亚非拉领导人会议讲话中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阐述。

(三)成熟阶段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并号召世界各国继续和弘扬联合国宪章,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讲话《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系统的、完整的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党要贯彻落实的基本方略,也标志着这一思想走向成熟。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质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作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外交纲领,它代表着新一届党中央对世界潮流的新見解,深刻的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对未来世界的规划和新时代的外交蓝图。

(一)蕴含着“共同性”价值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价值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是各国人民对于生存和发展这一主题的共同目标,它的核心在于“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依靠诸如“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等核心理念。“共同性”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利益共同。各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二是挑战共同。当前全球化问题以及中美贸易战势必波及世界每个国家,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协手来面对。三是责任共同。促使世界各个国家为了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共同主题而不懈奋斗。

(二)呼应着“中国梦”执政方略

作为国家领导集体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国内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展示了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自信心,推动着“中国梦”的实现。从国际角度来说,零和博弈终究不符合世界大局。这些条件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历史机遇。从2018年7月6日开始,中美贸易战开打至今“越战越烈”。美国单边主义终将被世界遗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决立场,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国际环境。

(三)倡导“非结盟”外交思维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国家的“同盟理论”截然不同,其所倡导的双边合作以双方意愿为基础,以全人类利益为出发点。中国政府已多次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不会走国家结盟的道路,同时也呼吁其他国家不要走结盟的道路。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1.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借鉴。马克思本身并没有关于“共同体”的专著,但是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相关作品中的观点可以汇集从而构成完整的思想。马克思在著作中明确的指出了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方式,它以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分别是“自然的共同体”“虚假的共同体”“自然人的联合体”。 “自然的共同体”最先形成,是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情况下为了抵御自然灾害而形成的形式。伴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升,“自然共同体”之间的利益逐步显现并逐步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于是乎作为调解矛盾的形式,以国家为基本的共同体应运而生,因为敏锐的看到了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马克思对此表述为“虚假共同体”。马克思目睹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自私本性后,深刻的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为一种被马克思称之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共同体形式所取代。不难看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体系提供了借鉴,马克思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其上升到了整个人类范畴,部署的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实践路径。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时代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两者都体现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马克思共同体的论述是从无产阶级角度出发的,旨在实现人类解放,而习近平的这一思想则是为了推动着人类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做出的决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虚假共同体”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它科学性地解决了“自由人联合体”不会一蹴而就的现实,又回答了如何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实现“自然人联合体”这个远大目标,从实践而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格局的当代设计。

(二)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养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缩小了人类全球交往的时刻差距,但其过于追求工具理性而漠视了人文价值,在这一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其短,从而构成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元素。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要积极挖掘中华文化之中的处世之道和廉政观念,从中汲取营养从而与发展大势相结合。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展示的“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等传统理念。

1.体现着“天下一家”的责任观。儒家的思想一直超越国家的界限将天下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其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情怀和心忧天下的担当充分体现着儒家所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传统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春贺词中说“中国人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世界人民过得好”。“天下一家”的理念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2.蕴含“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大同社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心中的理想社会形态,而“和而不同”的思想则是其中最为精要的概括,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以儒释道为主体兼纳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思想,当前“和而不同”的现状为国家文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这个意义上“和而不同”的发展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具有价值指导意义。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路径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内涵丰富的理念倡导者,理應成为理念的践行者,为此路径选择就极为重要。

(一)奉行“共赢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一直坚持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共赢主义,旨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开放性世界,建立开放型经济,推动文化交流借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赢。

目前中国的在经济、国防和科技有着长足进步,综合国力稳居世界前列,但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之路,延续“和为贵”的传统文化,打破“国强必霸”的旧思维,这也明确了中国将坚定不移的与世界各国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完全契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旨在实现共赢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是影响世界的“中国方案”,一方面是中国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是全球性倡议。

“一带一路”与美国的在二战结束后所倡导的欧洲复兴计划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旨在互利互惠,后者是通过援助欧洲来对抗苏联,体现的是典型的冷战思维。中国的“一带一路”旨在把中国发展的红利与世界各国分享,从而带动沿线国家。

(三)建设“五位一体”新型世界

对于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如果构建这个世界,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清晰的路线图,便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政治路线:构建持久和平的世界。“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倡导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和平稳定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故而持久和平的世界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要倡导的政治路线。

2.安全路线:构建普遍安全的世界。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世界人民对安全的渴望十分强烈。在构建安全的方式之中,主要靠“打”和靠“谈”,而中国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呼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行动应对各类安全挑战,携手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

3.经济路线:构建共同繁荣的世界。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中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开放根本性地改变了中国,反过来也使得中国更加坚定改革开放这一国策,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寻求双赢、多赢、共赢合作,建设共同繁荣的开放型世界。

4.文化路线:构建开放包容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中国文明精粹之所在便是弘扬“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理念,以交流方式消除社会制度、信仰所带的隔阂,从而凝聚强大合力。

5.生态路线: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人与自然最终将实现“人与自然界和谐共生”,为了使自然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文明必然要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要以此为导向,呼吁世界各国人民形成绿色发展共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12年第22期,第23页.

[2] 习近平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座谈[N].人民日报,2012年12月6日,第2版.

[3] 习近平.携手共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造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5年9月29日,第2版.

[4]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年1月1日第2版.

[5] 参见李爱敏: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J].克拉玛依学刊,2016年6月.

[6] 参见牛云芳:从“虚幻共同体”到“真正的共同体”——德意志.

[7]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N].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N].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

[9] 参见习近平: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工作更加合理,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4日.

[10] 参见陈明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山东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11] 参见胡鞍钢:中国为何能打破“国强必霸”逻辑——习近平“共赢主义”思想目标与内涵[J].人民论坛,2015年第15期.

[12] 刘江永.海陆和合论:“一带一路”可持续安全的地缘政治学[M].国家安全研究,201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