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的预防作用研究

2019-08-27 11:39明2倪浩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川芎偏头痛头痛

钟 岩,卢 明2,倪浩斌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1年该病是慢性残疾性疾病的第19位,2013年则位居第7位[1],已引起全世界广泛重视。本病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剧烈头痛且多发生偏侧头痛,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以及畏声等症状[2]。偏头痛不仅影响个人社会功能的发挥,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更降低社会生产力,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3]。因此,偏头痛的防治是目前备受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西医治疗,部分偏头痛症状缓解,但总体治疗效果不佳,也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4]。该病在中医学范畴属“头痛”,多是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从而致使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络、瘀血阻络以致头风[5]。本研究基于上述理论采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探讨其预防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7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68例病人。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IHS)偏头痛诊断标准[6]以及中医诊断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相关标准;②发作5次以上,每次疼痛持续4~72 h;③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④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审核,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偏瘫型、基底型、复杂型等特殊类型偏头痛,或不能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偏头痛;②既往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③患有急性或难以控制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④过敏体质和(或)药物过敏史;⑤精神障碍,或依从性差。根据病人就诊顺序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30~65(54.28±7.28)岁;病程1~7(2.87±0.37)年;试验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8(54.39±7.32)岁;病程1~8(2.96±0.4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377,规格:每片5 mg),每次10 mg,每晚1次,睡前口服。试验组予川芎茶调散加减,组方:川芎15 g,白芷12 g,羌活9 g,荆芥9 g,防风10 g,白芍20 g,细辛3 g;随证加减:头痛剧烈加全蝎6 g,僵蚕9 g;头晕加天麻9 g,钩藤9 g;呕吐加白术15 g,半夏10 g;肝胆火旺头痛加龙胆草6 g、栀子9 g。每日1次,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均连续治疗4周,同时嘱病人避风寒,调畅情志,戒烟限酒,注意休息,并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采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检测椎动脉(V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②临床症状评分[8],头痛发作次数:无发作计0分;≤2次/月计3分;3~4次/月计6分;≥5次/月计9分。头痛持续时间:无发作计0分;每月≤12 h计3分;每月13~48 h计6分;每月≥49 h计9分。伴随症状:无伴随症状计0分;伴有恶心、呕吐、畏声、畏光,其中1项计1分,2项计2分,3项计3分。③血清标志物:采集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80 ℃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水平。④疗效评价:参照相关文献[9]及结合临床表现评定标准,痊愈:头痛完全消失,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减少>90%;显效:头痛发作次数、时间显著减少,程度显著减轻,60%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ACA、M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VA、ACA、M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组别例数时间VAACAMCAPCABA对照组34治疗前40.32±5.3866.28±8.7686.44±12.1453.78±7.5746.03±6.46治疗后37.58±5.1557.35±7.8969.09±9.7746.29±6.5242.77±6.01t值2.1454.4176.4924.3712.154P<0.05<0.01<0.01<0.01<0.05试验组34治疗前40.30±5.4066.31±8.8086.45±12.1553.81±7.6046.10±6.50治疗后35.02±4.791)52.01±6.981)61.68±8.371)41.41±5.731)39.82±5.421)t值4.2657.4249.7107.5974.327P<0.01<0.01<0.01<0.01<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5

2.2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详见表2。

组别例数时间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对照组34治疗前8.08±1.097.44±1.032.19±0.30治疗后5.43±0.755.61±0.771.07±0.14t值11.6798.29819.727P<0.01<0.01<0.01试验组34治疗前8.10±1.127.46±1.042.21±0.30治疗后3.72±0.501)3.83±0.541)0.55±0.061)t值20.82218.06331.638P<0.01<0.01<0.01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P<0.01

2.3 5-HT、β-EP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5-HT、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5-HT、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详见表3。

组别例数 5-HT(ng/L) 治疗前治疗后t值P β-EP(pg/mL)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对照组34242.61±32.65269.52±36.79-3.190<0.0144.35±6.1170.63±10.01-13.067<0.01试验组34242.48±32.70299.07±42.02-6.197<0.0144.40±6.1082.34±10.93-17.674<0.01t值0.016-3.085-0.034-4.607P>0.05<0.01>0.05<0.01

2.4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试验组痊愈20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Z=-2.137,P=0.033

3 讨 论

目前,我国18~65岁人群偏头痛发病率高达9.3%,其中38%由于中重度头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考虑预防治疗[10]。该病预防以药物为主,相关指南推荐预防药物多来自其他领域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等,均存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1]。中医学治疗偏头痛已有上千年历史,在预防和治疗中有独特优势,应用亦越来越广。本病属中医学“头风”“首风”“脑风”等疾病范畴[12],李东桓《东桓十书·内外伤感辩论》记载:“如头半边痛者……此偏头痛也”。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汇头部。《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症因脉治》提出:“伤风头痛或半边偏痛,皆因风冷所吹,遇风冷则发。贼风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风邪入脑,清阳被扰气血不畅,组遏络道”,由此可见,偏头痛病因病机与贼风外袭、上犯巅顶、风邪入脑等有关[13]。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见的治疗头痛方剂。方中川芎辛温升散,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为治头痛之要药,善治少阳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三者均为君药。荆芥、防风、细辛辛散上行,能够疏散头部感受的风邪,增强疏风止痛效用,均为臣药;甘草调和药性,并以清茶调下,均为佐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芎茶调散具有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器官血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14]。本研究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川芎茶调散具有一定预防偏头痛作用,与张国妮等[15]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脑血流速度异常是偏头痛发作期的主要病理基础[16],有研究表明,70.59%偏头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脑动脉变异,这种变异在一些诱因下能够引起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如血管痉挛、血流加速等均为偏头痛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VA、ACA、M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表明川芎茶调散能够有效降低脑血流速度,改善脑血管高反应状态,进一步消除偏头痛的发生和发展机制,起到减少复发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亦提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佐证了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袁昌文等[17]研究表明,川芎茶调散通过协调平衡脑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血小板功能以及血流流变,对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疗效。5-HT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收缩血管和平滑肌作用,是内源性疼痛系统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5-HT能神经通路通过分布在三叉神经血管痛觉通路各级结构上不同亚型的5-HT受体,介导了下行抑制/易化系统中抑制和易化疼痛的双重调痛作用,这与偏头痛病理生理机制的形成和治疗密切相关[18]。β-EP是一种氨基酸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人体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其能够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性,从而致使脑血管收缩舒张失调,其血管变化特征与偏头痛病人变化一致。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β-EP具有缓解偏头痛的作用。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5-HT、β-E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表明川芎茶调散具有良好镇痛作用,与孙达等[19]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川芎茶调散对偏头痛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显著缓解偏头痛病情,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调节脑血流速度以及5-HT、β-EP表达,但确切作用机制有待下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川芎偏头痛头痛
川芎茶调散治疗耳鼻喉科疾病举隅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3种钝化剂施用下川芎主要部位生长和镉积累情况初探△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注意!头痛可能预示着甲状腺问题
胆囊炎多食川芎黑豆
偏头痛吃紫菜干
会变身的烦恼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