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燕
一堂课质量的高低,与学生的参与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参与度大,教学质量就高;学生参与度小,教学质量就低。為此,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对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以小学数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为例,从活动设计、思维引领、情境体悟三个教与学的环节,谈谈自己对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认识。
一、活动设计着力于兴趣点
我的数学教学课堂,往往是从活动开始的,以活动带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初步了解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如何设计活动呢?我往往都是以新颖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兴趣,以带动整个活动的开展。如在一个钉子板(钉子间的行距与株距为1厘米)上,我先让学生用线绳绕着8个钉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再让学生绕着8个钉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对这两个同是用8个钉子围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用数格子的方式来比较面积的大小。学生数过格子之后,就会看出:尽管平行四边形周长大,但两个图形的面积同是4平方厘米。似乎所经过的钉子数一旦固定,面积就不会有变化。这是一个新的发现。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就会对本课产生兴趣。然后,我从这个活动开始,展示各种形状的图形,让他们数钉子数,数面积数,再进行比较分析,以此深入到学习内容中去。
在平日里的活动设计中,我总是以不断地发现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由此把学生的情感紧紧地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起到调动学生深度参与的作用。
二、思维引领着力于矛盾点
事物的矛盾现象,往往就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有矛盾,就会引起思考。通过思考,学生思维就能进入矛盾现象的背后,去寻找那同质的内容,新知识也就产生了。新知识带来新眼光,新眼光带来新视野。这样,又会发现新的矛盾现象,又能促成学生进行新的思考,思维也进入了新的境界。如此反复,就会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
还以《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为例。在课堂初始阶段,我们发现了多边形的面积和边上的钉子数的关系是:S=n÷2(S代表面积,n代表所围钉子数)。 然后,又进一步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验证。这时,学生发现,当图形中间只有一个钉子时,其面积与钉子数就符合S=n÷2这一公式;当图形中间是2个、3个或更多钉子时,其面积与钉子数就不符合S=n÷2这一公式了。这就会引起学生进行新的思考。学生发现,一个多边形,其面积不仅仅与边上的钉子数相关,还和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相关,多边形内部钉子数越多,其面积越大。那么,二者之间有没有具体的数量相关呢?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知识内部的矛盾点,这样就能不断地提出新问题,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三、情境体悟着力于顿悟点
学生对知识的新发现,不仅仅是运用抽象思维的逻辑推导,还包括运用直觉来顿悟。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并凸显与学生心理息息相关的核心内容,以促成学生的共鸣及顿悟,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其内在规律。
紧接上面的教学内容,针对那个困惑,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圈图形。在图形边上钉子数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增多其内部的钉子数,然后又不断地减少其内部的钉子数。这样聚焦于图形内部的钉子数,来回往复地操作。这时,学生就会顿悟出:当内部钉子数为1时,其面积是钉子数的一半;之后,每增加一个钉子,其面积就会增加1。再推而广之,学生也就能很快地建立起面积(S)、边上钉子数(n)及内部钉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公式: S=n÷2+a-1。
从这个教学片段可以看出:在学生具体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找到那个顿悟点,并让学生在这个顿悟点上反复“折腾”,就一定能够有所发现、有所顿悟。虽然,这个没有通过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仅是一种假设。但学生能够通过验证来予以证实。而这个操作、顿悟、验证的过程,也自然而然地起到了让学生深度参与的作用。
以上三个着力点,是沿着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情感、思维、直觉上不断呈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眼光,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的各个着力点,调动学生的深度参与度,以达到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