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2019-08-26 01:21赵银丰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解题技巧高中历史

赵银丰

摘 要:教师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对历史学科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材料解析题的理解不够,特别是在比较类、特点类以及启示类的解题上存在困难。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正确的解决历史问题,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解析;解题技巧

目前的历史学科在题型上分为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类,而后者在考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多数学生在解决这类题型的过程中都存在审题不到位,设问要求理解不到位,答题逻辑混乱的问题。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充分掌握三种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特点特征类设问题的解析

特点特征类题目一般来说需要学生具有高度提炼材料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概括能力,而且这种题型的答案都比较精炼简洁。

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存在不同的特征,主要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外交方面来进行分析,比如说,要对清明时期进行分析,就可以在政治上概括为从皇权专制达到顶峰最终走向衰败;可以在经济上概括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并缓慢发展;可以在思想文化上概括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和新的思想的启蒙,而在对外关系上则可以概括为封闭自守。[1]

从某个阶段的历史现象出发可以根据其特征设置一些特点特征类的问题,如果和经济现象有关,就可以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策的支持、经营方式以及经济的活跃度等多个方面出发,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比如说明清时期就可以把其商业发展的特征概括为商品经济为主导,劳动力产品充足,农、副产品也逐渐商品化;政治方面可以从政策、社会矛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思想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更加注重大众思想文化的发展,相比过去有了更快的发展。

对不同历史事件的要从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才可以使得答题变得更为简单,可以从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过程、内容、结果、影响等进行分析,比如说,可以把戊戌变法的特点概括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借助拖托古改制,最终因为缺少群众基础而失败,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定的思想启蒙。

二、比较类设问题的解析

这类问题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指向明确,一部分题需要归纳相同点,另一部分题是需要对比不同点或者是把异同点进行综合考虑,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从宏观角度思考,因为其特点中的相同点是相对的,不同点是绝对的,学生要准确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

比较类设问题在出题的过程中会直接给出需要比较的不同角度,这种题通常只需要找准材料给出的比较对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做答即可。比如说,在文综卷中有一个这类的历史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在对这个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明确要做出比较的就是“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的不同点,大多数比较类的设问题只需要掌握一些特定的解题技巧就可以很好的进行解答。在比较一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就可以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发生方式、突出特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而在对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就可以从历史人物生活的时代、阶级属性、主要思想、历史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对孙中山和梁启超进行相同点的比较过程中,可以总结为二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家、都主张救亡图存,都为后人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作答过程中也要注意突出对比,找到材料的关键词,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

三、启示认识类设问题的解析

这类历史题型在考试中比较常见,要求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总结共同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整体分析和把握,考验学生对材料的解读水平和提炼结论的能力。[2]

目前学生比较常见的启示类问题主要可以概括為:对某一现象谈启示;由一个问题推及同类问题谈启示;从国外经验谈国内启示等等。在这类题型中,要从成功的历史事件中借鉴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解题过程中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方面进行分析。在经济方面可以考虑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是否相适应,是否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要根据国情和政策做出思考;政治方面可以考虑统治阶级的性质,推行的政策等进行分析;外交方面可以从国家的地位,国际关系对各国的影响等进行考虑。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答案和设问之间相互协调,不能脱离材料进行空谈。

四、结束语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时间性、综合性以及人文性。在高中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解析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提高自身的思维层次以及认知水平,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并且还要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才能推动自身解题水平的提高,才能让成绩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家香.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J].新校园旬刊,2013(10): 158.

[2]陆安.历史教材创新与历史教学创新[].山东教育科研,2001.

猜你喜欢
解题技巧高中历史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让五年高考题为“七选五”解题技巧代言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之“数”“形”结合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