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林
摘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国有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也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开展和发展的重要资料。固定资产具体指在单位价值上超过1000元,使用年限上超过一年的或者专用设备价值超过1500元的原有型物质资产。做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事业单位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是保护国家财产。本文主要对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是国家的重要财产,因此做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实际上也是对国家财产的保护。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深刻,虽然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但是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仍然存在计划经济的影子,因此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实际,采取针对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措施。我国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法律制度要求,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不足
我国在旧版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内容很少,虽然在新会计制度中有所补充和完善,但是与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事业单位领导的意识中,固定资产对单位的效益提升作用不大,因此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1]。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依据,过于随意,經常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要么是制度不够健全,要么在执行过程中力度不足。这种对固定资产管理不重视的理念导致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合理
从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方面来看,会计核算不合理现象严重。旧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计提累计折旧没有做出规定,将固定资产的购置都划分到当期的列支中,使得固定资产在后期的应用中无法对磨损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映,而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不符,造成事业单位资产虚增。同时在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方面,增加的部分以及尚未竣工但是已经使用的固定资产都没有进行入账处理,而且无偿调入、捐赠等方面的固定资产也没有进行会计处理;此外,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收付实现制的方式进行,导致固定资产的预算不合理。虽然在新会计制度下这些问题都已经进行改善,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权责划分不明确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分析,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而是将固定资产管理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也就是每个部门都会涉及到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而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权责划分不明的情况[2]。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人为因素,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每个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忽视单位的整体利益。而事业单位统一管理制度的缺乏必然会导致固定资产的维护以及利用率受到影响,导致固定资产流失和闲置,造成国家财产浪费。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建设上虽然通过新会计制度的引导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没有根据单位具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助内部管理制度也会影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结合单位的实际运作情况,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维护、应用以及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制度[3]。并针对每个环节都需要给出具体的要求和指示。比如A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并针对固定资产的流入和流出记录方面设置专门的人员,保证单位所有的固定资产的应用、磨损等情况都具有详细的记录,任何人不得随意应用和处理。
(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会计核算存在很多的不足。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第一,对会计核算的入账标准进行完善和明确。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的年限必须要在一年以上(包括一年),单位价值需要保证在1000元以上,有其他规定的也需要保证满足规定要求,而且在固定资产使用中必须要保持资产的原有形态。同时严格根据新会计制度要求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入账管理工作。比如A事业单位中存在很多价值没有超过制度中规定的大批物品,针对这部分财产事业单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单位的情况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比如如果物品的数量超过10个,价格超过3000元,可以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同时,在固定资产的账务处理中,如果存在自建或者改扩建的固定资产也需要给出相应的规定。此外,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方面来看,A事业单位采用月度计提折旧的方式,对于一些涉及到折旧年份的问题,如果上级部门做出明确规定的需要严格根据上级的指示执行,如果没有给出具体要求的,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提折旧,但是需要保证计提折旧必须要能够真实反应固定资产的价值。从固定资产的权责管理方面来看,A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的原则。但是由于事业单位习惯于收付实现制的方式,全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渗透,比如可以先从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入手。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等多个部门的配合,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形成互相牵制的管理体系。各个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都具有各自的责任和权力,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需要对各部门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定期对职责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对固定资产造成浪费或者毁坏的人员给予严惩,对于对固定资产管理兢兢业业,维护得当的人员需要给予奖励,促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落实。此外,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工作,做好单位内部控制,保证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编制、审核以及后期的验收工作分管于不同的部门。同时在固定资产的处理申请以及审批方面也需要做到职务分离,做好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和互相制约工作。此外,还需要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完善。比如,A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采购中,采用采购和管理的分开机制,而且要求对于单位的大型资产采购必须要经过集体决定,并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而选,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此外,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中,还需要注重对资产的保值以及完整性方面的监督,对于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违反规定或者造成损失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此外,建设通畅的投诉渠道,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受理,并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为保护好国家财产提供有利的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仅是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资产形式,同时也是国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传统固定资产管理理念以及方式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资产虚高或者维护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和浪费,因此必须要结合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坚持宏观制度和原则的基础上,对单位固定资产制度进行完善,并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划分和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石贤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4):7-8.
[2]刘瑞平.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9(4):156-157.
[3]曹文英.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9(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