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加速了电子通信技术发展,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新时期,为了能够满足各行各业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必须强化技术创新。本文首先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目前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工作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重要性;优化
信息化时代背景中,电子通信行业飞速发展,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在当前市场形势中,电子通信行业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为了确保其能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做好创新工作。基于此,加强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重要性及优化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重要性
当今时期,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的产品工具不断普及,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让人们获得更多情感体验。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很多新兴产业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也是电子通信产业立足于市场的重要基础。强化创新,才能够为电子通信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促进电子通信行业健康发展,为人们创造出更加智能化的通信环境。
2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中存在不足
现阶段,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体现在:第一,核心技术不足。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我国在电子通信领域核心技术不足,且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不仅影响了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发展,也影响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目前,我国电子通信行业中包含了众多外资企业,很多尖端技术都掌握在外资企业中,而如果创新不足,则只会让外资企业持续扩张,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必将受到严重打击;第二,创新能力薄弱。与之前相比,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从整个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来说,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尽管当前电子通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但很多企业在技术发展中以模仿为主,自主创新水平偏差,且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严重,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工作造成极大干扰,对电子通信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 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优化策略
3.1培养创新性人才
在实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考虑到电子通信技术是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中核心技术基础,必须从培养科技创新性人才入手。21世纪下,人才是任何行业最根本的生产力、竞争力,是最为基础的资源,在推动行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创新人才。可以将电子通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育充分结合,在高校中开设相关的专业,从高校中培养大量人才。同时,相关单位更需要强化人才培养工作,引入优胜劣汰机制,在行业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人才在电子通信行业构建中保持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3.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系
在电子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必须以通信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基础。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对技术创新实践中,需要坚持标准化改革战略,通过相关电子通信技术产品研发,推陈出新,促进电子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让电子通信技术体系建设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为技术持续创新奠定基础。
3.3做好通信产业中的相互合作
为了确保通信工程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变为实际产品,必须保证电子通信工程各环节中相关主体之间相互配合,赢得相关的支持。相对于其他产业,电子通信技术更新速度明显较快,若实际运用中不能将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很容易导致技术过时。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有关工作还有待提升,做好对相关技术研发的保护,避免其夭折,做好电子通信产业之间相互协作工作。
3.4强化关键技术创新
电子通信技术发展中,基础技术、工程核心技术都十分重要,只有全面掌握这两种技术,才能保证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现如今,我国电子通信基础技术已经相对完善,在很多基础领域中百花齐放,但很多核心技术还依赖于进口。因此,必须加强关键技术创新,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在核心技术方面占据主动,增强自我竞争力。
4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高新科技水平持续发展的今天,电子通信技術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电子通信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从产品、技术、工程产业等各方面入手,凸显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间合作,推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建飞,李永平.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分析[J].电子世界,2017,21(8):202203.
[2]石海军.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及优化策略[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3):99101.
[3]付欣茹,尚玉萍.技术创新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电子通信行业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7,24(11):1213.
[4]周俊峰.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21(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