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摘要】在我国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PPP模式的运行加速项目建设的进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公共设施带来的外部利益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然而,我国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庞大,为公众带来的外部利益巨大,其所需资金、期限、风险大小各不相同,目前我国缺乏规范的法律法规保障PPP模式的正常运营,在合作过程中政府和民营企业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认知度影响项目的最终建设完成进度和获益程度。因此,PPP模式存在的弊端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PPP;基础设施;私人部门;公共部门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日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已经提出PPP模式来促进社会资本与政府部门合作,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1.2研究意义
政府面对日益加剧的基础设施资金需求,传统融资方式已经无法正常持续运营支持。因此,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变得尤为重要。而PPP模式在私营企业、公共部门、基础设施本身存在漏洞,导致PPP模式无法正常运营。
2 相关概念界定与阐述
2.1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与BOT不同,PPP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对项目中后期建设管理运营过程参与更深,并且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在合作中提高资金使用率和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2.2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
3 私营企业
3.1私营企业的存在问题
3.1.1社会资本很难真正参与投入项目
目前很多小型私营企业承担风险能力不足,社会资本投资速度在放缓,行业进入阻力大,市场准入障碍始终存在。同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阻拦社会资本的进入,使社会资本占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比重较小,在PPP模式中收益性降低,从而导致社会资本的积极性降低、参与度下降。
3.1.2私营企业融资困难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需要巨大数额的资金,社会资本虽然投资规模和潜力较大,但在一些中小企业在长期融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国有银行在贷款方面的歧视,融资门槛较高,手续繁杂,导致融资渠道有限,融资数额不足。
3.2社会资本利益受损
3.2.1政府违约风险存在
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共同完成,私营企业的大部分或全部投资回报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支付,而政府部门在项目完成后出现违约现象或临时改变决策,将会严重打击损害私营部门的利益。
3.2.2风险共担原则缺乏
PPP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风险共担的原则缺乏法律保护,对风险的预测能力也较为匮乏。当项目出现风险时,政府部门将风险和责任承担一起推脱给私人部门,而私人部门力量薄弱,对于风险冲击往往较大,最后可能面临亏空风险。
4 基础设施
4.1PPP模式下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法律法规中仍没有明确规定对基础设施项目考核评定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基础设施项目评估定位存在缺陷,投资过程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PPP模式缺乏风险评估,PPP项目往往具有资金投入高、发展周期长,交易结构复杂等特点,资金成本需要和经济效率、时间效率因风险程度不同也存在差别。
4.2项目投入经营中存在的缺陷
政府部门对一个项目的审批时间过长,这会造成社会资金参与项目的速度较慢,项目的风险性增大。社会资金取得收益时间过长,同时在等待审批过程中导致手续费用不断增加,增加成本。
5 公共部门
5.1合作精神发挥薄弱
面临地方债务压力较大、信用较差等问题时,某些政府部门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后不能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支付,利用地方政府部门手中的不正当权力威胁社会资本的地位和利益。
PPP模式需要由合同约束双方行为,而由于政府需要根据合同规定进行决策,因而受到束缚,导致对基础设施项目监管不力,制定决策时对市场变化的灵活度下降,导致双方共同利益受损。
5.2项目价格制定不合理
目前只有承担项目的私营企业定价,只能代表个别项目的成本水平,而不是行业平均成本水平。信息不对称、风险分担不公平以及价格构成中政府乱收费现象,给政府监管带来不便,导致价格的上涨。
5.3公共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
PPP模式较为复杂,实施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和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多,对政府部门实施经营的人员要求更为严格,当出现某些经营人员专业水平不达标、态度不端正或沿用传统方式经营管理,沒有与时俱进针对PPP模式创新改革的情况时,国有资产会逐渐流失。
6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私营企业、政府部门和基础设施存在的结构缺陷问题,在不同角度反映出PPP模式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和引起的弊端。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改善PPP模式存在的问题,社会中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更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也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范川,王晓东.创新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J].探索思考,2018(6).
[2]吴梦.PPP融资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重庆轨道交通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8,14:5.
[3]周正祥,张秀芳,张平.新常态下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5,9:9192.
[4]秦亚飞,高洪显,李海萍.基于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绩效评价研究[M].河北,2018,8.
[5]刘晓凯,张明.全球视角下的PPP内涵、模式、实践与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15,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