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竞文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使命,高校应结合体育教学工作特点从宣传教育、发挥党支部作用和建立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师资队伍;教育管理
一、新时代要求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提出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立足新的时代背景,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深入分析研究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大会在论述如何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时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也成为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师德师风的概念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黨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18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
师德,即教师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师风,即教师行业的风尚风气。为了让高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可以更加准备把握其含义,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明确了高校教师应具有的职业行为,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与此同时,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列清负面清单,使高校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底线原则,严格要求自己。
二、体育教师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特点与使命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体育和德育的双重使命。体育教师不仅要“育体”指导学生增强体魄,还要对学生进行“育德”,提升其心理和思想道德素质。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育更加全面,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体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肢体技术示范课程,学生在最开始要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进行模仿学习,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十分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充沛的体能,这也是体育教学课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与此同时,新时代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指导理念和内容也不断拓展。高校体育教师在时代的鞭策下,还应具备相应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成果。
(二)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提升大学生的各项素质。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体育教师教学覆盖面很广,会指导各个年级和专业的学生。在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体育教师会将德育融入教学设计之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
促进体育教师个人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任务负担重,对于科研工作会有所懈怠,科研成果较少,职称晋升受阻。没有科研支撑,也会导致教学方式落后,不利于教学能力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规范体育教师行为同时,为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三、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师德师风宣传与培训
首先从认知层面改变体育教师的工作思考方式,学校和部门逐级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定期组织体育教师进行相关体育和德育的培训,将恪守师德师风理念根植每位教师内心。传授学生全面提升体能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体育比赛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心智与体质。
通过对师德师风宣传与培训,使体育教师明确其社会价值,实现自我职业认知,从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打造体育“金课”。
(二)发挥教师党支部带头作用
理论转化为实践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一步,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和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结合体育教育工作,加强党支部的规范化建设,以规范化建设带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提升。开展好“服务型党支部”、“五好党支部”的创建,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其中。
党员教师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标自身所漏所缺,扎实开展自学,并学以致用,充分展现良好师德师风,依此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帮助其他群众教师共同提升。
(三)列清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
师德失范行为成本很低,尚无法律相关硬性规定,仅靠道德很难约束。因此高校应落实师德建设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教师自我约束工作机制,列清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体育学院(部)也应做好底线管理,结合上位文件和部门工作实际,列清体育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畅通反馈投诉渠道,让师德失范信息更加透明,实行“一票否决”,将师德失范行为扼杀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Z].2018-11-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Z].2018-11-14.
[4]张柏铭,钟武.立德树人视阈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8(15).